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科幻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五十四章 后宫的资本主义小嫩芽…

第(1/3)页

医用纱布织造成功,并不意味着可以直接使用。

织造出来,也只是第一步。

朱允炆没办法造出高压锅,高压高温消毒灭菌是没办法了,只好采取沸煮与高温蒸杀的方式进行消毒,之后将纱布放在凡士林乳油桶内浸泡,确保充分均匀,之后晾晒,裁剪,固边,封装,才完成了医用纱布的所有流程。

这些工序中,最困难的当属凡士林乳油的制备。

凡士林分为天然与人造两类,无论天然还是人工,都与石油脱不了关系。

天然的凡士林,取自烷属烃重油等石油残油浓缩物。

人工凡士林,则是以石油分馏出来的纯地蜡、石蜡、石蜡脂等制造而成。

中国古代对于石油的记载有很多,诸如《易经.革卦》中“象日,泽中有火”;《汉书.地理志》“高奴,有洧水可燃”;《梦溪笔谈》记载“燃之如麻,但烟甚浓……盖石油至多……”

在北宋时期,便出现了“世界石油钻井之父”的卓筒井,当然,这种卓筒井最初是用来打盐的。但传入西方之后,成为了石油钻井技术。

石油之名,便是宋代沈括命名的,在宋代,还出现了冲击式顿钻凿井技术。

宋对外战争中,尤其是守城战争中,一个利器便是石油。

北宋曾公亮在《武经总要》中,将石油升格为不可缺少的军用物资。

王安石变法时期,宋代便专门设置了“猛火油作”的作坊,是专门生产石油武器。如猛火油柜,在宋、西夏的战争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到了元代,石油开采技术取得突破。

在《元一统志》记载,“延工县南迎河有凿开石油一井,其油井燃,兼治六畜疥癣,岁纳1百1拾斤。又延川县西北八十里永平村有一井,岁办四百斤,入路之延丰库。”

一年五百多斤,看似很少,但对于当时的技术而言,已堪称恐怖。

石油在古代的作用,主要分为照明、润滑剂、医药、军事武备、制墨等。

或许有人奇怪,用石油作为武备、制墨可以理解,医药是个什么鬼?

这一点,可以参看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石油气味与雄硫同,故杀中治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