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天衣 > 第四十九针 沈女红

天衣 第四十九针 沈女红

作者:阿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4:02:37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苏州,金阊门外桃花坞。

五百年前,北宋名士章质夫作《水龙吟》,苏东坡称绝,而后筑别墅于此。三十年前,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在此建桃花庵,种三百桃树,作《桃花庵歌》,而成千古绝唱。

如今章家别墅已成废圃,而唐伯虎所建桃花庵却住进了一个新的主人。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桃花当酒钱……”

屋外的小童欢快地唱着桃花诗,歌声传入屋内,靠窗而坐的一个女子不禁失声轻笑,这女子身材小巧纤细,人已经不算很年轻,风韵却仍在眉目间流转,一双明眸里更是闪动着经历过沧桑后的明澈。

旁边一个二十多岁的绣娘问:“师父,笑什么呢?”

“唐解元作此诗时历尽失意,妻离弟分、大病几死,而后乃作此愤世嫉俗之歌,这些孩子却将这歌唱得天真无邪,真是好笑。”

旁边另外一个十七八岁的绣娘道:“天真无邪不好么?”她的年龄,还未能体会师父的言中之意。

女子愕了一愕,随即笑道:“对!对!天真无邪好,天真无邪才好!人世苦痛本来就太多,天真喜乐,才是真好,才是难得。”

她的目光连同拿着绣花针的手一起回到眼前的绣架上,一幅《西洲话旧图》刺绣已经完成一半,绣地的旁边,展开的是唐伯虎的真迹、《西洲话旧图》的原画。

而绣架前的这个女子,便是当今苏绣第一人、十二年前就名动天下的刺绣大宗师沈女红。

十二年前御前一场大斗绣,川湘苏粤各展奇能,最后竟是陈子艳夺得了大内首席绣师的座席,沈女红黯然南归,对于这个结局,江左绣行是没有一个服气的,反倒是沈女红自己,此刻似乎已经放下了,经过岁月洗练的脸上云淡风轻,而绣花针上的动作也变得轻缓舒柔、返璞归真。

她一边下针,一边指导身周的弟子们:“文人之书画,变成绣师之绣品,不可全然照搬:一者,其‘地’不同,书画之地是纸张,刺绣之地是布帛,纸张对墨水走势几乎没有限制,布帛却有经纬,究至细微其理路其实只有纵横,只是在纵横之中变化出圆转曲折;二者,其‘天’不同,书画用笔墨,刺绣用针线,前者软柔变化无方、后者硬直需依经照纬。若是全然照搬,技艺下者线条扭曲失真,技艺中者图构别扭令观者失兴,技艺上者也是存形失韵。

“比如这幅《话旧图》,上为题诗、下为景物,唐解元诗、书、画三绝,于此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诗则言志抒情、书则肆尽其意,吾等刺绣非是刻匠,不能也无法完全模绣其字,而画以小斧劈皴为之,刺绣之中本无此法,因此尤难。”

首徒是个三十多岁的绣娘了,年纪比沈女红还大,却一脸的小心恭敬:“然则当如何是好?”

沈女红微笑道:“自然是要进入画者的内心,将原画印入囟海,在心中转为一幅绣品,然后以刺绣自有之针法运针,如此才能存形存韵。”

首徒慨叹道:“这个境界,弟子等怕是难以达到,寻常画作也就罢了,如唐解元这等大才子,要进窥其心志,则本身境界需高,再要化为绣幅,则针法之能需不在唐解元画功之下,普天之下,除了师父之外,恐无第二人能办到了。”

虽然如今的大内首席是陈子艳,但苏绣中人心目中无不认为沈女红才是“天下第一”!

这句话触动了沈女红,却不是因为陈子艳,而是因为另一个人。

她的绣花针停了下来,目光移到《话旧图》上的诗句上。

这《西洲话旧图》上面是唐伯虎的自题诗,景物位于画幅下端,画中有树石交错掩映着一茅屋,屋内有二人对坐叙话,这便是“话旧”了。

画作中原本是两个男子,但这时沈女红一个恍惚,却仿佛看到茅屋之中变成两个女子,再一抬眼看到画幅上方的题诗,一句句窜入心中来:“醉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 漫劳海内传名字,谁信腰间没酒钱……”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