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庆余年第二季 > 第8章 京华江南 出宫做爷去

庆余年第二季 第8章 京华江南 出宫做爷去

作者:猫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3:51:52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皇宫外的广场一角,与新街口相通的街头,顺着长街望过去,隐约可以看见一眉有些羞答答的弯月正悬在天边。昏暗的暮色中,李弘成翻身下马,随意拱了拱手,打量了一下面前这个漂亮的像娘们儿的朋友,忍不住笑着说道:“我看你的脸上透着层层红光,艳彩莫名,想来今天得了不少好处。”

范闲笑着应道:“数月不见,这头一句话便是打趣我,你堂堂靖王世子,京都里排第五的年轻公子哥儿,何苦与我这么个苦命人过不去。”除了四位皇子之外,年轻一辈中,自然属李弘成的身份最为尊贵,范闲刻意将他排成第五位公子哥儿,如果是一般交情,不免会显得轻佻,但搁在他二人中间,却是显得极为亲热。

李弘成微微一怔,心想这家伙往常在京中向来是懒得惹我,温柔笑中总带着一丝隐藏极深的孤寒,怎么今天却转了性子?想到一椿事情,以为自己想明白了,哈哈大笑道:“你也苦命?圣上如此宠你,居然朝议之后还特意将你留了下来,这种苦命,只怕京中那些官员们都恨不得咬牙扛着。”

范闲摆摆手,没有说什么。一直等在宫外的藤子京早就迎了上来,只是看见世子爷在和少爷说话,不好怎么插嘴,这时候赶紧说道:“少爷,老爷先前说,让我跟着你。”

李弘成笑道:“怎么?范大人是担心我将范闲灌醉了不成?”

范闲在一旁说道:“那你便跟着吧。”

说话间,范府的马车便驶了过来,李弘成正让王府的长随牵过马来,回头看到,好奇问道:“怎么?你还是只愿意坐马车,不肯骑马?”

范闲说道:“又不急着赶时间,骑马做什么?”

李弘成忍不住摇头叹息道:“如果不是京中百姓都知道你能文能武,单看你行事,只怕都会瞧不起你,以为你只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无用书生。”庆国尚武,年轻人都以善骑为荣,范闲却是反其道而行之,有车坐的时候,坚决不肯骑马,这种怪癖在这一年间,早已传遍了京都上下。

范闲笑骂了一句什么,便往马车上走,嘴里说道:“骑马颠屁股。”

靖王府的长随护卫们已经围了过来,加上范府的护卫下人,竟是合成了十几人的小队伍,拱卫着一匹高头大马和一辆黑色不起眼的马车,往城东的方向缓缓驶去。

京都没有宵禁之说,虽已暮时,但依然有不少行人在街上,看着这引人注目的队伍,看清楚了马上那位英俊青年,又看清楚了马车上的方圆标识,便知道了二人的身份。京都百姓都知道了使团回国的消息,既然与靖王世子一道走着,想来马车里就是那位传奇色彩浓烈的范家私生子,如今的小范大人了,不由纷纷驻足观看,有些胆子大的狂生更是对着马车里喊着范诗仙,范诗仙。

去年的殿前夜宴,已经在京都百姓的口中传了许久,而此次在北齐庄墨韩大家的赠书之举,更是在监察院八处的有意助推下,变成了街知巷闻的佚事,范闲的声望更进一步,待后来,那首“知否?知否?”诗仙重新开山之作流传开来,百姓们才得知小范大人居然敢在北齐上京,当着无数北齐年轻贵族的面,光天化日之下大泡苦荷大宗师的关门女徒,这些庆国京都的百姓每思及此,更觉心头发热,浑似此事比庄墨韩的赠书更加光彩——瞧见没?你们当圣女一样供着的海棠,在咱们小范大人手中,还不只是一朵待摘的花骨朵!

