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天衣 > 第十三针 隐藏的蝴蝶

天衣 第十三针 隐藏的蝴蝶

作者:阿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4:02:37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一项成熟的艺术,有创作者,就会有论评者,文学如是,戏剧如是,刺绣亦如是。

徐博古就是一个非常出名的绣评人,他三岁便接触刺绣,十五岁入行,二十岁成了揽头,到后来因为儿子科举成功,这才弃了刺绣买卖,购置了田舍,但对刺绣的热情与眼光仍在,所以在苏州常常被请去各种场合对刺绣进行鉴赏评议,经过他手的绣品,没有十万件,也得有个七八万,以至于今天他的眼珠都浑浊了,但他本人仍然乐此不疲,而业界也都非常相信他的手感,就连苏绣大宗师沈女红,也对他的判断十分信任。

这一次他能应邀来到香山作为评审,海上斗绣的主办方都感到与有荣焉,就想推他做论审首席,徐博古人老成精,哪肯干这种喧宾夺主的事情?所以一番推辞之后,仍然是由粤地绣评家梁晋坐了首席,他自己居于次席。梁晋尊他是上省老行尊,所以命人设了两个上座,两人一左一右坐定,梁晋便命开始。

海上斗绣举办到现在已经有七年,前两年反响一般,之后因为形势的推动影响越来越大,这背后自然是有很深远的原因。今年是第七年,参加者越来越多,不但有来自广东各地的绣庄绣坊,更有来自朝鲜、日本、琉球、越朝、吕宋等海外诸国的刺绣师傅,在大明境内,除了广东十大绣庄都间接参与之外,福建、湖广、浙江也都献绣了,到了近两年,连南直隶那边对此也有了兴趣——如果不是江东丝绣行业的暗中推动,徐博古又岂会千里迢迢刚好来广东探亲访友、然后适逢其会地成为这次海上斗绣的评审?

十四个“开门献绣”的评审落座之后,梁晋说了几句开场白,而后道:“论到刺绣,我大明自然是天下第一。而海上斗绣之举办,固然要公平公正,然正所谓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对海外来的刺绣师傅,我们也要优容一二。”

这话说的很委婉,但内里的意思大家也都听明白了,是说大明的刺绣水平太高,如果完全按照真实水平竞争,恐怕海外诸国到时候都没法入选,所以在保证大面上公平的情况下,要留几个名额给海外的参与者。

众人都道:“那是,那是。”

徐博古也点头:“应该,应该。”

他们苏绣行会对由粤绣行举办的一个斗绣产生兴趣,难道是因为广东这边绣评水平特别高么?还不是冲着海外市场来的!尤其是宁波市舶司关闭的背景下,通过广东走向海外,也成了江左绣行不得不考虑的一条渠道了。

大家既然达成共识,接下来事情便进行得很顺利。上百件绣品便被捧了出来,放置在了四张八仙桌上,按照惯例,每一件绣品至少要过三个评审的手,以确保没有沧海遗珠。十四个评审分成四组,除了首席和次席之外,其他评审三人一组,每一组各占一张八仙桌,绣品就像菜式一样,由小厮流水般放到八仙桌上,评审品评过后又逐一撤下。

梁晋带着徐博古在四张八仙桌间周巡,偶尔参与品评一两件绣品,按照海上斗绣发布的标准,这次“入门献绣”的门槛是达到广东十大名庄的出品标准,这其实也是不容易的,但广东十大名庄全部托分坊之名参加,再加上临近南方数省也有人赶来参与,以及粤省其它的绣庄,加起来便有一百多号,这些绣庄未必都能达到广东十大名庄的水准,但要集一庄之力,赶制出一件达到十大名庄出品水准的绣品,却还是有可能的。

评审们一开始还有些拘谨,慢慢地就放开了,高言阔论谈笑论绣。

忽然一个声音高了起来:“好绣,好绣!这件骨雕花鸟扇,简直精美绝伦!”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评审举起一把象牙骨雕双面花鸟折扇,刷的打开,只见那扇由十六档象牙骨组成,扇骨上雕了亭台人物——这些只是陪衬,不在此次品绣范围之内,可那扇面用米色缎为绣地,用上了双面绣法勾勒出花枝与飞鸟,绣飞鸟所用的撕针法、勒针法,绣花枝所用的捆咬针法、扭针法,小小一块扇面之中,将飞鸟之丽、花卉之雅呈现无遗,诸路针法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

别的绣品或许还有争议,可此扇一出便博得众口称誉,绣品换了几人之手,最后移到首席这里,梁晋先拿给徐博古,以示尊重,徐博古手摸了一摸,便道:“上品!几近超品!”

这样的绣品毫无疑问是要入围的,因为水平实在是明显高出同俦。

梁晋笑道:“那就准入吧。”

小厮看了折扇下面挂的一个记号,告诉文书,文书根据这个记号在登记本上一寻摸,唱道:“天字十二号,南海绣坊,准入!”

“哦,原来是南海绣坊啊。”有人轻轻说了一声。

南海绣坊,其名号放到整个大明来说默默无闻,但在场谁都晓得它只是一个分坊,背后的总庄便是广东第一绣庄广茂源。所以这把骨雕双面绣折扇其实就是广茂源的出品。

又过了一会,一个评审惊叹道:“好绣,好绣!”

众人望去,只见他拿出一幅人物图,那是一块屏风绣面,如果装上屏风架子就是一块丈许大的屏风,上面绣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春秋时期有个叫萧史的人善于吹箫,能以箫声吸引白鸟,爱才的秦穆公将同样喜欢音乐的女儿弄玉嫁给了他,两人结成夫妇后继续精进,竟然将金龙彩凤都给引了来,最后萧史乘龙弄玉跨凤一同飞升成仙——所以这个故事就叫《乘龙引凤》。

如果说刚才的骨雕折扇很小,这块屏风绣面就很大,徐博古过来摸了之后道:“此屏虽大,却没有一针之失,上品,几近超品!”

这是和刚才花鸟折扇相同的评价了。

梁晋不冷不热地一笑,道:“那也准入吧。”

书办找到登记,唱道:“地字第一号,澄海绣坊,准入!”

便有人仿佛恍然道:“哦,原来是澄海绣坊啊。”

徐博古心里明镜似的,他虽然对广东境内的绣庄分布并未了如指掌,但最大的两派毕竟还是知道的,所以一摸那屏风便早猜到了来历。

粤绣分广潮两派,以绣品展现古人故事正是潮绣的偏好,而潮绣的佼佼者,正是广东境内唯一能与广茂源相拮抗的潮康祥,徐博古敢肯定那个澄海绣坊一定就是潮康祥的分坊。

这第一轮的品评结束后,小厮上来搬动桌椅,在大厅中央放了一张大桌,十二个评审将三四十件绣品一起放到大桌上,这是刚才通过第一轮评审的入围绣品。梁晋将绣品一一拿起,当众品评,去芜存菁,最后搜出了三十件绣品,列为“确选”。

接着将这数十件绣品撤下,又搬上来七八十件绣品,这些是在第一轮品绣中落选的,按照惯例需要进行“搜遗”,以保证没有好作品因为评审错眼而落榜。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