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明末1631:重生东江一小兵 > 第一卷 第13章 万事开头难,鞑子的权力游戏

第(1/3)页

堡外二里的雪地上,两队“少年兵”各呈双列队形展开。

秦逸一声令下,两队人从五十步外缓步靠近。

箭如雨下!射的盾牌啪啪作响。

别担心,都是去了箭头的。

为了防止误伤,箭矢木杆头都用棉布或碎皮裹紧,少年兵脸上都蒙着厚皮制的面具。

缺乏头盔,戴的还是鞑子圆锥形的暖笠帽,里面镶有铁皮。

“杀啊!”

随着距离接近,双方队正收起弓弩,先后喊出冲锋号令,两队人有模有样对攻不到几个弹指,转眼就混乱地打成一片。

甚至有打急眼的,随手扔了手里练习用的棍棒,扑上去拳打脚踢。

残雪飞扬中,秦逸无语的手掩额头,不忍直视但也没有叫停。

按照他的安排,每队两个伍,每伍最前方是刀盾手,右肩都露着两支短标枪木柄。

身后是一个护着刀盾手侧翼的长枪手,说是长枪,其实就是六斤重的九尺线枪,或是鞑子带短枝的猎虎枪。

丈八的长矛,少年们就算能举动、也不能持久。

紧随其后是一个使虎叉的兵,护着刀盾手侧翼,其实就是戚家军形制的镗钯手。

三个冷兵都披着链甲或无甲片的棉甲,在其后是三个弓弩手,两架小稍弓改的轻弩,最后一人用的小稍弓。

为了凑齐这些装备,秦逸不惜把缴获的六把鞑子大弓交给倪大五把,自己只留了一把最好的。

换回来的小稍弓这才把自家“少年兵”弓弩凑齐。

也亏得二十三户里有两户会木匠手艺,忙了快一个月,这才按照秦逸的要求改好。

没法子啊!二十二名少年兵,只有四人能拉得动“下力”小稍弓,平均射个五六箭就力竭。

秦逸把自己擅使的蹶张弩给徐海峰用,孙仲勇还是使他自己习惯的小稍弓。

他自己苦练弓射,已经颇有心得。

实话实说,单纯从威力上讲,弓不如弩,但射速完全碾压。

这就导致秦逸手里两队人,装备非常另类,弓弩占了半数。

唉!整个队伍,唯一真正的战力还是自己。

秦逸悻悻地离开练兵场,让这些小瘪犊子打去吧,就当肉搏训练了。

“叮!嘭!叮!嘭!”

炙热的炭炉旁,老徐头手里的小锤敲位置,一个瘦弱的汉子举着大锤用力砸击长方形的铁片。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