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三国:王业不偏安 > 第80章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三国:王业不偏安 第80章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作者:狗脚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3:09:49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随着近两万魏国降虏进入五丈塬工事之内,渭水北岸万余魏寇朝郿坞方向仓皇逃窜。

塬台上下,大小将士文武吏员爆发出一阵又一阵山呼万岁之声。

底层军士奔走相庆,只道他们这支偏师赶上了好时候,再次沾了天子御驾亲征的光,将来带着赏赐回家也是富户了,前些年服役那些乡人定要眼红欲死。

但如董允、邓芝、宗预等大汉股肱却是明白,此战大胜,炎汉气运可谓炽若朝阳复升,正应了陛下先前那句『社稷危而复安,日夜幽而复明』。

困守天水冀县的郭淮部众自不必提,只待鹿磐等一众伪魏降将捧着张郃首级去到城下,就算郭淮不举城而降,士气彼消我涨,破城只在旦夕之间。

陇右一旦大定,仍有伪魏刺史徐邈驻守的凉州兵微将寡,粮少地贫,取与不取只在大汉一念之间。

无非是时机与成本问题罢了,若长安战事不止,大可晾着。

巴蜀、陇右、关中连成一片。

所谓秦并天下之势初现,唯有长安鹿死谁手尚且不知。

但丞相当年所书『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先帝没能实现,今日之天子却是做成了。

中午的时候,一直据堡自守,观望战事的武功坞堡帅苏威,也即当年杖汉节牧羊的苏武后人,亲率百骑抬来牛酒相贺。

恳请觐见大汉天子,并遣堡民运来粟米万石。

虽说先前战事僵持之时,其人谁也不帮,谁也不扰。

但此时审时度势第一个归汉,并献上籍簿甚至军粮,刘禅不可能没有表示。

直接违背『任官回避』的祖宗成法『三互法』,以其人为武功长,所谓战时从权。

又举其长子苏绰为孝廉,复引其次子苏约,侄子及从子共十人为龙骧郎。

据其人所言,武功今有四姓坞堡,苏杨李吉。

苏氏世为著姓,乃是第一,今有堡民八百余户,四千二百余口。

说实话,刘禅对于武功苏氏竟是关中第一个归汉的著姓,心中是有些惊异的。

须知,其族人苏则,曾出任曹魏的金城太守,因平乱而功封都亭侯,又入雒为曹丕侍中。

所谓武能平乱,文能治民,在史书上与治郡常为天下最的河东太守杜畿合为一传。

杯酒饮罢,刘禅随口一问,何以长安未定他便敢举族相投,难道不怕大汉不取长安,直接退走?

其人似是没想到这位年轻得不像话的大汉天子会有此问,一时愕然,但最后也是坦然以对。

说什么武功苏氏,兴于不辱汉家使命而位列大汉麒麟阁十一功臣的先祖苏武。

可谓世受汉恩,世食汉禄,族人皆不乐为伪魏之民。

先前不知大汉天子亲临关中,所以才据堡自守,不敢擅动。

今见魏寇连败丧胆,才知竟是大汉天子龙驭长安,苏氏耄老为之涕零,归汉之心迫切。

来不及想大汉会不会不取长安而退走,如今陛下既然相问,万一大汉不幸败军,苏氏愿举族随归师南迁汉中。

听到此言,董允、邓芝、宗预等人皆是感叹不已。

刘禅亦然,没想到大汉四百年余威尚在迄今都不是一句空话。

毕竟这位苏威竟是连苏氏户口籍簿都带来了!

对于这个世家豪强隐匿户口已成惯例的时代来说,这种事情简直过分的不可思议。

刘禅便又问到那位苏则。

才知晓,原来董卓之乱后,关中饥穷不堪,又彼时坞堡未建,民多流亡,苏氏族人也是四散避难。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