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大明神探1546 > 第九十三章 我要让他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三更)

第(1/3)页

武定侯胡同。

后世这里是北京西城区武定侯街,恰恰就因郭勋的煊赫而得名。

现在这座侯府,东起太平桥大街,西抵南顺城街,占地横跨东西主轴线,北侧依托高台地势,构建主体建筑群。

府门高耸,朱漆大门上镶嵌着鎏金铜钉,门楣上悬挂着御赐的匾额,光彩熠熠,时常擦拭。

步入府内,庭院深深,廊庑曲折,处处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主厅坐北朝南,中央悬挂着一幅巨大的《江山万里图》,画中山水气势磅礴,寓意基业稳固,世代昌隆。

后院假山叠翠,流水潺潺,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园中种植着从各地搜罗来的奇花异草,四季花开不败。

侯府的主人郭勋,此时就坐在园中的凉亭内,身着锦缎华服,腰间系着一条镶玉腰带,神情悠然自得,正在翻看手中的演义之作。

看到一半,郭勋颇有些无趣地丢下,叹息道:“《水浒》《三国》之后再无演义,这些作品,差距太大了!还有没有别的?”

一排书吏模样的汉子手捧书卷,在后面躬身候着,很快又挑选出一本,呈送到面前。

事实上,能被送入武定侯府的,已经是市面上百里挑一的作品,不知有多少演义之作希望得到郭勋的青睐,即便无法大规模刊印出售,只要提上一嘴,以这种顶尖勋贵的威望,也能声名鹊起。

可郭勋的眼光也很挑,极少有作品能入眼。

“老爷!夫人请老爷过去!”

正在看新作,一位婢女来到后院禀告,郭勋闻言立刻放下书卷,朝着内宅而去。

到了房间外,郭勋发出朗笑:“爱妻!爱妻!为夫来了!”

赵氏起身,没有迎出房间,而是缓步到了门口,敛衽一礼:“侯爷!”

“诶!”

郭勋伸出粗大的手掌,直接扶住:“早就说过,你毋须行这些俗礼,怎么就是不听呢!下次别这般了!”

周遭的仆婢目不斜视,却又暗暗惊叹。

任谁都想不到,在外嚣张跋扈,不可一世的郭勋,会对赵氏如此宠爱。

但这些新来的仆婢根本不知,并非因为赵氏美貌,更不是那并不光耀的家世,而是因为这位侯夫人,实实在在立了功。

三年前的李福达一案,郭勋极为凶险。

当时是山西巡按御史马录,检举李福达冒名一案,郭勋根本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还写了一封信给马录,让他不要什么都查,得饶人处且饶人。

结果马录与山西巡抚江潮一起联名,上奏此案事实经过,并弹劾郭勋包庇叛逆,违犯国法。

信件直接成为铁证,都察院在复核案件时,也同意马录的意见,上奏郭勋有阿附叛逆之罪。

很快案情发酵,给事中王科、郑一鹏,御史程启充,南京御史姚鸣凤,评事杜鸾,刑部郎中刘仕,主事唐枢等二十余名官员,接连上奏弹劾,认为郭勋是李福达后台,要一并处罚。

郭勋当时真的慌得一匹。

多行不法的勋贵,本就是群臣的眼中钉肉中刺,再加上大礼议事件的站队,他更是深受痛恨。

张璁、桂萼、张献夫、霍韬身上没有多少黑点,都被士林各种非议,更何况他的恶事干得太多了,现在更是和白莲教徒扯到了一起,群臣岂能不抓住机会,群起而攻之?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妻子赵氏给他出了个主意。

不要分辩张寅到底是不是李福达,也不要辩解自己是不是对方的靠山,只盯着一点上书——

他郭勋是因为赞同为皇帝的亲生父母上尊号,而触犯了群臣,遭到了针对。

果不其然,这本奏疏一上去,原本还犹豫不决的天子态度马上改变,坚定地站到了他一边,局势也明朗起来。

最为关键的时刻,甚至让张璁、桂萼、张献夫三人入主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专门审理此案。

盟友全成了审判者,这案子还能输?

张寅是不是李福达已经不重要了,不是就是不是,是也不是。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