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玄幻 > 抗战往事 > 第004章 局势危急

抗战往事 第004章 局势危急

作者:仲浦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0-30 01:07:35 来源:笔趣岛

200师在星夜兼程赶往腊戌,有了王汉章这个金手指,不用再多跑500公里,不用再浪费三天的时间,有从容的时间构筑工事,历史上的那一幕将不会再上演了。

杜聿明和史迪威大吵一架之后,立即把缅甸的情况直接上报给蒋介石,现在远征军出兵的目的可以说已经失败了,英国人跑了,史迪威跟英国人合起伙来陷害远征军,要是再不早做打算,恐怕远征军就要完蛋了。

远在重庆的蒋介石受到杜聿明的电报,仔细看了一遍,眼神中充满的愤怒和无奈,英美做事太绝,但是又不得不依靠他们,有尤其是美国人,物资全靠他们支持了,而物资又必须经过英国人的地盘,英国人岂止是从战场上,在之前的物资分配上,英国佬暗中以次充好,扣押了多少中国的物资。老蒋现在觉得缅甸战事失败只是时间的问题了。老蒋现在只能着手准备远征军撤退了,不过目前他还不能把想法说出来,原因是多方面的。

4月23日200师经过三天的急行军抵达腊戌,4月24日200师派出多支小分队想四周搜索,并没有发现日本人的踪影,王汉章记得在历史上日本人在29日才占领腊戌,那么应该是在27日才到达腊戌,还有四天的时间,按照行军速度,鬼子应该在几百公里之外。不过不管怎么说,腊戌有了200师,绝对不会像历史上那么轻易的被占据了。

至少王汉章也改变了一点历史了,慢慢来,以后会越来越好。

王汉章抵达腊戌之后,从新分析了局势,王汉章认为,英国人直接撤回印度,那么缅甸只有人生地不熟的远征军在作战了,而在病历上远征军与日军的兵力相差并不悬殊,在武器装备上,日军占据优势,尤其是制空权在日本手里,日本的零式战机现在可是风头正盛。

按照历史远征军很快就会撤回中国,缅甸就会被日本完全占据,王汉章也不知道远征军是应该继续坚守缅甸还是撤回国内,不过王汉章认为最好是可以再缅甸坚守,历史上后相识明年的十月份就会反攻缅甸,所以现在日本并没有占据绝对优势,没有切断远征军的退路,因此王汉章觉得可以坚守比较好。

另外历史上第一次远征失败后,怒江以西就被占据了,缅甸被占据,中国对外的联系被中断,物资运不进来,抗战更加的艰苦,盟军不得不开辟新的运输线。人称“驼峰航线”。航线全长800多公里,横跨喜马拉雅山脉,沿线山地海拔均在4500―5500米上下,最高海拔达7000米。从印度阿萨姆邦汀江,经缅甸到中国昆明、重庆,运输机飞越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的山峰时,达不到必需高度,只能在峡谷中穿行,飞行路线起伏,有如驼峰,驼峰航线由此得名。飞机飞行时常有强烈的气流变化,遇到意外时,难以找到可以迫降的平地,飞行员即使跳伞,也会落入荒无人烟的丛林难以生还;日军飞机的空中拦截也给运输队造成巨大威胁;飞行过程中,由于气流影响,机器仪表时常故障,会偏离飞行航线。因为恶劣的飞行环境,飞机坠机事件是经常发生的状况,伴随坠机事件,机毁人亡的情况逐步上升。与死亡的近距离接触,一些无法预知的状况,在飞机上,伴随飞机驾驶员左右的,除开副驾驶等人外,估计还有的就是死神了。飞行也许是当时那个时代的年轻人们最强烈的梦想,但是穿越驼峰航线,差不多就是将梦想构筑在死亡上,因为每次一航行,也许都会是这些飞行员们的最后一次飞行,每损失一架飞机,就必须重新补充一架飞机,每架飞机都有相对应的编号,事故频发的时候,每天都会看到新编号的飞机。

“驼峰航线”途径高山雪峰、峡谷冰川和热带丛林、寒带原始森林、以及日军占领区;加之这一地区气候十分恶劣,强气流、低气压和冰雹、霜冻,使飞机在飞行中随时面临坠毁和撞山的危险,飞机失事率高得惊人。有飞行员回忆:在天气晴朗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沿着战友坠机碎片的反光飞行。他们给这条撒着战友飞机残骸的山谷取了个金属般冰冷的名字“铝谷”。因此,“驼峰航线”又称为“死亡航线”。

这种运输方式的代价是巨大的,运输一次资源和运输过程途中所消耗的资源形成严重的比例反差,而且一旦出现飞机事故,则损失更是加剧。为了重新打通滇缅公路开辟地面运输通道,航空队还担任运输作战人员的任务,将中国的作战部队,经过运输,送至当时印度进行军事训练,再联合当时国内作战部队,同时出击,反攻日军,恢复失地,打通滇缅公路。

