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汉官 > 第35章:温柔乡【4K】

汉官 第35章:温柔乡【4K】

作者:江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3:12:51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虽然心中早已做好了准备,但真当女儿出嫁时管岳还是有些难受。

可他到底还是克制住了,在轻声叮嘱了几句后便目送女儿走上马车。

霎时间钟磬奏响,丝竹齐鸣。

队伍中的乐师演奏的那叫一个卖力,周遭围观的百姓亦是发出阵阵喝彩。

随后便见迎亲队伍高举彩旗,在连绵不断的鼓乐声中向魏宅行去。

见此情形,不远处看热闹的县丞黄雄顿时面露羡慕之色。

“这管氏好大的手笔啊!”

闻听此言,一旁的库啬夫计鸿亦不由点了点头。

要知道光他们能看见的陪嫁,就有数十名婢女,数百名僮仆,以及一箱箱丝帛财货,如果再加上那些看不见的产业,恐怕就更恐怖了。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管岳知道魏哲看重海船,便索性又送了数十名造船工匠作为陪嫁媵臣。此外还有大量位于东莱郡的田亩、店肆,都是可以长久经营的产业。

当然,嫁妆的所有权还是在管妍手中的。

她愿意给魏哲用没关系,但这些产业的主人却只能是她。

毕竟陪嫁的本意,就是给出嫁的女儿一份底气。

甚至就连那个造船工匠也都是管妍的筹码,日后倘若做出了什么成绩,都要算在管妍的头上。

实际上殷商时期,伊尹最开始就是有莘氏的陪嫁媵臣。成汤发现了伊尹才能之后大加重用,有莘氏也因此风生水起。还有百里奚,也曾作为秦穆公夫人穆姬的陪嫁媵臣进入秦国。

故此在婚礼方面,大汉还是秉承三代之风的。

只不过以往唯有诸侯才会讲究这些,但如今富商巨贾也可效仿之。

譬如春秋时诸侯的婚礼有“一聘九女”的说法。

即除了正妻之外,其余八名女子均为媵妾,也就是会有八名新娘的同姓姊妹陪嫁。甚至姑姑与侄女同嫁一人,姐姐与妹妹共侍一夫都是常事儿。

但魏哲毕竟不是诸侯,管氏也不是士族。

所以管妍虽然有四名媵妾陪嫁,但也只是管母为他精心挑选的女婢罢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此丰厚的嫁妆,已然不比一般士族嫁女的声势差了。

当然这也不奇怪。毕竟本朝富商巨贾受礼法的束缚更小,因此嫁妆往往更加丰厚。

念及此处,一心只想捞钱的黄雄忍不住感慨道:“没想到娶妻竟然是个极赚钱的买卖,早知道我就多娶几次妻了!”

闻听此言,计鸿看了一眼他那矮胖的身躯,出于礼貌终究还是没说什么。

……

“懿欤乐事,庆此良辰。

缔二姓之好,绵百世之宗。

结青丝为字,合卺酒而书。

谨以白首之约,书向鸿笺,

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

黄昏时分,魏哲终于将新娘接回了魏宅。

不过与后世不同,当下的婚礼并没有拜堂的风俗。

新妇拜见舅姑、祖先,一般也都是在成婚次日拜见。

故此在礼生管宁说完赞辞之后,新妇便被送入新房之中。

至于魏哲则留下来答谢前来观礼的宾客。

比如管宁管幼安,魏哲对他可是久仰大名了。在看见邴原与华歆时更是眼前一亮。

如果说管宁是无拘无束的隐士,那这两位就是不折不扣的能臣了。

最关键的是这三位都是标准的寒门出身。

高唐华氏、朱虚邴氏都是自两人之后,方才显达世间。

对了,所谓“管宁割席”的典故,其实是后世文人虚构的谣言罢了。

这个典故最初的由来,是南朝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世说新语》。

但《世说新语》又是什么呢?一本虚构的笔记小说!

可以说这就是一群文人凑在一起,记录的各种道听途说的段子。

以为谈资尚可,但却不足为信。

毕竟管宁纵然是隐士君子,可华歆却不是利欲熏心之徒。

而先代荀彧为尚书令,后代钟繇为太尉,足以说明华歆的能力。

不过眼下不是说话的时候,魏哲在邀请三人多留几日后便离开了。

……

与此同时,婚房内的管妍则有些坐立难安。

她既有些惶恐,又有些期待,但更多的还是有些羞涩。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