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都市现言 > 烹程万里 > 第十七章 又见面了

烹程万里 第十七章 又见面了

作者:空谷流韵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11-03 13:17:47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穆宁秋在“哙活鸭”对街的点心铺子里,叫了一碗豆浆,两只汤包。

多年前,在西北重镇盐州,身份还是大越子民的少年穆宁秋,被叔叔带去吃的第一份南方风味点心,就是灌汤包。

从边军退役的叔叔,做买卖发达后,特别爱学南边商人的派头。

恰好盐州城里有家汤包店,店主和婆娘原是淮盐盐商的仆人,被主家放了奴契后,就在城中做起饭食行当。

穆宁秋记得,叔叔会给他一根麦管,教他先在汤包褶子上捅破一个小口,待里头的热气散逸掉不少后,再插入麦管吸溜几口,让温热鲜美的肉汁包裹住舌尖,由最敏感的那片味蕾细细品鉴。

很快,小孩巴掌大的汤包,就被吸吮得瘪成圆片片,汉人食客们此时才举起筷子,将汤包划成四五份,灵巧地夹起又薄又韧的面皮,裹住一瓣汁水淋漓的肉馅,送进嘴里。

与汉人食客的满足神色不同,西羌的商贾们,则对汤包不以为然。

这些孔武有力的胡族,拿匕首割起牛羊肉来,麻利得很,但他们不太会使筷子,又嫌弃“先吸汤后嚼肉”的流程忒啰嗦。

他们于是直接上手抓,往往就抓破了薄薄的包子皮,热汤热油弄了满手。

胡商们粗嘎地向店主抱怨,店主夫妇则好脾气地解释,淮扬汤包,吃的就是皮薄、汤满,不然,就与满大街的牛肉馒头无甚分别了。

每到这种时候,穆宁秋的叔叔,就会低声嗤笑,胡蛮子真是牛嚼牡丹不识货,与汉人的讲究有天渊之别。

穆宁秋却对建立这种俯视异族平民的优越感,毫无兴趣。

他更好奇的是,密不透风的面皮子里,为何有满满一包鲜汤。

店家的婆娘告诉他,做淮扬汤包,牛羊肉都用不了,非得是猪肉的皮熬出足够的胶质,再冷凝成冻,包进馅儿里。如此,上笼蒸制后,皮冻就化成了一汪肉汁,结结实实地裹在面皮中。

此刻,身在真正的江南的穆宁秋,眼前的汤包,被做得更精致。

正值六月黄上市的时节,猪肉汤包里,也加入了蟹粉。

比老陈醋口味更清甜一些的浙醋中央,则拱起一撮切得像金线般纤细的姜丝,给食客蘸蟹粉肉馅时略略去腥。

但在北边最爱吃汤包的穆宁秋,现下并无心思悠然地品鉴盘中美味,只是习惯性地塞进嘴里咽下而已。

他的目光,越过周遭食客们的肩膀,始终落在几十步外的“哙活鸭”酱货铺子前。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