范闲给庆国京都百姓长了脸面,自然京都百姓也要给小范大人长脸,沿途之中,都不断有人在街旁向范闲问安行礼,大多数都是些读书人,偶尔也会有些面露赧色的姑娘家微福而拜。

小范大人深得民心,自然而然地众人便将靖王世子疏漏了过去,虽然那也是位京都最骄贵的主儿。不过靖王世子的脸上似乎没有什么不爽的表情,反而快意笑着,似乎范闲受到的尊敬,也是他的荣耀。

听着马车外的议论声,请安声,按理说,范闲此时就算不像某世里的首长那般开窗挥手致意,至少脸上也要带着些满足的笑容才对,但谁能想到马车中的他,唇角泛起的只是无奈的苦笑。

—————————————————————————

世子为范闲安排接风的地方,还是在一石居,就是范闲初入京都时,曾经发过风骨之评的那间酒楼。这家酒楼在京都里也算是豪奢的去处,但是不够清静,远不是最极致的食肆,范闲不免有些不大明白为什么弘成会挑了这么个地方,却也没有什么意见。

等他下了马车,才发现今天这一石居竟然是出乎意料的安静,楼前那条长街上行人不多,而往日里人声鼎沸的楼内,更是安静一片,幸得楼内灯火通明,不然他简直要怀疑是不是自己出使数月,这首屈一指的抓金酒楼是不是生意破败关了门。

看见范闲眼角流露出的一丝疑惑,李弘成也不故弄玄虚,笑着说道:“今儿个我包了。”

范闲苦笑说道:“虽说你是位堂堂世子,但这阵势也太大了。每天来往于一石居的达官贵人不知有多少,你为了请我吃饭,却苦了旁人的口舌,只怕会惹人嫉恨。如果要清静,城西尽多去处。就算你喜欢这处口味,包个楼层便好,整个酒楼等着我们两个人,未免太招摇了些,靖王不说你,传到宫里去,也是不好。”

李弘成见他说的恳切,看着他有片刻没有说话,心里却是有些感动,笑着说道:“怕什么?只怕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我那父王爱养花,我却爱摘花,行事向来孟浪,所谓浪荡世子的名号总是脱不了了,有什么干系。”

范闲知道以他的身份确实也摆得起这谱,笑着摇摇头:“你啊,都快成婚的人了,也不知道收敛一些。”

听他说到婚事,李弘成面露淡淡喜悦,却有些不好意思多谈此事,说道:“你也莫太过小意,要知道你如今手中的权力也算不小,加上你娶的那位好媳妇儿……我与你把话说白了吧,在宫中在府上,咱们这些做晚辈的自然要识些分寸,但若出了宫离了府,咱们便是真正的爷,管俅旁人说去!”

这话说的孟浪夸张嚣张,偏生从李弘成的嘴里说出来,却不惹人反感。

范闲在宫中也是憋了一肚子闲气,便只笑了笑,跟着他往楼中走去,谁知走到楼下,看着匾上潘龄大人亲书的“一石居”三个鎏金大字,李弘成顿住了脚步,将手一指问道:“还记得你我第一次见面在哪儿吗?”

范闲笑了起来:“就是在这里。”

“是啊,不过短短一年时间,你这位大作风骨刻薄之评,连声说瞧不起所谓才子的家伙,如今却成了天下最出名的大才子。”李弘成忍不住摇头笑道:“若你能想到一代大家庄墨韩临终传承于你,你当时还有心思骂这些才子?”

范闲想到这一年来的遭逢,也不免有些感怀,叹息道:“年头不知年尾事,也不怕你笑话,那时的我,只不过是一个初次入京,什么都没有见识过的私生子,腹中自然难免几大筐的牢骚。”

李弘成微笑看着他,知道面前这位年轻的朋友之所以能在一年内有如此大的变化,虽然有圣恩眷顾,范尚书暗中护持,联姻获势这三大要素,但对方如此年轻便做了监察院的提司,在御书房里有了座位,没有些真材实料,那是断然不能,更何况半闲斋诗集,数次出手,这都是天下人看得尽的佐证。

关于监察院的职司,其实京都里的权贵们并没有将陈萍萍与范闲直接联系起来,只是认为这是陛下的意思,陈萍萍那条忠狗照旨行事而已。

“你虽然老拉我逛流晶河,但我却没有靠那半点儿才气去糊弄可怜女子。”范闲看着微怔的李弘成,哈哈笑着拍了他的肩膀:“所以那些狗屎才子,该骂的我还是得骂。”

在他心中,被他诗词糊弄过的海棠,自然不是个可怜女子。

……

……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