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玄幻 > 抗战往事 > 第028章 发动机

抗战往事 第028章 发动机

作者:仲浦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0-30 01:07:35 来源:笔趣岛

战局的变化实在太出人意料,王汉章准备的那些物资大部分都在那里没用掉,原本认为至少有一场大战,没想到大战没有,到是来了一场可怕的瘟疫,幸亏撤退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想要进攻越南,但是被巨大的瘟疫地带隔开,而从北部老挝进攻的话,不但要渡过澜沧江,还要在老挝的崇山峻岭中和日军作战,难度非常的大,而且秦军不熟悉地形,容易迷路,也不适合大规模的部队进攻,没办法补给。

至于马来半岛确实很难进攻,太狭窄了,日军收缩兵力后,形成了海陆空三军一体作战,秦国单靠空军和陆军就算最后拿下,损失也不是王汉章能忍受的。进攻其他地方,王汉章还没有准备好,因此只能暂时转入防御。

而这个时候好消息传来,在秦国科学技术人员和德国科学技术的共同努力下,双方合作一个月来,在之前秦国科学技术人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已经吃透了P51,核心技术的发动机的图纸已经被完整的画了出来,他们正在着手制造第一台发动机,不过德国技术人员也综合了一点他们所知的东西,进行了一些改进,到时候会更加的适应秦国的国情。

秦国的工业底子几乎为零,特别是机械制造业,所以美国的这种发动机虽然好,但是秦国确未必能量产,一个东西再好,尤其是战争之用,如果不能量产,那该放弃就放弃。

与此同时,王汉章还让他们在此基础上弄出一款能装在坦克上的发动机,王汉章估计把一些东西改小应该差不多。

目前直升机除了发动机没有解决,其他的都已经没有很大的问题,因此王汉章还给秦国的技术人员一个秘密任务,那就是设计出直升机的发动机,如果使用战斗机的发动机,似乎有点大,所以必须设计小一款的发动机。

有了发动机之后,王汉章的直升机就能真正的作战了,不过上面没有小型导弹,只有机枪,导弹制导技术王汉章可没有。

王汉章对直升机寄予厚望, 直升机的突出特点是可以做低空(离地面数米)、低速(从悬停开始)和机头方向不变的机动飞行,特别是可在小面积场地垂直起降。由于这些特点使其具有广阔的用途及发展前景。在军用方面已广泛应用于对地攻击、机降登陆、武器运送、后勤支援、战场救护、侦察巡逻、指挥控制、通信联络、反潜扫雷、电子对抗等。在民用方面应用于短途运输、医疗救护、救灾救生、紧急营救、吊装设备、地质勘探、护林灭火、空中摄影等。海上油井与基地间的人员及物资运输是民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他的缺点就是直升机相对飞机而言,振动和噪声较高、维护检修工作量较大、使用成本较高,速度较低,航程较短。

直升机有许多其他飞行器难以办到或不可能办到的优势,受到广泛应用,直升机由于可以垂直起飞降落不用大面积机场主要用于观光旅游、火灾救援、海上急救、缉私缉毒、消防、商务运输、医疗救助、通信以及喷洒农药杀虫剂消灭害虫、探测资源,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世界直升机的队伍逐渐壮大。

武装直升机:装有武器并执行作战任务的直升机。亦称攻击直升机或强击直升机。主要用于攻击地面、水面和水下目标,为运输直升机护航,也可与敌直升机进行空战。具有机动灵活,反应迅速,适于低空、超低空抵近攻击,能在运动和悬停状态开火等特点,多配属陆军航空兵,是航空兵实施直接火力支援的新型机种。武装直升机可分为专用型和多用型两种。专用型武装直升机是专门为进行攻击任务而设计的,其机身窄长,机舱内只有前后或并列乘坐的2名乘员(甚至1名乘员),作战能力较强。

多用途武装直升机除用来遂行攻击任务外,还可用于运输、机降、救护等。反坦克作战是武装直升机的主要用途之一,因此武装直升机又被称为“坦克杀手”,它与坦克对抗时,在视野速度、机动性及武器射程等诸方面明显处于优势地位。舰载武装直升机还可扩大舰艇或舰队的作战范围,增强作战能力。武装直升机一般携带机枪、航炮、炸弹、火箭和导弹等多种武器,最大平飞时速300千米以上,续航时间2-3小时。武装直升机广泛用于现代局部战争,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世界各国的十分关注。

