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落脚之地 > 第八章:船队

落脚之地 第八章:船队

作者:汪楚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3:09:34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牛角镇只是一面镜子,它会破碎的!”

赶集摆摊算命的‘楚怀王’熊槐遭遇牛角镇衙兵收取占地费,他忿忿不平诅咒一句。

听见的衙兵头目孔二爷反手就给‘神算子’一耳光,大吼:“这是大清朝廷收的税!”

“大清朝廷也将破碎!”今天一文钱没赚到的‘神算子’顽固抗争,依然不给摆摊占地费,全国各地流浪算命的熊槐亲眼目睹各地保路运动正轰轰烈烈,朝廷也弹压不住。

“你敢诅咒朝廷,不怕砍脑袋!”愤怒的孔二爷又是一巴掌。

挨了二巴掌的‘神算子’立刻收拾算命家当,灰溜溜离开牛角镇。

1911年五月,‘太上皇’的第二个孩子出生,也是个儿子,一不做二不休,大儿子是西汉开国皇帝,二儿子就应该是东汉开国皇帝。于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刘悟透给第二个孩子起名叫刘秀。

新建的玻璃厂已经开始营业,生产透明窗玻璃和玻璃酒瓶,其中玻璃酒瓶销售最好,一簸萁被‘太上皇’任命为淬火玻璃厂厂长。

三艘帆船,一板凳忙碌不过来,刘悟透又让大舅哥乘船回镜湖地区急招熟悉水性的樊篱族船工。

这年六月,四川的保路运动愈演愈烈,本地朝廷驻军模棱两可,不愿卖力镇压,于是紫禁城就调遣武汉三镇的湖北新军主力前往四川去戡乱。

革命党员也开始在四川和湖广两地频繁策反宣传,同盟会骨干纷纷穿梭活动于长江中下游两岸。

九月底,三名戴帽男性革命党员混入马帮,走小路来到牛角镇,决定策反当地居民起义组建武装部队反清,最直接的象征就是劝说男人们剪掉长辫子。

摘掉帽子后,三位短发平头的革命党员精神抖擞,他们分别姓陈/王/贺,相互称同志,赶集日在人多的集市中央公开宣传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倡导有志之士联合起来共同推翻腐朽的大清封建王朝,建立现代文明的中华民国。

“剪辫子、不裹足、种田不纳粮、开店不交税、铁路修到家、------”陈姓党员声音洪亮。

这次口号里竟然没有‘革命万岁!’,这是真正的革命党,上次枪毙砍头的四名傻愣平头哥还是有些怀疑,赶集的群众认定来真的革命党,枪决砍头的血腥刺激场面又要出现。

真枪实弹的衙门迅速出动,包围逮捕了陈王贺三名短发革命党,关押在牛角镇衙门牢房里。

决定仿制****的刘悟透刚从汉阳兵工厂采购废弃零件回来,在武汉三镇采购期间,他逐渐理解宪法和中华民国的概念含义,他还发现武昌有一股新兵在蠢蠢欲动准备干大事,明显的特征是:他们集体公开剪掉长辫子。湖北新军主力被调到四川去戡乱。

回到牛角镇家中的刘悟透从媳妇口中得知马太爷又抓到三名革命党员,一袋米确定三人砍脑袋无疑。

当晚深夜,辗转难眠的‘太上皇’突然萌生想尽快营救出牛角镇牢房里的革命党员,他感觉到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越来越接触外面的世界,中国顺应世界现代文明发展是势不可挡的历史潮流。

‘太上皇’预感到昏睡百年的大清封建王朝即将倒塌,就在今年年底,持枪的武昌剪辫新军都是血气方刚的男子汉,不会坐以待毙等死,必反无疑,不能再拖。

这天深夜,刘悟透突然翻身起床,点亮油灯,找到家中的剪刀,照着媳妇的梳妆台上的铜镜,利索剪掉自己脑后的长辫子,又顺便剪成一个断发平头。

“还真有点人模狗样!”照镜子的刘悟透情不自禁夸奖自己的英俊帅气。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