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科幻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十年,弹指一挥间

第(1/3)页

朱允炆穷尽心思,也找不到更好的继承制度。

搞君主立宪?

让自己去捆绑自己的手?

这不合适。

搞上议会与下议会,搞几个党派,搞三权分立?

这些都不适合大明王朝。

封建王朝是有惯性的,它推崇的是天授君权,忠君思想早已融入在了衣食住行里面,不是其他思想想取代就能取代的。

封建朝代,朱允炆能做的,只能是在皇子之中选出最合适的那个,只是为了确保皇子之间不发生内斗,还需要诸多限制与约束。

朱允炆自己掌控局势,也相信以朱文奎的能力,在未来也可控制局势。

一代一代帝王亲自站台,扶着太子走一程,直至将其移到奉天殿,以确保其能力、心性当帝王可以将大明的繁荣昌盛延续下去。

这是唯一的法子,虽不完美,至少可以保未来百年内大明朝廷内部不出现大的问题。至于再后面的事,就看未来子孙的智慧与手段了。

朱允炆接连咳了一阵子,几乎没办法呼吸,憋得脸有些不自然的红,对群臣道:「帝王掌舵,扶一把太子,直至其拥有治国之力,便在年老体衰、力有不逮时,主动退下。滔天权势,未必非要握到坟墓里去……」

群臣面对敞开心扉的朱允炆,一时之间不知所措。

直至朱允炆走了,文武重臣依旧有些缓不过神。

解缙、杨士奇、杨溥、徐辉祖等人都感觉到了,朱允炆正在给太子铺路,而他已有了退意。事实上,这并不是一件突兀的事,毕竟迁都之前,朱允炆已经事实上在让太子监国,并委以重任,那时候的太子才十几岁。

而在迁都之后,除了二皇子短暂的监国外,大部分时间都是朱文奎在监国理政。当然,所谓的太子监国理政事实上不是太子说了算,太子只是出主意、提想法,并不具备行使权力的权力。

说穿本质,太子监国,其实就是太子成为另一种特殊的「阁臣」,只议事、论事、给对策,到底如何执行,如何安排,还是看皇上最终决策。

没有用大宝,没有皇上发话,太子与内阁的事,一件也无法落到实处。这也保障了太子监国并不会架空皇帝,威胁皇帝。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