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元初小道士纵横天下 > 第15章 太一宫

元初小道士纵横天下 第15章 太一宫

作者:琼楼健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3:24:41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毛道一连夜离开长春宫后一路南下。

开头两天星夜兼程,唯恐朝廷追捕他的人赶上。过了几天,途经的州府却并没发现通缉他的海捕文告。他略微放心了点。脚下也放慢速度。到后来,听到京城传来消息说王著,高和尚和张易都被处决,大都已恢复平静,他更是安下心来,一路缓行。

途径淮安,见大量民夫云集,一打听才知道朝廷命令动工开挖济州河,直接连接南北水系,方便运输南方的粮食。听说以后还要一直将运河修到大都城里。

道一在北方行走,早听说南方富庶。随着大都商业繁盛,人口激增,从南方调粮也成为必须。

他此次南下,除了逃命和完成高和尚的遗愿,去南方开阔眼界也是动力。

一路上,他发觉和他一样南下的百姓还真不少,许多拖家带口,显然不是去游山玩水。问了几家,都说是去南方谋生。

他感到奇怪,北方已在朝廷统治下几十年,一幅太平景象,南方刚刚打下来没几年,为何都要去江南谋生呢?

人家回答,听说南方,特别是江南,盛产粮食,丝绸和茶叶等物,讨生活容易。

道一心想,可能是吧。要不朝廷为何急着修运河北运粮食。

......

南行一个月后,道一终于从采石矶度过长江,进入江南地界。

感觉顿时与江北景致不同。一过长江,遍地是绿,满树是花。道一脑中一下子闪过南朝文人丘迟的名句,“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果真是名副其实。

且越向南走,景致愈佳。路边田野阡陌纵横,水田里秧苗细密齐整,田边百花盛开,远看就如一块翠绿的织锦,难怪江南弹丸之地,人口之多,仍能供应外地粮食。

他行至嘉兴一带,见到条条清流贯穿田间,一座座小桥造型别致,村庄青瓦白墙,错落有致,简直是处处桃源。

道一曾听人说,皇帝在命丞相伯颜率军攻宋时特意叮嘱,“昔日曹彬不嗜屠戳就平定江南,你要体会朕的心意,就当我的曹彬”。

伯颜作诗为应:”剑指青山山欲裂,马饮长江江欲渴,精兵百万下江南,干戈不染生灵血“。

故而江南虽经战火仍大体不失原貌。

嘉兴再向南二百多里,便是故宋首都临安。朝廷又恢复了其在北宋时的原名杭州。

道一自到了大都,以为大都乃天下繁华之最,到了临安,方知临安之盛有过之而无不及。

临安城东抵钱塘,西临西湖,南踏吴山,北达武林,方圆数十里,气势宏伟。城中街巷都用青砖铺成,商铺林立,行人川流不息。城南是故宋皇宫所在,宫室沿凤凰山而建,层层叠叠,华丽壮观。周围更是豪宅大院无数。城郊西湖波光粼粼,柳树成荫,长桥如带,周边山峦柔美。

道一走在湖边,迎面吹来醉人的湿润暖风,顿觉大都尤为不及。

怪不得故宋诗人林开作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诗中虽饱含对故宋苟且东南,无心北顾的贬讽,却也不失对临安风景的赞美。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