直升机基本上算是一种空中运输部队,它可以将2个部队搭载到行动范围上的任何一个方格之上,无论旁边是否有敌军部队。直升机只能运载步行部队─无法运载机械化部队。 城市的战略资源贮存区中,必须要有原油以及橡胶才能生产直升机。

现代直升机的最早概念其实是来自于画家兼工程师的莱昂纳多・达芬奇,他在公元16世纪描绘了一台以螺旋桨驱动的飞行器。不过一直等到公元1939年时,第一台实用型的直升机才被设计出来。直升机比起固定翼飞行器来说有个独特的优点,就是它可以垂直起降,这使得直升机可以在无法建造跑道的狭窄地区中执行任务。在今日,直升机在民间运用为救援用运输工具,或是进行执法勤务。直升机在军事上的用途有许多种,由大型的运输机到人员运输机到移动迅速的飞行坦克不等,后者主要是担任由空中支援地面作战的角色。

1907年8月,法国人保罗・科尔尼研制出一架全尺寸载人直升机,并在同年11月13日试飞成功。这架直升机被称为“人类第一架直升机”。这架名为“飞行自行车”的直升机不仅靠自身动力离开地面0.3米,完成了垂直升空,而且还连续飞行了20秒钟,实现了自由飞行。 保罗科尔尼研制的直升机带两副旋翼,主结构为一根V形钢管,机身由V形钢管和6个钢管构成的星形件组成,并采用钢索加强,以增加框架结构的刚度。V形框架中部安装一台24马力的 Antainette 发动机和操作员座椅。机身总长6.20米,重260千克。V形框架两端各装一副直径为6米的旋翼,每副旋翼有2片桨叶。

试飞成功1938年,年轻的德国姑娘汉纳赖奇驾驶一架双旋翼直升机在柏林体育场进行了一次完美的飞行表演。这架直升机被直升机界认为是世界上第一种试飞成功的直升机。 1936年,德国福克公司在对早期直升机进行多方面改进之后,公开展示了自己制造的FW-61直升机,1年后该机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这是一架机身类似固定翼飞机,但没有固定机翼的大型双旋翼横列式直升机,它的两副旋翼用两组粗大的金属架分别向右上方和左上方支起,两副旋翼水平安装在支架顶部。桨叶平面形状是尖削的,用挥舞铰和摆振铰连接到桨毂上。用自动倾斜器使旋翼旋转平面倾斜进行纵向操纵,通过两副旋翼朝不同方向倾斜实现偏航操纵。旋翼桨叶总距是固定不变的,通过改变旋翼转速来改变旋翼拉力。利用方向舵和水平尾翼来增加稳定性。FW61旋翼毂上装有周期变距装置,在旋翼旋转过程中可改变桨叶桨距。还有一根可变动桨距的操纵杆来改变旋翼面的倾斜度,以实现飞行方向控制。FW61就是靠这套周期变距装置和操纵杆保证了它的机动飞行。该机旋翼直径7米。动力装置是一台功率140马力的活塞发动机。这是世界上第一架具有正常操纵性的直升机。该机时速100~120公里,航程200公里,起飞重量953千克。

第一架实用直升机1939年春,美国的伊戈尔・西科斯基完成了VS-300直升机的全部设计工作,同年夏天制造出一架原型机。这是一架单旋翼带尾桨式直升机,装有三片桨叶的旋翼,旋翼直径8.5米,尾部装有两片桨叶的尾桨。其机身为钢管焊接结构,由V型皮带和齿轮组成传动装置。起落架为后三点式,驾驶员座舱为全开放式。动力装置是一台四气缸、75马力的气冷式发动机。这种单旋翼带尾桨直升机构型成为现在最常见的直升机构型。

自首次系留飞行以来,西科斯基不断对VS-300进行改进,逐步加大发动机的功率。1940年5月13日,VS-300进行了首次自由飞行,当时安装了90马力的富兰克林发动机。

投入批生产R-4是美国沃特-西科斯基公司20世纪40年代研制的一种2座轻型直升机,是世界上第1种投入批量生产的直升机,也是美国陆军航空兵、海军、海岸警卫队和英国空军、海军使用的第一种军用直升机。

不过现在的直升机结构都非常的简单,远不如后世的那些飞机,因此尽管在二战前就有直升机,但是没有谁看到他的广阔前景,至少当权者没有看到,要不然二战的那些坦克就没有那么嚣张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