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汉官 > 第3章 :兵者,死生之地也!

汉官 第3章 :兵者,死生之地也!

作者:江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3:12:51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八月初一,东郡东武阳县。

虽然天色已经正午,但天空却依旧灰蒙蒙一片,阴沉无比。

苍穹之下只见无数士兵好似蚂蚁般在平原上厮杀着,仓颉陵庙已然只剩下残垣断壁。

随着一轮箭雨从汉军阵前升起,一片黄巾士卒顿时一声不吭的倒下。但不等他们咽气,后排带着黄色抹额的教徒便立刻怒吼着端着长矛狠狠的冲了上来。

此刻人命完全如同草芥一般,转瞬即逝。

不过魏哲却完全没有多愁善感的心思,眼见本阵“应旗”前移,他立刻面色肃然的盯着云车处。果不其然,随后云车下的力士便敲起重鼓,魏哲只一听这节奏便确定这是“鼓马之声”,当即面色一正,命麾下义从上马侯令。

但别看魏哲刚才做的轻巧,私底下却没少下苦功夫。

毕竟战场不是儿戏,军令更不是简单的“闻鼓则进,鸣金收兵”就能传达清楚的。

尤其是像这种数万人级别的会战,光靠人声压根无法及时的传达军令。

在这个时候,便需要“金鼓旌旗”的变化来传达主帅的命令了。

其实刚才从中军大纛下传出的鼓声,光是节奏就分为七种,分别是“鼓旌旗,鼓车,鼓马,鼓徒,鼓兵,鼓卒”,不同的击鼓次序就代表着不同的军令。

而且“战鼓七令”还是比较简单的,因为军中常常会用不同乐器配合使用。

实际上金鼓之声中的“金”,在汉军中就是四种乐器的统称:

以金錞和鼓,以金镯节鼓,以金饶止鼓,以金铎通鼓。

所谓“鸣金收兵”,指的其实是听到金饶搭配战鼓的变化后便退兵。

每种乐器都有独自代表的命令,同时还要和战鼓声进行配合。

正是通过这套完整的指挥体系,作为主帅的皇甫嵩才能指挥汉军进行各种精密操作。

比如此刻,战鼓三鼓后魏哲身后又响起了金铎声,并且所部“认旗”也左倾三次。

见此情形,魏哲当即果断手握长铍,提缰跃马,领兵出阵绕左击之。

没办法,军法森严。

金鼓旌旗,各有其令,麾之左则左,麾之右则右。

不从者,立诛!

当然,误听军令,或执行错了军令,也是死罪!

……

“杀~”

乱军之中,只见魏哲荡开面前的几把长矛,长铍微挑,策马掠过时一名短髯黄巾便首级飞起。

由于铍比长矛更长,首为尖锋,两面皆刃,形如长剑。相比于难学难精的长戟而言,长铍算是最常见的骑兵武器了。

长矛丛林中,魏哲不知何时已双眸血红,满脸鲜血,也不知是自己的血还是别人的。

不过魏哲并未在意,因为他发现在战场上越是想活就越不能怕死。

于是很快魏哲与座骑的甲叶上便多了些“杂草”,但一人一马却越发疯狂。

不一会儿,众骑兵便以太史慈与魏哲为箭头捅穿了面前的黄巾方阵。

然而魏哲见状却没有停下,反而带领麾下辽东义从从另一个方向重新杀了进去。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