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仙侠玄幻 > 桃花颂之降魔神功 > 第二十一章 富可抵国

桃花颂之降魔神功 第二十一章 富可抵国

作者:桃花娘子和思晴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03 13:56:33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百姓穷,贪官富。若不整治,那家江山将改姓杜……”

这民谣不知是谁编的,在皇城大街小巷以及全国各地民间里流传着。

中山国是关外一小国,原先称王,后学中原在皇城建了一个大的金銮殿,这才称帝,改叫皇上。

传到这一辈的皇上,叫那英,五十岁了。他的正宫娘娘叫杜媚娘。他的大舅子叫杜永万,是吏部尚书。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沾娘娘的光。杜永万为官三十几年了。这民谣暗指的就是他。

他掌管选派官吏,又有向皇上进言参政的大权。

时间一长,依仗与皇上娘娘的特殊关系,手眼通天,能办事。不说他结党营私吧,追随者必众多,满朝野,自然灰色收入就多,所以腰缠万贯那是很自然不过的事。

那英皇上可不是白吃干饭的。总有亲信或叫忠臣的,他们便把这民谣密报于他,你说那英皇上他心里能不犯嘀咕,能不闹心吗?

那皇上还有一样闹心的事,整的睡不好觉,那便是国库仅剩十多万两银子,快没钱花了,快破产了!

万把兵必须得养,全国官吏必须逐月下拨俸禄银子,还想上点儿项目,还得应付大的自然灾害,皇宫内外得开销……他一想就头疼。

那加大税收吧,此路好像又不通,这得追溯上几任皇上。

那年,李豪大英雄,遵白云老英雄的命令,潜进宫解除那老皇上和太子被封的神智穴,从黑龙教教徒的刀下,救了他们一命。

那老皇上就是现皇上那英的曾爷爷。那太子就是他的亲爷爷。李豪曾要求他们勤政爱民,永不加赋。他们这两任皇帝信守承诺,没乱征一点税。

后来那英他爸和他这两任因物价上涨的因素做了微调,大体上说的过去。

另外,那英的曾爷爷叫黑龙教整怕了,在任下了一道圣旨,今后凡是姓屠的科举没他们的份儿,念书一律不准做官。当时白飞扬做丞相,说这样不妥,有欠公平。那老皇上说,姓屠的有反骨。君臣君臣,臣无论怎么也拗不过君。这道圣旨至今还有效。

那英的爷爷还做了一件影响深远的,不影响皇家体面的事。

那就是取消宫内养“面首”的陋习。

不听旨意的后宫女人,一律打入冷宫,去吃窝窝头吃咸菜,喝刷锅水。

这下子,原西宫娘娘刘曼儿等等体面女人风流不起来了,再不敢瞎折腾了。

那“面首”咋办?老小约十人,一律用麻绳勒死,埋在后花园花树下当肥料。

刘曼儿等,他们岁数也大了,绝不允许她们出宫再嫁(宫女可以),没赐她们为老皇上去殉葬,已是格外开恩了。所以她们只能在后宫过清贫日子,终老。有中原元稹的诗,能多少佐证她们当时的心态: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现皇上那英懂。再加上之前几任老皇上曾答应逍遥派李豪“勤政爱民,永不加赋”的承诺。因此,加税这是禁忌,这是红线,只能微调。微调多征一点税银,又是杯水车薪,远水不解近渴,远远应付不了当前财政的艰难。

自从他接到“百姓穷,贪官富,若不整治,那家江山将改姓杜……”的密报后,那英皇上已经找到了解决问题、渡过难关的好办法。

既然他是皇上,下圣旨一办,这不就完结了吗?

