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都市 > 华娱之摄影系大导 > 第89章 吴宸,你还是没悟,淌了六百年的血!

第(1/3)页

2005年一月末,冬日深寒,魔都的天空蒙着一层淡淡的云雾,空气中却夹杂着一丝江南独有的湿润气息。

吴宸站在魔都昆曲剧院前,微微抬头打量着这座承载了无数戏曲人的心血与梦想的剧院。

剧院大门古朴雅致,朱漆木门上雕刻着昆曲经典剧目的纹饰,边框镶嵌着镏金的戏文匾额,写着遒劲的篆体大字:“昆韵千秋”。

大堂内,一盏盏琉璃宫灯映照着青砖碧瓦,舞台正中悬挂着一幅老旧的《牡丹亭》手绘海报,杜丽娘一袭水袖,眼神温柔而哀婉。

吴宸迈步进入,迎面走来一位中年人,身穿深色长褂,气质儒雅:“吴先生吧?蔡老师已经在等您了。”

他微微颔首,跟随那人穿过剧院后侧的走廊,一路走过后台,看到几个年轻戏曲演员正在练功——

有人在甩水袖,有人站在铜镜前练习眉目传神的功夫,还有人手捏折扇,反复打量着身姿。

耳畔响起《牡丹亭》中的一句唱腔:“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吴宸脚步微顿,看向台上那位年轻女演员,她一身淡粉戏服,水袖轻舞,身姿婀娜,宛如画中人。

“吴先生,请。”

他回过神,跟着中年人走进一间书房。

书房内,陈设极其简洁,一张老式红木书案,上面摊开着一本泛黄的《牡丹亭》工尺谱,一旁架子上摆放着老唱片和戏曲书籍。

窗前,一位须发斑白的老者正负手而立,身穿一袭素色长袍,虽年过六旬,却仍旧精神矍铄,神采奕奕。

吴宸认得他,正是昆曲表演艺术家蔡正壬。

蔡老缓缓转身,眼神温和,带着几分长者的慈蔼:“吴宸?”

吴宸连忙上前,恭敬地拱手:“蔡老,久仰大名。”

蔡正壬微微颔首,目光打量着眼前这位年轻导演,笑着说道:“听说你想拍一部和昆曲相关的电影?”

吴宸点头,整理了一下思路,开口说道:

“是的,蔡老。这次来,是想向您请教昆曲的精髓。

我本身是电影人,虽然研究过戏曲,但昆曲的博大精深,远非我能轻易掌握,所以特来向您讨教。”

蔡正壬微微一笑,随手翻开案上的《牡丹亭》剧本:

“你且把你的故事告诉我听听。

我唱戏半辈子,倒也好奇,你如何将《牡丹亭》融入其中。”

吴宸深吸一口气,将自己的剧本大致讲述了一遍。

“在古色古香的京华昆曲团,年轻的闺门旦演员许薇从小接受严苛的家教,母亲以“玉洁冰清”为训诫,禁锢她的身心。

她技艺精湛,唱腔规矩,然而在新版《牡丹亭》的选角中,她的表演却被认为缺乏“至情至性”的疯狂。

剧团导演告诉她,杜丽娘的情,不是程式化的,而是要燃烧一切,至死不悔。

与此同时,竞争对手柳青风情张扬,她的演绎充满狂野的生命力,使许薇逐渐迷失在妒忌与自我否定的幻觉里”

吴宸将设定的故事缓缓道来。

话音刚落,书房陷入短暂的沉默。

片刻后,蔡正壬轻轻合上《牡丹亭》剧本,抬眼看向吴宸,眼中带着几分深思,缓缓说道:

“所以,她在舞台上演出最后一幕‘杜丽娘复生’时,彻底疯魔,在观众的掌声中倒下,成为一场极致的艺术献祭?”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