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 > 11 孵小鸡

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 11 孵小鸡

作者:羽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3:55:54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中午留家里吃饭,谢根和陈冬照着上回谢星珩做的乔迁宴来铺的席面,多加了三个硬菜。

凑出来七菜一汤不好看,咬咬牙又凑了一个荤菜。

江家下聘大方,谢星珩拿了大额银票,留了三十两碎银子给他们过日子。

里外的事务谢星珩都安排好了,回门宴就想弄得体面一些。给谢星珩撑撑脸面,也好让江知与瞧得起。

请来的帮工有两个,都是钟点工。

一个负责中午晚上两顿饭,一个上午来浆洗衣物扫扫地。

木柴另买,城里没有捡柴、砍柴的。

这席面不好做,大半是昨天去酒楼下定,今早看着时辰,酒楼伙计来送餐。

谁也没想到谢星珩能跟街坊聊那么久,客走菜来,又被一番夸赞羡慕。

就这么几个人,谢星珩粗略看了看,六荤两素,五热三凉。

汤是鸡汤,再做了一盘酱鸭、一盘蒸鱼、一盘猪蹄、一碟素三鲜,一碗醋溜包菜。另有肉沫酸豇豆、咸鸭蛋、凉拌猪耳。

天热,也没个冰箱,井底都不够放。

他拿几个大碗,都装了一半出来,给陪着送回门礼的六个小厮吃点好的,就着开了一坛酒,外头赞声一片。

江知与远远听着,给他倒了杯茶,让他歇歇嘴巴。

院子小,外间六个人下了两扇门板,铺在井口当桌子用,一家五口坐堂屋,两边共饮。

谢根对江知与是很满意的,长得好,脸也嫩,孕痣标准色正,在外头肯给弟弟面子,一上午过来,人也温顺体贴。

虽说是招婿,出门在外不见张狂。除了个名声,哪哪都好。

两夫夫坐一块儿,又养眼又喜庆的。

正经求娶,他弟弟八成娶不到这般标志的人。

当然,他人老实,他不好意思,也有长久的怂,不敢仔细瞧江知与的孕痣,是让陈冬看的。

他俩这几天也给江知与选了个见面礼,这还是刚在丰州安定,谢星珩在家里跟他们闲聊的时候,讲的“送礼艺术”。

像这种大富之家,什么都不缺,挑着实用的,够不上档次。

比方说,预计花十两。十两买几车粮食、三头猪,搁在村里,别提多有面儿。放在城里,勉强够看,可吃完就忘了。

另外,根据谢星珩了解,这种生猪、生羊,几头几头的送,都是两家关系好,互相添席面的礼,他们家和江家还没熟到份上。抬去失了分寸。

不如送个漂亮废物。比如好的帕子、好的汗巾。

现如今,三五钱就能买到一方带绣花的丝绸手帕,添到十两,放在江家都算上等好货。

单独送一件,拿不出手。

放在回门这天,又顶顶合适。

他们只需要给江知与一件。

谢根两夫夫这辈子没花过这么大的价钱,就买个汗巾子,给他俩心疼的。

两人还没找着合适的活计,一边撑着体面,一边又十分害怕谢星珩旧态复萌,嫌他们上不了台面。

都决定买了,愣是咬碎了牙,也给谢星珩买了一条。

所幸丰州没有那么高价的汗巾子,两条加起来,将将五两。

很花哨,一条枫红,一条青绿。

因花样复杂,用的是绸缎料子。

中间素色,两头带绣样,一条点翠同心结,一条璎珞喜相逢,四角叮当挂着流苏与彩珠。

谢星珩看看满桌的席面,又看看红绿的汗巾,再瞅瞅哥嫂小心紧绷的神色,心下叹气。

原身作孽多年,他才来这里不到一个月,培养信任度,时日尚早。

“真漂亮,破费了吧?手头还有几两银子用?”

不出他所料,哥嫂一听就连连摆手:“没有,没有,我们也不会看,这个还行吧?颜色很鲜亮,绣样也好,上头还有珠子。”

听说还有金线银线绣的,他们来得晚,已经被人买走了。

那一刻,他们不知心里是失望还是庆幸。

江知与接过来,甜甜道谢:“谢谢大哥大嫂,我今年还没买汗巾,正好用它了。”

谢星珩不知道汗巾怎么用的,他对这方面没有研究。

这几天的衣饰都是江知与给他打理,里里外外的衣服名目繁多,纹样都够他认一阵。

江知与是系在了腰上。

谢星珩心下了然,现在多是布制腰带,有些人腰带花花绿绿的,应该有部分是汗巾。

他也系腰上了。

仅是回门,哥嫂就能把银子花一半,谢星珩席间聊天,简单带过他在江府的安逸日子,顺势问他们有什么打算。

谢根就会种地捕鱼养鸭,现在腿还在养,着急也没用,这些天都在家里弄竹编,也做扫把,想攒多些,找机会去早市卖。

陈冬也着急,若不是谢星珩再三强调先紧着腹中孩子,家里两个帮工他都不想要,这点活,他自己都能干。

闲着上火,想着他们一家还没秋冬衣物,趁手里有点闲钱,先扯了布,买了棉花,现在在给小豆子做秋衣冬衣。

小豆子的衣服做完,再给二宝做个小被子。他预计年底、冬季生,到时候不穿衣服了,用被子裹一裹,来年再做。省些料子和工时。

大人就先抗一抗。

他们两眼抓瞎,想到从前还会攒些鸡蛋鸭蛋到城里卖,最近也想养鸡。

鸭子太吵,不养了。

照着计划磕磕巴巴的给谢星珩说,谢星珩很高兴:“我正想让你们养鸡仔呢,这样正好。”

江知与知道农庄有“牧场计划”,试运行的头一样是养鸡。他侧目看去。

只听谢星珩说:“我有个想法,你们听听看。”

养鸡都是到鸡贩子那里捉鸡苗。鸡苗贵,八个、十个铜板随手抓,十二个、十四个铜板,才能挑笼子、挑鸡苗。

一般母鸡比公鸡贵,差价就在公母上。

农家抱鸡仔,五到十只是常见数量。院子大、有人照看,手头松泛的,会抓十五至二十只。

再多就养不了,鸡多了遭瘟,一窝全完蛋,也占地方难管理。

“我家这小院子,至多养十只,照现有的存活率,能有七八只养活。等它们下蛋回本,得三到四个月。”

这还是母鸡下蛋多的情况。

而抱鸡仔的价格到顶也就一百四十文,正好两钱。

回本又怎样?说白了,这只是个补贴家用的进项,不能当做主要营生。

谢根和陈冬常年挨骂,尤其谈到银子的事。现在谢星珩大段的说,放慢语速,他俩都有点反应不过来。

江知与在旁边报数。鸡仔多少文钱,合计养几个月,每个月预估多少文投入。

又算一只鸡每个月的下蛋数量,合计七只是多少,八只又是多少。照市价卖,一次能收入多少。

他家做生意的,不拿算盘心里都有数。这些小额银钱,左耳刚进,张嘴就有准数。听到后边,谢根跟陈冬的方向变了,都看着江知与连连点头。

“那这样说,养鸡挣不了几个钱?”他们问。

江知与是这样觉得的。

他听事认真,抓住了关键词。

“嗯……夫君是说,他想让你们养鸡仔。”

成亲以来,江知与第一次叫谢星珩夫君,还是在外边。

两个字烫着他嘴,说着就脸红,低头捧着空杯喝茶。

谢星珩拎起茶壶,从他开始,满桌添茶。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