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科幻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二十章 海军?改变立场的李景隆

第(1/3)页

燕王府内,朱棣半躺在藤椅上,身后两个侍女扇着风。

虽然转入仲秋八月,暑气消退了不少,但中午还是显得闷热,天气有些阴郁,似乎想要下雨。

朱高煦将建文帝任命李景隆为镇南大将军,即将前往广州的事告诉了朱棣。

朱棣听闻之后,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摆了摆手,让侍女退出去,然后对朱高煦说道:“广州有海匪作乱?此事是真是假?”

朱高煦连忙说道:“从通政司打听到的消息,广州确实是有海匪作乱。前几日,广州布政使还上了奏折,说斩杀海匪五百,应是邀功的,不像是失控。”

朱棣嘴角扯动了下,目光中满是担忧地说道:“小小的海匪,竟然动用国公?那要是大点的贼寇,岂不是皇上要御驾亲征了?!此事,有蹊跷!”

“父王!”

朱高炽一瘸一拐地走了过来,施礼之后,凝重地说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朱棣眉头一抬,看着朱高炽,严肃地说道:“你是说,皇上此举,是针对我们来的?”

朱高炽肃然地点头,从怀中掏出一本册子,递给了朱棣,说道:“父王,您看。”

朱棣打开册子,看了看,里面是一份随李景隆南征的人员名单,其中绝大部分,都与自己有着不错的私交,甚至这几日中,多有交往。

换言之,这是心向燕王的一批勋贵。

徐达的三儿子徐增寿竟也被派了出去,而徐增寿,可以说是朱棣留在京师的一颗隐秘棋子!

可如今,这颗棋子,要被拿出京城!

“煦儿,你多学习下你哥哥,这才是办事的样子。”

朱棣看了一眼朱高煦,然后对朱高炽说道:“这件事你做得好,看来皇上的耳目,已然通灵至极。这大明安全局,果然厉害!”

朱高炽见得到朱棣夸奖,暗暗生喜,脸上却不动声色,说道:“父王,我们的一举一动,似乎都在皇上的监控之下。京师我们也留不了几日了,不妨等热孝结束,便离开了这里吧。”

朱棣叹了一口气,说道:“话虽如此,我们想走,恐怕也得等到中秋节之后啊。”

对于朱允炆,朱棣第一次有了忌惮。

这个侄子,知道自己的暗棋,知道哪些人倒向或者可能倒向自己,所以,斩断了自己的手!

这是在给自己的无声警告啊。

朱棣有些不喜欢现在的状态,处处束手束脚。

再过一段时间,平安、盛庸应该到了北平府了吧,那时候,北平府还是自己的吗?

朱棣感觉阵阵烦忧,站了起来,看着阴晦的天空,沉重地说道:“这是要下雨了啊。”

雨终还是下了。

不是狂风暴雨,而是清冷的小雨,虽不疾密,但却绵长,从下午下到了傍晚,也没有半点停歇的意思。

在武英殿批阅奏折的朱允炆,突然听闻双喜汇报李景隆求见,放下了朱砂笔,眼神中透着清冷,缓缓说道:“让他去谨身殿吧。”

走出武英殿,朱允炆看着秋雨淅沥,伸手感知着雨的清凉,对想要加衣的双喜说道:“不需要,走吧。”

谨身殿。

李景隆跪拜行礼,喊道:“臣叩见吾皇万岁、万万岁。”

(本章未完,请翻页)

“起来吧,赐座。”

朱允炆含笑安排,然后问道:“曹国公不准备远征事宜,连夜入宫,可有什么事?若是有困难,可以告诉朕,朕给你解决。”

李景隆感谢之后,说道:“皇上,臣奉命远征,自当竭尽全力,不灭海匪,誓不还朝!今日入夜前来,是因为臣有一件事,必须当面密报给陛下。”

“哦?”

朱允炆看了一眼双喜,双喜带太监走了出去,关上了门。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