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其他 > 我一个国家队,混娱乐圈很合理吧 > 第68章 非遗,潮汕渔歌!

第(1/3)页

李景霖觉得,在输出的时候,不仅仅要展示出华夏文化的独有韵律与美感。

最重要的,仍然是思想。

表现东方的艺术思想。

文化输出,其实就是传播思想。

看到周围观众们愈发热切,李景霖放下琴,用纯正的意大利语说道。

“接下来,要演奏的歌曲。”

“是根据我们华夏民间的歌谣,民间的故事所改编的。”

“乐曲的名字,叫做《丰收渔歌》!”

李景霖的话音刚落,在场的观众们便欢呼起来。

之前,李景霖演奏的不少乐曲,实在是太优美,太震撼,可其中有一半的乐曲,闻所未闻。

这当然让观众们内心痒痒。

这下总算说出了乐曲名,算是满足了观众们憋了很久的渴求。

“是巴卡罗尔吗?”

有人兴奋的开口。

李景霖惊讶的抬起头。

观众里面倒是有老牌的爱好者啊。

巴卡罗尔。

意为船歌。

是意大利威尼斯船工们演唱的一种音乐类型,历史上,也有西方伟大的艺术家,如舒伯特,肖邦,门德尔松,柴可夫斯基等等,以这种民间劳动者的音乐去描述美。

但渔歌,和船歌,并不同。

李景霖要表演的渔歌,是潮汕一代渔民们的民间歌谣。

背靠南海,风浪之上求生活的民歌。

如果说,从音乐形式,音乐风格来说,八竿子都打不着。

但李景霖却点点头。

“当然,你可以理解成这是华夏的船歌,不过我们都叫渔歌,是讲述潮汕渔民的故事。”

因为,两者都是由劳动人民所创造的。

便没什么不同。

不再言语。

架好琴。

围观的众人们顿时安静了下来。

音符奏响。

上来便展示了独属于华夏的,早在晋代时期与唐朝雅乐便有过记载的一种节拍。

散板。

散板的引子,节奏不一。

如变幻莫测的海浪一般,忽而扬起,却又落下。

旋律只演奏一半,配上如歌的处理,变化莫测的节奏。

仿佛看到了海浪铺打岩石,碧波上逐渐升起的太阳一般。

轻轻的停顿。

清晨早起,出海打渔的渔民们。

明亮舒缓的高音,仿佛小船飘荡在海面上一般。

风平浪静,阳光明媚。

细腻的大师级处理,让优美旋律的如歌似诉,感染力极强。

在旋律中,就能感受到那种属于幸福的情绪。

仿佛节拍标示那般,优美动人------如歌的行板。

轻轻停顿。

高音,转换到了低音。

原本较为模糊的渔民形象,仿佛通过这个高低音的对比,变成了一男一女的渔民夫妇。

一同出海打渔,又一同在海面上对唱着潮汕民歌。

伴随着海浪轻轻的摇曳,最淳朴的劳动生活形象愈发丰满。

观众们沉浸于这一刻。

微微停顿。

突然一个转折。

曲风突然一变,变成了十分活泼的小快板。

42拍与43拍交替出现,重音的落点也完全不同,这种混合节拍的节奏十分不规律,但却并不混乱。

轻快,活泼,欢乐。

仿佛渔民们终于到了捕鱼的位置,相互吆喝着投放饲料,撒网,拍打着海面,吸引鱼儿。

一条一条肥美的鱼儿聚集,时不时跳上水面扑腾,却被网网住。

满满的收获,让渔民脸上尽是丰收的喜悦。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