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汉官 > 第20章:为政不难,不罪巨室【4K】

汉官 第20章:为政不难,不罪巨室【4K】

作者:江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3:12:51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随着魏哲一行人逐渐东行,次日终于来到了大汉朝的最东边——带方县。

带方县的治所,便是在带方城。

而魏哲等人在跨过带水之后,便来到了带方城下。

话说带方县之名其实源自于带水。这个名字说起来似乎有点陌生,不过在后世它却有另一个让人熟悉的名字——“汉江”。

“早听说乐浪风俗狂野,今日算是见识到了!”

带方城下,看着粗砺的城墙上那斑驳的刀剑痕迹,魏哲忍不住如此叹息。

恐怕这便是朝堂为什么将玄菟郡、辽东郡、辽西属国泛称为“辽东”,却将乐浪郡以及三韩之地称为“海东”的原因了。

毕竟这地方是真的远,比苦寒的辽东之地还要偏僻!

戏志才闻言亦是忍不住颔首附和,脸上满是感慨之色。

久居中原,他今日总算是见识到什么叫做地广人稀了。

仅从面积上来看,这带方县都几乎与颍川郡差不多大小了。

可此县人口却连颍川郡一县之地都不如,炊烟寥寥,聚落稀疏。

一路行来胡风愈浓汉风愈稀,旷野中几乎随处可见披发左衽的东夷人。

一开始魏哲一行人还小心戒备,后来本地人王岑告知这些都是归化熟夷。

有些看起来一副胡人打扮,可是祖上亦是中原人士。

实际上从战国末期开始,直到秦末汉初,逃亡此地的汉人就没断过。

久而久之,此处差不多已经成了汉胡杂处之地。

直到汉武帝置乐浪郡于此,此地的汉人才逐渐占据主导位置。

不过周边都是蛮夷胡虏,导致这里的汉人多少也有些胡化。

表现在明面上的便是民风强劲,凡是青壮儿郎几乎会骑马射箭,便是妇人亦敢提刀与人厮杀,不是一般的彪悍。

在来的路上,魏哲便不止一次看见膀大腰圆的汉家妇女提着长矛将家门外徘徊的浪荡子打的抱头鼠窜。

不过看到如此情形,魏哲心中却是半喜半忧。

毕竟只有地方官府失能的时候,才会逼得民间百姓主动拿起刀枪自保。

念及此处,魏哲不由在心中长叹一声。

而就在众人打量这带方城时,城外久候多时的一群玄服皂衣的吏员们则快步迎了上来拜见魏哲,王岑则在旁一一介绍,也难为他竟然记得所有人的资料。

“此为黄君,讳雄,字德彦,辽西人士,掌县丞之职。”

“此为主簿田君,讳文,字元省,本县阳丘乡人。”

“此为廷掾张君,讳安,字万年,城北昭明乡人。”

随着王岑的介绍,诸多门下掾史一个个恭敬的来到魏哲身前拜见,魏哲也没说什么,只是含笑点头。

然而有句话说的好,谁来了领导未必会记住,但谁没来肯定会注意。

此刻魏哲便是如此。

只见他扫视一圈后忽然开口问道:“为何不见县尉刘君?”

见他这么一说,县丞黄雄当即上前一步,轻叹道:“启禀县君,年前秽貊入寇,刘君身负重伤,前日不幸去了。”

闻听此言,魏哲面露可惜之色,当即吩咐道:

“伯彦,取一匹绢送去刘君府上,以为赙赗之礼。”

诸多门下掾史闻言心中都不由一松。

至少从目前看来,这位新县君是个讲规矩的,并非刻薄之人。

貌似挺有钱的,而且还大方。

要知道眼下一匹绢在城中可以换五石麦,这份礼钱已然不轻了。

当然,要是没钱也不可能养得起这么多宾客。

在看了一眼魏哲身后的骑兵义从之后,不少人都自动收起了小心思。

而魏哲也没准备现在就做些什么,在见过众人之后便直接入城了。

不过他却没有急着去官邸,而是沿着台阶走上城墙巡视起来。

毕竟官邸里面的资料是死的,眼中看到的却是活的。

众掾史见状只能无奈的紧随其后,不过人群之中某些聪明人已经猜出点什么,眼神之中已经隐隐露出些许期待之色。

相比于魏哲在平乱之中见到的中原城池,带方城并不算大的。

高不过两丈,南北长四里,东西宽两里,皆是版筑夯土城墙,整体成不规则长方形,看起来平平无奇,甚至略显寒酸。

但是在经历九个月的征战之后,魏哲很快便发现了此城的厉害之处。

比如带方城的四角皆为马面墙,并无防御死角。

并且由于带方城地处带水之东,二者相距不过八丈而已,故此在城墙另外三面都挖有护城壕与带水相连。

可以说带水就是带方城天然的护城河,无断流之虞。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