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从农家子到当朝首辅 > 7 农家日常

从农家子到当朝首辅 7 农家日常

作者:鱼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3:14:23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接下来的每天,赵来贺夫妻俩白天干活,晚上挖芫花,天不亮就往县城里赶,这样小半个月下来,居然真没人发现。

赵丰年把这一切归功于他家太偏的缘故。

晚上,一家人坐在床上数钱。

“这两天,桂花婶问了我好几次,今天我看她跟刘阿婆家都在田垄里挖芫花呢,这买卖怕是做不了几天了。”

“也差不多了,怪不得铁牛前些日子往县城里赶,怕也都知道了,这没啥,他们想做咱们又不拦着,芫花也快谢没了,昨天孙掌柜还跟我说不再收了,咱们索性不去了,等来富哥那边有信儿,把宝儿读书的事情定下来,我也要准备进山了。”

前些日子,老宅那边说是已经把大胖送到了陈家湾陈秀才的私塾读书去了,赵来贺不喜欢陈秀才,觉得他一来喜欢体罚学生,二来可能水平也不行,没瞧见给自己三哥生生教成了一个迂腐的书呆子了么,但是附近三个私塾,就数陈秀才收的束修最少,本来赵来贺还要犹豫一下,但是这回卖芫花挣了足足一两半!自家儿子这么聪明的脑袋,肯定要找个好先生。

赵来富是赵老头大哥的儿子,也就是赵来贺大伯家的堂兄,娶的是顾家村顾秀才亲戚的女儿,自家的孩子也是送去了顾秀才家,顾秀才跟他儿子都是秀才,顾老秀才没想继续科举了,父子两人便开了一家私塾,不过小顾秀才听说还是要下场的,贵是贵了点,但那读书的氛围肯定不一样。

虽说两家私塾目前为止都没有出过秀才,但是赵来贺就是觉得,顾秀才那边要更好,他们父子也不喜欢打手心,再说,人家小顾秀才还继续考试呢,万一成了,岂不是多了个当官的先生。这一点上,赵来贺觉得自己还是有点远见的。

至于第三家,那是在县城里,就不是赵来贺能想的了。

那边还在想着读书的事,老宅这边,王三娘自从从柳婶子那边听说了最开始买芫花的是赵四家,顿时心里就不舒坦了。

“老四也不是个好的,有这好事也不告诉自家人,昨日个县城的药铺头痛花的价格都降到三文钱一斤了,听说上个月能有十文钱呢!”

赵来金没当回事,“老四家宝儿要吃药,肯定要多想办法多赚点钱的。”

“那你还有两个儿子呢,大胖还要读书,花销大着呢,还说什么兄弟呢,有好事都不念着你这个当大哥的。”

赵来金不跟她争,索性闭嘴了。

没过两天,镇上跟县城都不收芫花了,赵家村也渐渐没什么人再挖芫花,只赵丰年偶然能看到赵青青带着赵翠翠还在挖,见到他还给他塞了一把野果子。

也是这时候他才知道,赵二夫妻竟想把柱子送到县城的私塾去。

赵丰年对此没有什么想法,为了孩子的前途没什么错,但是为此压着两个女儿做活,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只是不等他深思,他去顾秀才那里读书的事就定了下来。

这天,赵来贺特意在林子外围打了两只野鸡,加上巧娘晒的一筐野菜干,并一斤肥肉,又用红布仔细包了一两银子,一家人去了赵家村。

顾家村在赵家村往东,中间还隔着柳河村,约莫半个时辰的路程。

早些日子赵来贺就在赵来富的引荐下跟顾老秀才见过,这次算是轻车熟路了。

见了面,顾老秀才照例简单地问了赵丰年几句话,见他口齿清晰,安安静静,无论是对束修还是对人,心里都十分满意。

“我记得你们家这一辈从的是‘有’,可有了大名?”

赵来贺忙应声,“有了,这孩子从小就身子骨弱,他生下来那天,刚下了一场大雪,那一年收成是大好的,我们想着就不从‘有’了,便取了‘丰年’两字,也好压一压。”

顾老秀才摸了一把胡须,赞赏,“瑞雪兆丰年,你们又是‘赵’姓,甚好甚好。”

赵丰年也是这时候才知道他的大名居然跟上辈子一样,有些惊讶,但是听完赵来贺为他取这个名字的含义,便只剩下触动了。

无论怎么样,赵丰年算是正儿八经开始读书了。

就在赵丰年上私塾半个月后,赵来贺在一个凌晨进了山林。

“早些上去,不费时间,宝儿不用担心,你爹可是老手了。”虽是这样讲,但巧娘眉宇间分明也是不放心的。

赵丰年没听说赵来贺近期要上山,如今见人上山了,也只能盼着他爹顺利归来,而他自己,则是开始研究给赵来贺改良武器了。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