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三国:王业不偏安 > 第86章 军令状

三国:王业不偏安 第86章 军令状

作者:狗脚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3:09:49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若非顾及长安,我非要一路追杀那郭淮到凉州不可!”

次日,魏延率军回到天水冀县,丞相与一众文武重臣正在官寺军议。

郭淮涉渭水退走后,魏延也并没有选择直接回军,而是挥师五千乘胜追击。

一直到又有数百凉州骑自南安来接应郭淮,才无奈退师。

“文长,来得正好,安国与混壹两个小子已攻下了细柳与高陵。

“陛下来信问丞相,是否可以一举从魏寇手中夺下长安。”老好人费祎笑着对魏延道。

“我们正在商量,是不是要留你这个凉州刺史继续攻略凉陇。”

闻言至此,魏延脸上诧异之色愈浓,几大步走到大堂正中,往悬挂在屏风上的那幅舆图看去。

很快便在舆图上找到了这两个地方,其后用手比划了一下,皱眉瓮声道:

“前日陛下来信,几万魏寇还没从郿坞退走。

“今日再来信,关赵两家的小子就把细柳高陵拿下了?

“那几万魏寇呢?难道也被那两个小子端掉了?”

要果真如此,资历甚浅的关兴与赵统两人立的功就太大了。

再想到他提出的子午谷奇计被丞相驳回,魏延心中很难不生出些许不平。

费祎摇头,神色略显遗憾:“这倒没有。”

魏延闻言松了一气,复又看向那张舆图,道:

“细柳与高陵两地虽成掎角,可相距仍五六十里,还需在两地之间再置一军,方称得上立于不败,丞相宜去信报与陛下。”

丞相徐徐颔首:

“陛下信上说,赵老将军已经派德艳(宗预)、伯苗(邓芝)统军两万前去增援,确实会在两地之间的棘门再立一寨。”

魏延再次一滞,想想却也释然,有谨重的赵云坐镇关中,确实不会有此疏忽。

丞相继续对着魏延正色道:

“文长,如今陇西、金城二郡尚未平定,先前游楚所占陇西郡治襄武,如今为徐邈所据。

“郭淮、游楚之所以弃天水而走,自然有张郃之死导致军心大乱之故。

“但也因冀县城大兵少难守,粮草不足久持,且天水本地豪强大宗先前就已归汉。

“如今郭淮、游楚退守襄武,襄武先前在游楚支持下成功拒我大汉于城外,民有固守之心。

“且先前张郃命徐邈募凉州兵粮于襄武,襄武兵粮皆备,城池虽小而固,一时未必能拔。

“魏寇如今聚兵长安,仍欲做垂死挣扎,我欲自引三万大军助陛下夺取长安。

“此去长安,粮道漫长,我不愿街亭之事复现,须一大将镇守陇右诸县,控扼要道。

“思来想去,似乎只有文长你这凉州刺史能够胜任。”

镇守陇右?

闻言至此,魏延登时一急:

“丞相,我魏延不过周勃灌婴之流,如何能用来镇守后方统筹调度?

“您有萧何之能,依我之见,不如由我率三万大军与陛下会师关中,攻夺长安。

“您亲自坐镇天水,居后方调度统筹,转运粮草,收拾陇右人心,如此足可保万无一失!”

虽然丞相征南中全胜而归,积攒了不少军威。但魏延仍觉得丞相指挥三军之能逊色于他,而他统筹调度与收拾人心的本事又远不如丞相。

更重要的是,夺取长安还于旧都的泼天大功,怎么能缺了他?!

魏延此言一出,官寺之中众将尽皆默然。

大汉北伐的诸文武也不是铁板一块,丞相作为黏合剂居中调度,谁都愿意听之调遣。

而魏延这先帝心腹宠将,除丞相外看谁都是喽啰。

真要让魏延领军下关中,到时谁受得了?

真要一意孤行,谁又能制得了他?

没有丞相照拂担待,以魏延平素的言行处事来看,到了关中迟早做出什么出格的事得罪陛下。

丞相抚须沉思,道:

“既然如此,那文长便与我一同入关中好了。”

随即看向吴懿:

“子远,我意留你与伯恭(张翼)领军一万四千,镇守天水诸县及要道,如何?

“再以文伟(费祎)统筹调度粮草转运之事。”

吴懿看了眼丞相,又看了眼魏延,神色犹豫难决。

他是关中督,现在关中就剩一个长安了,结果还于旧都的长安之战,他这关中督竟要缺席?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