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其他 > 成化十四年 > 第 59 章

成化十四年 第 59 章

作者:梦溪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0 01:06:21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河南为殷商发源之地,自古人杰地灵,至宋太、祖赵匡胤选开封为都后,河南更是成为天下的中心,一时无二,北宋七帝八陵悉数葬于此处。

然而随着宋朝南迁,河南也渐渐失去往日的地位,金人入侵之后,又轮到蒙古铁骑踏平中原,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中原百姓遭遇一次又一次的战火。等到本朝太、祖得天下,也已经是一百多年后的事情了。

当年太、祖皇帝途经战乱刚刚平定的巩县时,却发现原先威严肃穆的宋帝陵早已遭遇了毁灭性的破坏,几乎所有地面建筑悉数被毁,荒芜的田地上到处都是残破凌乱的石刻,早已辨认不清原来的面目,而其中北宋高宗,孝宗,徽钦二帝等陵寝更是在前元朝廷的默许下被大肆挖掘破坏,触目所及,遍地疮痍,惨不忍睹。

据说当时北宋几位皇帝甚至连骸骨都被挖出来烧掉,更有无数宝物被进献给元帝忽必烈,被用来装饰寺庙。

有感于此,太、祖皇帝下令将那些已经被掘开盗洞的帝陵重新填上,加以修葺,禁止百姓樵采,又命当地官府安排民户进行看守,并酌情减免那些守陵百姓的赋税,这才遏制住了盗挖的风气。

然而这已经是大明开国时的旧事了,帝陵毕竟就摆在那里,总会有宵小之徒为了一夜暴富铤而走险,连不知道具体方位在何处的秦皇陵都有人去打主意,更何况是方位明确的宋帝陵。

而且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北宋帝陵与前朝略有不同。

唐以前,许多帝陵不立碑,以深埋的方式,将陵寝安在地下,最典型的就是秦皇陵。

在汉代之后,墓葬逐渐流行“因山为陵,凿山为藏”,这种方式在唐代正式形成制度,唐代皇帝基本都是在山陵凿出自己的墓室,将陵墓藏于深山之中,一来显得有气魄,二来也可以尽量减少盗墓者的光临。当然人的办法是无穷尽的,后面一个作用基本是作废了。

到了北宋这里,出于当时堪舆风水上的考虑,帝陵没有像唐代帝陵那样凿进深山,而是选在了嵩山对面的丘陵上,北靠着洛水,再往前不远就是黄河。

加上宋朝南迁之前的七位皇帝的帝陵皆在这里,彼此相隔不远,对心怀歹意的人来说,盗起来还挺方便的呢。

所以即使附近有民户看守,但宋帝陵的盗墓事件依旧零星发生。

除了元代,历代得了天下的朝廷都比较注意保护前朝皇帝的陵寝,本朝也不例外。朝廷明令禁止盗陵之事,不过屡禁不止,以往也没有形成什么规模,是以当地官府发现之后把人抓起来也就是了,并没有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然而就在最近,就在北宋帝陵所在的巩县,发生了一桩十分古怪而且骇人听闻的事情。

据说从一年前起,每到深夜时分,附近百姓总会听到从永厚陵和永昭陵那里传来奇怪的声响,他们一开始还以为是风声,结果细听之下又发现好像是哭声。

永厚陵是宋英宗赵曙的陵寝,永昭陵是宋仁宗赵祯的陵寝。

赵曙是赵祯的继位者,但却不是赵祯的亲生儿子,因为当时赵祯的亲生儿子都死光了,只好从宗室里过继了赵曙。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问题是,三更半夜的,帝陵那里怎么会有哭声?

宋朝皇帝们都死了多少年了,早就没有孝子贤孙了,就算有,又怎么会选择半夜跑去那里哭灵呢?

这可真是奇了怪了。

附近村子的百姓本来就还负有兼职守陵之责,于是在连续好几晚都听见哭声之后,就有几个村民前往永厚陵查看。

结果这一去,就再也没回来。

村长这才意识到不妥,一边发动村民前往寻找失踪的人,一边上报巩县官府,官府那边派了人下来,也找了一圈,都没找见失踪的人,帝陵就建在洛河边上,官府猜测这些人可能是在夜里走的时候,不小心掉进河里去了。

有了定论,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在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哭声没有再响起过,村子仿佛又恢复了宁静,除了那几家死了亲人的村民,大家都已经逐渐淡忘了此事。

但就在半年前,那个瘆人的哭声又出现了,而且比以往更加大声,隐隐还伴有雷鸣之声,村长不敢大意,连忙又上报官府,巩县县令因为上回的事情,觉得那村长是在小题大做,很不以为然,但因为有帝陵在,还是让县上的捕快带了几个人,去村子查看情况。

这一查就在永厚陵与永昭陵附近发现两三个盗洞,似乎之前又有盗墓贼看上了这两位皇帝的陵寝,前来光顾过。

事关帝陵被盗,巩县县令不敢大意,就命几名捕快连同村子里年轻力壮的六个村民一起在帝陵附近蹲守,希望抓住那伙盗墓贼。

村长虽然年事已高,但他身为一村之长,责无旁贷,也在其中之列。

第一天过去,帝陵附近静悄悄的,月光如水,旁边就是洛河流淌而过的声音,除此之外,什么也没有,一切都很平静。

第二天过去,同样如此。

第三天,出事了。

三名捕快,六个村民,加上村长,去的时候是十个人。

但最后只回来了两个。

一个是捕快,一个是村长。

一个疯了,一个傻了。

疯的是捕快,他与村长一前一后,从帝陵附近跑回来,神智混乱,见谁打谁,更别说清醒明白地说句话了,村长则一脸惊恐,浑身鲜血,差不多就快可以去跟捕快作伴了。

经过大夫的诊断,那捕快是惊吓过度得了失心疯,估计一辈子也就是这样,治不好了,村长虽然年迈力衰,但毕竟经历的事情多,所以反而比年轻人要耐得住一些,休养一段时间,精神也就慢慢地恢复了。

但只要一提起那天晚上的事情,村长就缄默再三,不肯多说,直到巩县县令亲自过来问话,他才翻来覆去地念叨着“见鬼了”“有怪物”之类的话,问多了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县令没有办法,又觉得此事大有蹊跷,不得不层层上报,直到京城。

“见鬼?怪物?”

小院内,唐泛琢磨着这两个字,问道:“是不是盗墓贼在装神弄鬼?”

隋州摇头:“我也是刚接到此案,上面单凭那县令的一面之词,很难作准,还得亲自去看过方能见分晓。此事身处河南辖内,估计也会由内阁下发刑部调查,到时候说不定还要落在河南清吏司头上。”

唐泛苦笑:“这看来几乎是必然的了。”

他又伸了个懒腰:“也好,反正我这人就是天生贱骨头,闲不下来的,镇日坐在衙门里也坐累了,若有机会,倒宁愿下去走一走!”

隋州沉吟道:“我也打算亲自去一趟。”

唐泛受宠若惊道:“莫不是隋镇抚使想与我并肩作战?那可真是下官的莫大荣幸了啊!”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