在这条航线上,中美双方3年多共向中国战场运送了70万吨急需物资,人员33477人,航空队共损失563架飞机,牺牲1500多人以及诸多失踪机组人员,如果加上中国航空公司所损失的飞机和飞行员,这个数字将会更加巨大。但是陈纳德的飞虎队,包括后来再次基础上改变的第十四航空队一直到抗战结束,八年时间当**击落日敌机2600架,可能击毁的约有1500架,击沉或重创223万吨敌商船44艘日军海军舰只,击毙66700名以上日军,毁损日军的13000艘100吨以下的内河船只,摧毁573座桥梁!而他只付出了约500架飞机的代价!

陈纳德只付出了五百架飞机,而“驼峰航线”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损失了近六百架飞机,而且大部分都是飞机事故,而不是被日军击毁的。所以要是能保住缅甸的话,这六百架飞机的人力物力就可以投入到战场上,而不需要浪费在空运途中。

现在情况虽然不乐观,但是就算不能保住缅甸全部,如果在保住缅甸北部,在缅甸东南跟日军死耗,那么飞机也会安全很多,陆地上也可以从印度运输不少物资回国。另外在境外跟日军作战,一来可以消耗鬼子,打烂了缅甸咱也不心疼,这里不是日本的就是英国人的,王汉章可不认为老蒋有魄力占据这里,而且就算他会占据这里,打烂这里总比打烂国内好,最好能把缅甸经营成一个绞肉机,把日军源源不断的吸引过来,消耗他们,消耗的柜子越多,日后国内反攻就会更加的容易,损失也会更小。

保住缅甸或者说缅北的话,云南遭受攻击的可能性就更小,这里损失小,那么中国的力量就会增强一些,而缅甸就算最终丢失,鬼子损失也自然不会小,同时鬼子也不可能在缅甸得到更多的物资补给,所以王汉章认为应该坚守缅甸。

王汉章提笔把缅甸丢失的后果,以及中国的损失全部数字化,因为这样看会更加的直观,老蒋心里也会一目了然,另外数字化也是为了更美国人看的,就是要让美国加大物资支援。

对于美国来说中国坚持抗日,那么美国可以专心先欧后亚,要是中国投降了,日本绝对不会就此罢手,两国已经开战,不会说讲和就讲和的,罗斯福答应,美国民众也不会答应。中国坚持抗战,至少会拖住日本百万大军,要是中国投降了,这些军队就会得到解脱,到时候不是进攻美国就是苏俄,另外日本还可以从中国征召数千万的炮灰,这些绝对够日本受的。

而中国要是投降了,那么还在抵抗的大多数人,或者在观望的人就会彻底倒向日本,至少不会再抵抗了,政府投降,领土被占据,就没有希望了,就算有人造反,那庞大的汉奸队伍就足以消灭他们。

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中国想要在投降后短时间内赶走日本人是不可能的了,要是也想满清那样统治中国几百年的,那中国估计就没几个会说汉语的了,日本现在的情况跟三百年前满清入关的情况又不一样了。

另外凭借日本人口的繁殖速度,说不定到时候他们会逐步减少汉族人口,计划生育,那个时候日本本民族或许是神州第一大族了,中国或许永远不会有**的一天,至少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

王汉章把这些东西写出两份,一份是给蒋介石看的,希望他看到后果,另外一份是给罗斯福看的,给蒋介石看的自然谈的是民族大义,大谈民族的未来,以及中国投降之后的惨状,隐晦的提到他要是投降了就是汉奸了,华夏民族的罪人,满清入关虽然尽力不被同化,但是也没有要求汉人学习满洲文化,说满语,所以汉族得以保存,当然那也是时代的限制,那个时候八旗虽然厉害,但要是关内军民一致抵抗,也不是他那几百万人能消受的了的,但是今天的日本就不一样了,他跟中国的人口差是1:5,而现在已经进入热兵器时代,中**民没有枪支,那怎么造反,木棍用的好可以和长矛大刀对抗,但是绝对不能跟飞机大炮、坦克对抗。

给罗斯福看的自然就是陈词如果中国投降了,会给美国带来多大的不便,就算日本一时半会不能打败美国,可是等轴心国控制了欧亚大陆还有非洲,那么美国还能独善其身吗,谁也不能保证轴心国不会再一次进攻美洲和美国,因此美国唯有在总体上海占据优势的时候,全力支持盟友才是王道,另外中国没多打死一个日本人,美国人日后作战就会少面对一个威胁,美国士兵的伤亡自然也就稍微降低一些,而没有紧紧只需要付出一些武器弹药,绝对超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