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其他 > 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 第20章 宋哲宗:宋徽宗应该不会亡国吧? 感

第(1/3)页

一代雄主唐太宗李世民看着那集市的画面, 有些心神荡漾。

汴京城中,李清照出了家门, 五步一楼, 十步一阁,方才来到集市。

卖酒的地方青帘高扬,卖茶的人红炭满炉。

店铺繁多, 商贾云集, 人流如织,热闹非凡,活脱脱的《清明上河图》。

到了宋神宗时期,手工业一共有六千四百多户, 鱼行肉行牛行马行米行……到了晚上,甚至还有灯火通明的夜市, 万家灯火, 照出一幅不亚于贞观的盛世!

李世民心中又向往, 又感慨, 面向文武百官说道:“人人都说贞观年间是盛世,可是这京城的繁华比不上大宋一半啊。”

宰相房玄龄立刻说道:“陛下,隋末战争百姓死伤无数, 社会凋敝, 大唐接手了这个烂摊子,如今能发展出这幅光景, 已经算不错的了。”

李世民面对奉承话,面色未改, 总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好, 轻声叹息:“怪不得这大宋能灭掉大唐, 夺走大唐的神器, 确实强大。”

神器,就是国家权柄的意思。

《老子》:“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

他话音落下,文武百官皆是垂眸,心中悲戚。

那大宋的情景,就像是当头一棒,让普通百姓茫然失措,让文武百官感慨万千。

大唐盛世,万国来朝,人们行走在大唐,像是行走在神的国度。

可是繁华成泡影,居然被大宋所灭,这让人如何不伤心?

李世民见百官这副作态,大概猜到了他们的想法,很快收拾好心情,安抚道:“你们哭做什么?”

“后来的诗人看得比你们都清楚,人间正道是沧桑啊!”

“王权更替,再正常不过。”

“与其哭哭啼啼,不如以史为鉴、方能知兴替。”

“大宋能灭亡大唐,一定有长处,我们从它身上学来东西,就能让大唐继续延续了。这不就是天幕降临在大唐的意义吗?”

李世民话音落下,犹如一针强心剂,很多人抛弃了悲伤的情绪,转而以一种学习的心态,观察大宋。

这时,正好播放到李清照在店铺买首饰的画面。

房玄龄像是看到什么,灵光一闪:“陛下,秦朝有半两,汉朝有五铢,我们唐人还是使用通宝。”

“他们交易用的是花纹颇多的纸,估计是将这些东西当银子来用。用纸张好处颇多,可以促进贸易繁华。”

李世民微微颔首:“没错,有道理。大唐能做到吗?”

房玄龄不敢打包票:“他们那里的造纸行业看来非常发达,防伪技术也很厉害,臣需要让工匠多多研究。”

李世民颇为高兴:“那就辛苦你了,若是纸币能研究出来,定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情啊,百姓们互市就能更方便了。”

房玄龄天资聪慧,没过多久,就想到了纸币另一项重大的意义:“陛下,大宋有这种纸币,要想人们愿意使用,肯定是需要国家信誉的。”

“对于强国来说,这纸币用处太多了,周边那么多小国都在和大唐贸易。倘若大唐规定,那些来朝贡的小国必须用我们国家的纸币才能和我们交易呢?”

李世民还有些茫然:“那有什么区别呢?更方便了?”

房玄龄摆摆手,含笑说道:“这必定会导致我们的纸币流入小的国家,他们送来了无数货物,而我们给了他们什么?”

“只不过是一堆纸罢了。”

电光石火之间,李世民突然明白过来,面色变得凝重,隐隐感觉自己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

到时候怎么印、印多少,还不是大唐说了算?

隐隐之间,他们已经触碰到了未来的m元霸权。

李世民喉结微动,吞咽口水,有些焦躁:“可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那是没用的纸,为什么大家还要用呢?”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