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 第八十二章 将领不够怎么办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第八十二章 将领不够怎么办

作者:星辰玖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3:14:08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董一奎和麻贵分别掌控了宣府镇和大同镇。

京城以西终于有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那么,这道防线有多坚固呢,宣府镇和大同镇到底还剩多少边军屯卫呢?

其实,原本驻守宣府镇和大同镇的边军屯卫很多。

因为永乐朝的时候宣大就是抵御北虏的最前沿。

那时候京城北面好歹还有北平行都司和朵颜三卫,蓟州镇还只能算第二道防线,所以蓟州镇的人马并不是很多。

宣大就不一样了,这两镇不但紧邻北虏,而且没有燕山这道天然屏障,地势相对平坦,适合北虏骑兵入寇,所以,永乐朝的时候宣府镇和大同镇都集结了重兵驻守。

大明九边,除了辽东镇就属宣府镇和大同镇兵力最多。

董一奎和麻贵那都是边军屯卫出身,再加上他们两家自永乐朝开始便在宣大为将,整饬宣大边军屯卫那自然是小菜一碟。

没过多久,两镇的边军屯卫便统计出来了,连带战马都点清了。

宣府镇,永乐朝驻防边军屯卫十二万六千余户,战马四万余匹,百余年的战损加上边军屯卫逃逸也比较严重,现存边军屯卫八万余户,马两万余匹,其中能挑出来操练备战的青壮五万余,能挑出来的战马约一万余匹。

大同镇,永乐朝驻防边军屯卫十三万五千余户,战马将近五万匹,百余年的战损加上逃逸,现存边军屯卫七万六千余户,马不足两万匹,其中能挑出来操练备战的青壮四万余,能挑出来的战马约一万匹。

大同镇原本驻守的边军屯卫就比宣府镇多出将近一万,为何现在反而比宣府镇兵力还少呢?

这跟嘉靖朝的庚戌之变有很大的关系。

嘉靖二十九年,通敌卖国之贼咸宁侯仇鸾勾结俺答汗入寇,俺答汗直接攻入大同镇,总兵张达和副总兵林椿战死,大同镇将近三万边军精锐全军覆没!

大同镇经此一战三十多年还没恢复元气。

而那时候咸宁侯仇鸾就在宣府镇,俺答汗自然不可能攻打宣府镇,俺答汗在咸宁侯仇鸾的指引下直接绕道古北口,攻入了京畿。

所以,宣府镇保存的边军屯卫要比大同镇多一点。

董一奎和麻贵彻底掌控了宣府镇和大同镇之后,万历又将他们连带宣大和山西巡抚贾应元一同招回了京城。

这宣大可不是掌控在手里就行了,边军屯卫那也不是点个数就行了,如果不集结起来好好操练一番,那屯卫还是屯卫,根本就成不了边军精锐。

宣府镇距离京城大致也就四百里左右,三人是相约齐聚宣府镇一起出发,中途不断换马,酉时还未至,他们便赶到了京城。

万历为了方便跟他们商议还专门挑了个空旷的偏殿,命人摆了张大圆桌,桌上还摆了不少地图。

夕阳西下,三人带着红霞齐步踏入偏殿,那气势竟然还都差不多,全都带着铁血之气,就好像三人都是边军将领一般。

其实,贾应元就是蓟州镇边军屯卫军籍,只是他考上了进士,又异常的勇猛无畏,张居正才会派他去蒲州三大豪族的老巢负责清丈田地。

历史上,这位铁血巡抚是被埋没了,那时候他是刚清丈完大同镇的田地便被张四维手下的言官弹劾,革职查办,捉拿回京受审!

现在就不一样了,他都因功擢升宣大和山西总督了,那气势更是如同沙场上的猛将一般,勇猛无匹。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