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我的哥哥是高欢 > 第23章 大魏失其德!

我的哥哥是高欢 第23章 大魏失其德!

作者:叫兽爱吃小龙虾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3:23:02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胡太后的话称得上极为失态,整个太极殿内都回响着她近似咆哮的声音。

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厌恶。

崔光见此心里不由叹息了一声,这事倒是他大意了。

本以为去年高皇后在瑶光寺被赐死之后,这笔陈年旧账应该算是了结了,没想到胡后竟然仍旧记恨在心。

胡太后出身安定胡氏,当初能够进入后宫,还是得益于她的姑姑。

胡太后的姑姑很早便入了沙门当尼姑,而且十分精通佛学,同样崇佛的宣武帝便请其为自己讲佛经,通过这一层关系胡太后才成为宣武帝的后宫妃子。

而当时宣武帝的皇后名叫高英,宣武帝笃信佛教,较为怠政,便把朝政大权全权委托给了高英的叔父高肇,官至司徒。

征西将军张彝当初跟高肇抢陈留公主,才被罢官免职,甚至是被逼的中风、瘫痪。

高肇、高英其祖上乃是在孝文帝时,从高句丽那边过来的,自称渤海高氏,说是因为晋末战乱时被迫跑到那边去避祸的,现在中原安定,回来认祖归宗。

当时兵荒马乱,真实与否谁也说不清了。

后来高氏显贵,渤海高氏也认了他们归宗,但离谱的是,宣武帝让高家将祖坟从平成迁回渤海蓨县,也就是渤海高的祖地,高肇却拖拖拉拉,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不过高家的其他人去世后倒都是回渤海安葬的。

而后面的事情就很简单。

高英死活生不出第二个男孩,反倒是生了个女儿。

胡太后则生了个男孩被立为太子,也就是元诩。

当时高皇后几次欲要将胡太后置于死地,都没能成功,最终宣武帝元恪身死后,元诩继位。

胡太后便立马联合当时的领军将军于忠、高阳王元雍等人发动政变,将高肇、高英的势力铲除掉,才得以掌权。

因为‘高英、高肇’的缘故,胡太后听到渤海高氏这几个字,自然想起了她当初朝不保夕的日子。

一听高羽出自渤海高氏,自然会应激。

崔光等人见状便不再多说,元乂也闭口不言。

眼见众人不再言语,胡太后也平复了情绪,她显然也是知道方才失了仪态。

不过她也不在乎。

她是太后。

全天下谁也不能说她的不是。

“祖宗之法不可变,若是此番破例为其改籍,那其他六镇之人可不可改?此事不能开先例。”

“不过他护卫广平王妃有功,保全了天家颜面,确实该赏。”

“赏其金百斤,胡椒十石,金经五卷,布帛丝绸两百匹,牛羊百头,婢女二十人,另赐锦衣玉带珍馐美酒。”

这奖励确实丰厚,胡椒乃是从西域进贡而来的珍稀香料,价比黄金。

十石胡椒在洛阳西市的价格,差不多也得百斤黄金。

要是卖到建康,能翻十倍。

金经也并不是几卷佛经,而是永宁寺里的大和尚们抄写在金箔上进献给胡后的宝物,在北魏这个尚佛的氛围里,这五卷佛经的价值,可能也不低于黄金百斤。

至于布帛牛羊奴仆自不必论。

看来胡后并没有蠢到家,对于高肇高英的痛恨,并没有迁怒到其他人身上,虽然高羽没能改换军籍,但好歹是得到了厚赏,甚至太后因为方才失仪,为了不被人说她刻薄,还在赏赐上加重了不少。

朝会散去。

崔光、李崇、李韶几人则聚在一起交谈。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