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 第三百七十七章,新约颁布

第(1/3)页

在方永新颁布的宗教管理体系中,中夏范围内的佛、道以及各种其他宗教体系包括那些江湖门派在内都被罗列为四个等次,其中一等最高,四等最低,分别对应行政规划中的乡镇、县、府、州省四个行政区划。

其中每一个等级都有严格规范的限制,以乡镇单位举例,在一个乡镇区域中,至多只能存在两个宗教建筑,建筑不可占用农田,规模不允许超出对应的规格限制,香火供奉需要按规定收取并缴纳赋税,招收的宗教人员不能超出十人等等。

那些原来的宗教势力需要在官府登记,并得到官府所发放的凭证才能合法存在,否则将会被没收,转交给其他符合条件的人。

可以预想的是,这道政令一旦贯彻下去,原本在大熙境内占用大量资源的道观、寺庙以及各种门派都将再次遭受一场洗牌。

那些不符合标准的宗教势力会被剔除,只留下那些“符合标准”的,或者说是服从方永统治的。

这样一来,那些林立的宗教势力就将被一刀分割开来。

那些得到名额的必将会和那些没有名额的争个你死我活,而方永则不需要费多大力气就可以完成对这些宗教的管理。

虽然方永本身作为统治者,对宗教这一形态并不喜欢,但不可否认的是,千年来的传承,无论是中夏本土诞生的道教还是外传的佛教都已经成为了中夏文化传承的一部分。

他不可能将这部分传承斩断。

例如,方永虽然下令抓了很多僧道,但却没有像其他朝代灭佛那样直接烧毁寺庙,对他们的生命进行迫害。

在方永眼中,僧人的性命和寺庙本身都是国家的财产之一,也是他的财产之一。

他需要的不是将这些毁掉,而是对他们进行改造,将这部分财产合理的回收。

目前,有将近十万名和尚道士在和州劳役,和州的建设很快就要完成,这些和尚道士完成劳役之后可以选择留在和州,也可以选择返回原籍。

而这些人中,只有那些勤恳劳作,表现突出的人才能拥有淮阴军发布的真僧真道证书,概率大概只有二十分之一左右。

也就是说,十万人中只有五千份证书。

而只有持有这部分证书的人才能返回寺庙或者道观继续当和尚道士,而那些没有证书的只则能选择还俗,或被分配到原籍地区的屯田处进行屯田,有一技之长的可以去做工,身体好的则可以通过选拔进入军队等等。

这里面的一些寺庙道观中,不乏有全部的人都没有证书的存在,他们的道观将由其他有证书的人进行继承。

还有一些寺庙或者道观中,住持或者观主不服淮阴军的改造,拒绝劳役,阴奉阳违,因此没有证书。

反倒是手下的弟子中有一些老实勤恳的,努力劳动,服从安排,最终得到了证书。

这种情况中,住持或者观主将会被强制还俗,而他们的弟子则自动晋升为观主。

总之,简单来说就是提拔听话的人,打压反抗的人,千古流传,莫不如是。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