一般人是这么想的,所以一般人是当不上皇上。当皇上得有领导艺术,或叫手腕,事先得制造气氛,或者叫制造舆论。必须借力打力。

一般历朝历代,必分改革派、保守派。

于是,他下了一道圣旨,题目是“如何强国富民,如何解决财政收支平衡”,叫全国四品以上的官员献策。

热闹了,中山国官员都写起了折子。二十天功夫,都把奏折先送到丞相王登榜的案上,有十几大摞。

王登榜是状元出身,是大儒,曾侍奉两任皇上。算是清廉的官,勤政。说是廉洁,“水清则无鱼”,小打小闹—小孩过生日,老太太祝寿……也准是收到一些好处,只能说是轻微,反正打贪污犯,整不到他头上。

皇上那英,对他还是放心的,便叫他先阅,选“精品”后,他再御览。

王丞相一下也阅不过来,便找门生等官一起看,最终挑了三十多份奏折,注明重点,后送到皇上的御案上。有那么五六份折子,引起皇上那英的重视,都是三十岁左右官员,有朝气,见解独特。其首位的是川江府府氶姓钟名文的奏折,得到他的首肯。

钟文的奏折主要观点是:开源节流,防蛀虫,惩治**。

大体意思是说,开源是指扶助农商,兴修水利,广造良田。农民富,国家才能增加税收,民富国则强。并且要想富先修路,方便人员、农产品、物资流通等。节流是指反对铺张浪费,包括官场、宫廷开销等,重要是要严办贪污者,收缴他们不法收入,充实国库,解决收支不平衡的财政难题。

好,正合朕意。

这几个年轻人不简单,那英皇上大笔一挥,叫他大舅子吏部尚书杜永万,把钟文调任朝廷主谏官,直接参政;其余五人调朝廷各部门锻炼。

干大事,必先稳住军队。

那英皇上姜老的辣。御林军都统张某是他亲手选定的,没有背景,出自民间,忠心耿耿,他放心。

借中山国大元帅楚某年岁大,身体有恙为由,解除兵权,让他告老还乡。新起用右军都统吴大伟做大元帅。

吴是吴铁柱的后人,是职业军人。他秉持吴家家风,训兵严格,爱兵如子,行事正,口碑好,无背景。

并密令他,没有他那皇上的旨意,什么丞相、兵部尚书,朝廷大员,休想调动一兵一卒。

那英皇上安排妥当,只等收网。

有必要介绍一下钟文此人。

吏部关于他的简历是这么写的:农历甲辰肖龙年生人,籍贯川江府石门县石门村,自幼读私塾,16岁中秀才,18岁中举人,20岁殿试中探花。初任川江府石榴县知县,后升任川江府府丞,官四品。现年二十八岁,二十二岁任石榴县知县时,娶民女刘楚楚为妻(俗名刘小女)。现有一儿一女……

从他履历看,完整,学历漂亮。

朝里有人好做官,他可能无人提携,仕途升迁缓慢。

人说美女爱英雄,殊不知钟探花身为官,一表人才,不讲门当户对,还爱民女。这成为石榴县有关他风流韵味的佳话。

他任石榴县知县时,为官清廉,勤政爱民,口碑好。

一天,他便衣下乡视察时,路过石榴溪,正值春夏之交,阳光明媚,草绿花开,到处一片春意盎然。

他见一浣衣女,年方二八,正在浣衣。走过只瞟了她一眼,长相凑合,又走两步,觉得她与众不同,柳叶眉,枣核脸,似乎还有点儿特别,逐回头一望。这一望不打紧,古代西施美女又降生!

一见钟情,他魂不守舍了。

人们衡量美女的标准不尽相同。但有一样,大多数人见漂亮女孩,头一眼,心说漂亮,再不想了。如果你认为她是美女,初看来未必好,越看越爱看,还忘不掉,像中魔似的。这差不多就是你心中的美女了。

钟探花回头这一望,恰逢浣衣女开口一小笑,一笑百媚生;又似怪他轻薄,看了一眼,又回头看。她眉头一锁,又似锁住五乡云……

总之,在钟探花眼里,她具漂亮女孩所不具有的灵动与魅力。所以他忘不掉了。正好他还未娶妻,家中又不轻视民女身份卑微,逐把她八抬大轿抬回家,成了知县正房夫人。

钟探花赐名她为楚楚,楚楚动人嘛。

石榴县据此编一笑谈,“有福不用忙,无福跑断肠。生女要生刘小女,貌美贵嫁探花郎……”

书归正传。

那英皇上有了解决财政困难好主意,开始付诸实施了。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