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大明神探1546 > 第七十六章 成为国子监生(一更)

大明神探1546 第七十六章 成为国子监生(一更)

作者:兴霸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3:15:01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学堂之中。

众人有的默默等待,有的面面相觑,气氛颇为怪异。

一方面是期待。

每月淘汰监生,补录学子,都是当场考当场阅。

毕竟就一百份试卷,毋须博士出面,直接由助教批阅,很快就能列出排名,确定补录学子,再核实学籍,就可以直接入监了。

所以这个阶段,都在翘首以盼,等待成绩公布。

要知道,明朝的国子监学生,是可以直接担任官职的。

科举毫无疑问是正途,但官员中科举入仕的并非全部,国子监就是绕开科举,直接入仕的核心通道之一。

监生毕业后,理论上就取得了做官资格。

尤其是明初阶段,直接选拔优秀监生,边疆或紧急政务时,被临时委派出去,官职相当不低,最高可任正二品的堂官。

等到了明朝中后期,监生的地位逐步下降,但即便是嘉靖朝,仍保有“学校起家”的合法入仕权,只要吏部有门道,外放到地方当个州县的官员,绝对可行。

到历史上的清朝,更是人尽皆知,毕竟有一句名人名言振聋发聩:“你一个监生出身,革了职的七品官,凭什么在这儿耀武扬威啊?”

哦对了,严世蕃历史上也是以国子监监生身份,任从七品的左军都督府都事。

正因为如此,监生补录才有这么多人来竞争。

操作操作,过个两年,可以去六部任职,跑腿几个月,外放出京,就是正儿八经的地方老爷了。

与那种十年寒窗苦读,结果还是考不上进士,只能到了三四十岁中个举人,最后到了地方上,还是当个底层官员的书生比,哪种更省力便捷?

显而易见。

当然,这条路需要家里有人有钱,并且当官的上限不高,真正的权贵子弟其实看不上,大明官员的俸禄懂的都懂,到了富裕的州县还好些,到了穷地方,说不定连本钱都刮不回来,相当于纯粹花钱买个官当当,过个干瘾。

各人有各人的选择。

但今日,甭管是为了什么前来应试的,由于考试中的惨叫,与考试后的传言,一时间大伙儿的注意力都转移过去,反倒不在最后的十名监生身上,只琢磨着那声惨叫到底代表着什么……

谁出事了?

不会是桂三少吧?

那可是当朝阁老之子啊!

陛下最信任的臣子之一,如今更在主持改革,上下闹得沸沸扬扬!

真要死在国子监,朝野都会震动的!

正琢磨着,一个高高瘦瘦的助教走了进来,面无表情地宣读名单:“广东,潮州府,林大钦,年十九,补录!”

林大钦激动地站起身来,上前致谢:“是小生!多谢先生!”

助教仔细打量了他一下,目露赞赏:“好文章!好文采!”

“这不是崔先生么?”“是他!监内最有才华的助教!”“听说这位最是严厉啊,从不夸赞学子,这人写了什么文章,值得如此赞赏?”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