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都市 > 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 > 第66章 技术人才

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 第66章 技术人才

作者:跑盘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3 13:33:22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苏州胡同7号院,前院。

客厅里。

“呜呜……”煤炉上坐着的水壶冒着热气。

李哲给老李倒了一盆洗脚水,他坐在茶几对面泡了一壶花茶,闻着淡淡的茶香,“爹,你觉得周青禾这人咋样?”

“这闺女学问好,大大方方的,就是嘴巴有点碎。”

“哈哈……确实挺有意思。”李哲笑了,“爹,我看了她写的蘑菇种植计划书,要是能达到预期的产量,收益不会比黄瓜低,你是什么想法?”

老李被热水烫得倒吸凉气,“我去菜市场打听过,周青禾真是农业大学的学生,这能上大学的人肯定是有本事。不过,乡里还没听说谁家种蘑菇,我心里还是犯嘀咕。”

“您是不赞成种蘑菇?”

“也不是不想种蘑菇,就是觉得黄瓜卖的挺好,京城人又多,为啥不多种点黄瓜卖?咱有经验,也省心。”

“爹,您这个想法是没错的,咱今年不管种啥都能赚钱,可人不能只看眼前,明年的扩建大棚,产量增加,总不能还都种黄瓜吧。”

老李双脚搓在一起,“就算明年扩建一百亩大棚黄瓜,京城人也吃得下。”

李哲笑了,“您说的对,别说一百亩,夏天种植上万亩黄瓜,京城一样吃得下,但收购价呢?还不到一毛钱!”

“吃得下,不代表高溢价;蔬菜种类多,平均产量少,蔬菜价格才能上去。”李哲倒了一杯茶水,放到老李面前,“赚钱是一方面,我也想跟她学习种蘑菇的技术,真要卖得好,明年可以建几个专门种蘑菇的大棚。”

老李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咱家四个大棚都种着菜呢,能跟蘑菇一起种吗?”

李哲回忆了一下,“采用阴阳棚,中间隔开,蔬菜喜光用阳面,蘑菇那边盖草席子。”

老李大概明白阴阳棚的意思,皱着眉说,“我担心的是咱以前没种过蘑菇,会有一定的风险。”

李哲不认同,“种啥菜没风险?总得试着来吧。”李哲在大棚里种植不同的蔬菜,就是为了积累经验。

上辈子,他种过黄瓜、西红柿、茄子、尖椒、西蓝花等很多品种的蔬菜,可时代不同,菜种也不一样,产量、特性差异很大,只有今年亲自种了,明年才有底气增加产量。

李哲继续说,“想研发新的种植技术,肯定要冒风险。与眼前的利益比,我更看重新的种植技术。只有不断研发新的种植技术和蔬菜品种。才能反季节蔬菜产业有一席之地。”

老李张大嘴巴,“老二,你是不是想太大了?”

李哲不是想得大,而是想得远,两三年内种植蔬菜越多,越赚钱。可早晚有一天反季节蔬菜市场会饱和。

可能在老李看来,那一天很遥远。

但李哲知道,九十年代初,一个叫寿光的县就建上了上万亩蔬菜大棚,冬季蔬菜价格直接被打下来。

李哲要想在反季节蔬菜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最稳妥的办法就是走技术流,而不是卷价格。

周青禾是他们接触到的第一位高学历农业人才,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也是一个认识更多农业领域人才的渠道。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