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 > 第七十四章 不敢有异议

第(1/3)页

“将来,您一定会接触到。”

嬴政当然希望听到越多越好。

嬴政点头,表示明白了。

“嬴高公子过去有说,民生为社稷之基,改革之策,须顺应民心,以民为本,方能促使大秦国运昌盛。”

“以民为本?”

嬴政微微皱眉。

“诸多百姓仅通晓农耕,他们如何能推动大秦的繁荣发展?那些知识分子将会作何想法?难道单凭百姓之力,大秦便无需知识分子了?”

董仲舒摇头:“岂能无知识分子?只是相较于众多平民,知识分子数目寥寥,倘若这些平民也成为知识分子呢?”

嬴政认为这不过是幻想,他们大多数人能耕地果腹已属不易。

日复一日,埋头耕作,哪里有闲暇学习,哪里有财力支持学业?

遇上天灾**,百姓们或许不得不卖儿卖女,勉强维持生计。

读书学习,往往是王侯贵族才能享有的特权,他们能够聘请当地名士为子弟授课。

即便普通百姓有意让自己的孩子读书,也往往无门可入。

无论是聘请教师,还是笔墨纸砚,乃至购书阅读,皆是不小的开支。

读书,成了贵族阶层才能承担得起的奢侈!

普通百姓没有多少余粮,更别提有钱供孩子读书了。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读书不能解决温饱问题,只有辛勤劳作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嬴政摇头,让全民读书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老先生,不必着急。我国在嬴高公子的领导下,国力日益强盛。

百姓不仅能吃饱,还能储存余粮,因此大秦的子民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我们会在朝堂建立学宫,每个县郡和咸阳城都会有。

从孩童到青少年,甚至成年,都将有机会读书。

我们还会选拔更多有能力的人担任教师,让愿意进入学宫的孩子们都有机会接受教育。

在每座县城,一位教师同时教导十多个学生,这使得每个学生的学费相对较低,普通家庭都能承担。

郡城设立了中学,专门挑选成绩优异或能负担学费的学生就读,他们学习的内容更为深入。

咸阳学宫入学门槛较高,随着这种情况持续发展,百姓将发现,那些多读书的孩子视野更宽广,学识丰富,有能力在咸阳城担任官职。

所以,他们肯定会将孩子送去学宫读书。

正如嬴高公子所说,一旦百姓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即使全家忍饥挨饿,也会送孩子去学宫。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