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从农家子到当朝首辅 > 13 农家日常

从农家子到当朝首辅 13 农家日常

作者:鱼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3:14:23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赵来贺头一回听到儿子这个想法,一时有些不能理解。

村子里也不是没有把地围起来的,不过那大多是菜园子,一来是怕被别人家薅走了,二来也怕被鸡啄掉了,但是把这么一大块地方都围起来,那得用多少竹子啊,怕是他们家竹林不够用的。

“不是用竹子,是用砖垒,我看了一下,这样咱们家右边后边都能围起来,您可以当多了个大菜园子,往后,咱们在荒地那块搭个棚子养鸡,场子大,鸡也能活动来开,旁边就是竹林,可以去里面啄虫吃,再过去便是池塘,能养甲鱼,后边山脚下是咱们家的地,荒地再吝平整一些,直接在平地上晾麦子豆子,一来也不用担心被偷,二来不用担心山上的野猪下来把菜拱了。”

自从前些日子野猪下山进了顾家村伤了人毁了庄稼后,山脚下的地大家都不敢去了,这也是为什么这么长时间没人买这片地的缘故之一了。

也因此,柳巧娘跟赵丰年都不想让赵来贺进山,也是这段时间要花钱,赵来贺也保证会小心,加上有弩箭,否则柳巧娘是再不愿意的。

往后他们家就要靠养鸡,养甲鱼赚钱,不用冒着危险上山,赵来贺思考了片刻,越想越觉得是这么个理儿。

两人往家里赶,又去看了眼堆肥,这才跟柳巧娘说起了这事。

柳家是木匠,柳父去过不少地方,巧娘从小听柳父说外面的故事,有点见识,赵来贺一描述,柳巧娘就明白了。

“这不就是个庄子嘛,像是那些大户人家的庄子,田庄什么的,咱们家可真是,竟都要开始盖田庄了。”

赵丰年一想,也是,这不是田庄是什么。

往后还可以在庄子里再种点瓜果,再挖一口井,那就更方便了,后面庄子上的产出都可以拿到县城,乃至府城去买。

“不过要真盖庄子,咱们还得再攒攒钱,或许要等到秋天,农忙后了。”

那五亩地要重新翻土,还要将肥料拌进去,春耕来不及了,只能等秋收后。

加上今年大家都不知道他们池子里的鳖能卖钱,大概也不会有人来偷,可过了秋天,大家都知道能赚钱了,就这样敞着,不怕人模仿,就怕有人眼红下药。

正巧他们因着喂鳖买了一批鱼苗,村子人都以为养鱼呢,也因为前面就是河,大家真想抓鱼去买的,倒也不是什么难事,也不会太眼红,多半觉得多此一举,倒是便宜了。

第二天就是赵家新屋摆酒席的日子了。

巧娘一大早就忙开了,得亏娘家嫂子夏氏来得早帮忙,否则巧娘一个人怕是手忙脚乱了。

“不是我说,你那几个嫂子真是不像话,还真打算直接来吃现成的不成。”

“不来便不来吧,总归我前头也没帮上忙。 ”

这说的是之前赵家二房新屋摆酒那天,因着要送儿子去私塾,巧娘便去晚了些,结果等她到的时候,王小红拉着一张脸左嘲右讽,话里话外都是她家如今要盖青砖房,看不起二哥家的泥砖房。

巧娘也不是泥人,索性略搭了把手,饭都没吃就直接回去了,后来王小红每每碰到她都拉着一张脸扭头就走,连句话也不说一句。

夏氏后来听说了这事,当时便无语极了。

吃饭的时候,几房倒是一个不落的来了,今天是自家的好日子,巧娘自然不会说什么,只知道内情的夏氏白眼都快翻上天去了。

各自归家后,赵老头就把大儿子二儿子喊过去骂了一顿,也亏三儿子在周员外家的庄子上还没回来。当然,几房的媳妇也是没落下婆母那边的训斥。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