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其他 > 我靠编草鞋上岸成为大匠师 > 第78章 浔屻乡的小少年

我靠编草鞋上岸成为大匠师 第78章 浔屻乡的小少年

作者:悟空嚼糖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0 01:09:03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王荇伏案疾书。

磁针指南的事不急,王葛自我测试已经结束,今日起,实物制尺、矩、规。

尺与矩在完全掌握它们的线段、外轮廓后,第一次就切割成功。没有趁手工具,她只能将篾刀、匀刀缠布,配合着锯使用。

画线段时, 用阿弟的刻刀。这把刻刀是张夫子给的,专门用来刮竹简错字,锋利轻便,非常好用。

制规稍麻烦,首先要用刻刀在薄木板上画出整个外形。桓县令给的十个木规的制式一致,两脚长度相等,底端都尖锐, 使用时, 哪个脚固定圆心均可。顶端的连接,也就是“铰链”,呈两面皆突的圆形,得雕刻打磨。

王葛想,如果是铜制、铁制的规,铰链位置肯定是能调节的,不然就太费材料了。

最大半径的规,制出实物后,和模子仔细比对,连顶端的圆形也用麻绳圈量,全部符合。比对过程中, 王葛明白了何谓“觚”。

一觚, 为正六边形的内角。

桓真在给王荇讲算数时, 曾提及过“六觚”为一“握”, 就是指竹制的算筹,共二百七十一枚,这些竹算筹的标准制式, 合而为一“握”!

此时王荇停笔,问:“阿姊, 今日何日?”

“仲冬第一日。”

“我要加上时日,待夫子看我书信后,就能算出车马距离了。仲冬,朔日。”

读书人说话就是好听。王葛欢喜的同时,愈发体会知书识理的重要性。

过了临水亭往贾舍村方向的土道上。

刘泊着一身臃肿寒衣,背着沉重竹筐,里面是阿母给舅父蒸的饼、腌的咸肉、咸豆、肉酱、鱼酱。路不好走,他磕过一跤,下裳的腿部位置刮破道大口,苇絮随他走动掉落。道边有苇,他就采摘一些塞进去,一路掉、一路塞、一路诵书,颇自得其乐。“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鸟兽鹬***曰……”

下午申初。

野山下清河曲弯处,一只伍人小队的乡兵疲惫而行, 牵着条猎犬。此犬名猲獢,短喙, 擅于搜寻追捕。他们是从浔屻乡过来的, 两乡接壤之地正在修津渡,昨夜逃跑了一个隶臣、一个隶妾,在种种痕迹和猎犬引路中,他们追到了瓿知乡。

桓真若见到这些乡兵瘦骨嶙峋的模样,一定会感激族叔仁慈的。浔屻乡是踱衣县最穷的乡,这五人又长期在津渡工地,风里来、土里去,各个蓬头垢面若野猴般。

此刻他们随猎犬跑,知道的是追查逃犯,不知道的还以为要撵上狗杀掉吃了。

冬季,清河边洗衣的佃户女娘们很遭罪,哪还有夏日时的欢声笑语。她们乍见猎犬,吓得尖叫、惊惶四散。五个乡兵拽紧猎犬,一人高喊:“我们是隔壁浔屻乡的乡兵,追捕一男、一女逃犯,如遇可疑者,就报给你们最近的亭,切莫收留生人!”

一娘子听出喊话人年纪不大,就笑骂:“你们就是生人!”

哈哈哈哈……女娘们重新回来洗衣。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