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落脚之地 > 第三十一章:还俗

落脚之地 第三十一章:还俗

作者:汪楚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3:09:34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大师兄瓦芳死后,五谷庙最小的和尚李四树也渐渐长大,也渐渐知道白塔师傅来自河南嵩山少林寺,师傅四十年前化缘到湖北巴东竹叶山,看见此处层峦叠嶂幽静隔绝,就落脚在此建立了五谷庙。

1928年6月一天傍晚,一位跋山涉水步履蹒跚的中年和尚前来竹叶山的五谷庙敲门投奔。

田七和尚开门询问,来者禀告是白搭方丈昔日嵩山少林寺的徒弟释然和尚。正在打禅诵经的白搭方丈大吃一惊,赶忙起身迎接。

狼狈不堪的释然和尚在五谷庙吃喝洗刷一番后,就痛哭流涕诉说他还俗来投奔湖北竹叶山白塔师傅的来龙去脉。

原来:也就是辛亥革命的第二年,1912年年底,千年古刹,河南登封县嵩山少林寺内部管理高僧层出现严重思想意识辩论。

清朝结束,民国初建,改朝换代之际,嵩山少林寺分为二派:以恒林和尚为首的振兴派,想重振唐初支持救过李世民时的鼎盛辉煌,主张参与世俗纷争,支持民**阀派系,组建少林民团武装组织;以释然和尚为首的虔诚派,坚决反对佛家参与世俗纷争,不能政治站队,不能越界,要保持宗教活动的单纯境界和思想清净的慈悲本质。

最终,振兴派辩论获胜,恒林和尚出任嵩山少林寺总当家,决定组建少林民团武装组织,参与世俗纷争。长老释然和尚就主要安排在寺内藏经阁里整理古籍经书。

到了1928年3月,河南建**的樊钟秀部与冯玉祥的国民军石友三部在河南交战,樊钟秀被击败。

樊钟秀曾经大力资助过少林寺,樊军就撤退至故交盟友恒林妙兴(妙兴是恒林的徒弟)的地盘嵩山少林寺,并将樊军司令部设在少林寺内,此时的少林寺民团团长妙兴和尚已阵亡,觉悟和尚接任少林寺总当家,觉悟和尚也允许樊军避难少林寺,并率领少林寺民团协助樊军逃出登封县。

嵩山少林寺将樊钟秀视为当代李世民。

追击的石友三率军攻入少林寺,却没有捉到樊钟秀,盛怒之下,火烧整个嵩山少林寺,遣散所有和尚还俗。

释然和尚千辛万苦进入湖北境内,又跋山涉水来巴东投靠曾经的师傅白塔方丈。

“军阀火烧了整个嵩山少林寺!”当白搭方丈听到这一句话时,从小在嵩山少林寺长大的他目瞪口呆,心脏暂时停止了跳动,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名扬天下的千年古刹付之一炬。

白搭方丈回想四十多年前离开时,还是长辫子的光绪年间,当年的嵩山少林寺建筑群的总占地面积七十公顷,僧众大小和尚六百余名,拥有良田耕地一千九百三十余亩,寺内的那罗殿藏王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千佛殿藏经阁跨陀殿六祖殿龙王殿,外观气势宏伟,里面菩萨金刚罗刹雕像栩栩如生,历朝历代的皇帝权贵题匾无数,捐送的物资极其丰富。东西禅房、香烛仓库、钟楼、进斋厅、厨房、柴房,每一间屋子里的什物器皿都摆设整齐有序。中国佛学绝世经典著作也大多数藏在嵩山少林寺。

嵩山少林寺的武艺造诣千年以来,一直冠绝中国所有佛教寺庙,名扬海内外。

竹叶山的小小五谷庙简直连嵩山少林寺的一根小指头都不如。

曾经救过唐太宗李世民的佛门胜地,怎么说烧就烧了?混沌乱世,树大招风,偏僻的深山小庙反而更容易生存。

嵩山少林寺虽然被烧了,但几百名和尚们幸免于难,没有被军阀石友三追究庇护樊军责任,只是遣散还俗。

今夜,逃难落脚在竹叶山五谷庙的释然和尚安稳入睡休息。

于是,五谷庙又多了一名和尚,大师兄瓦芳遇难,老前辈释然和尚又加入,还是五个人。

释然和尚在与世隔绝的五谷庙平静生活了十几年,于1944年病逝圆寂,善始善终,埋葬在瓦芳的旁边。

释然和尚逝世一年后的1945年8月中旬,日本侵略者投降。

当年8月21日,不知从何方冒出一队十三人左右的宜昌日伪逃窜士兵,穷途末路撞开巴东竹叶山的五谷庙寺庙大门,闯进院内,二话不说,见到香炉就掀,凯觎佛像就砸,大肆破坏。

日伪士兵都是地痞流氓出身的宜昌本地人,助纣为虐,坏事做尽,害怕被清算,就逃入巴东山中四处躲藏。

一逃兵跳上台基,扶稳栅栏围篱只一拔,却似撅草样连根整片扯起,抛到台下,又摇抽出一根木桩横扫棒击正堂盘坐的如来佛首身后,迸力推,却始终推不倒。菩萨罗汉金刚土地爷的各种塑像被折腾一塌糊涂东倒西歪,破坏凄惨。又有一士兵手握板斧向观音菩萨塑像的端瓶玉手,实在难忍的白塔方丈冲上前大喊制止:“造孽呀!造孽呀!你们会遭报应的!”

“金佛藏在哪里?”求财的日伪逃兵们继续板斧劈观音寻找。

原来,日伪逃兵们砸佛是为找到值钱的金属雕像。

一名正在捅瓦的卷毛逃兵听到老和尚的造孽诅咒,就怔怔暴怒拦截隔挡上前的年迈方丈,并骂道:“你这老秃驴,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然后,卷发逃兵连续扇打白塔方丈两耳光,又提揪衣领推至墙角,身怀绝技却忍辱负重的老方丈龌龊倾倒爬地。被师傅勒令站在正堂门外不许还击的三个徒弟实在忍不可忍狂妄青年的欺师辱祖,冲进正堂隔挡这士兵。

但日伪逃兵们都有枪,三个徒弟还是不敢用力惹怒兵爷们。

白塔方丈也敏锐观察到逃兵们对佛家子弟还是手下留情,都不愿落个屠杀菩萨信徒的罪孽,都没有直接开枪杀人。

日伪逃兵们只求财,不轻易枪杀佛家子弟。

其它士兵看见同伙被群殴,个个操拿武器赶奔拢近,用枪托猛砸年轻和尚们的秃头。血气方刚的壮年和尚与年轻的日伪士兵准备互相激斗,怒焰仇火遮天蔽日,不决出雌雄誓不罢休。

看到混乱流血暴力冲突的正堂,害怕擦枪走火杀人的白塔方丈跪地连续磕头呼喊:“徒弟们,不要再打了,会闹出人命的!”老人前额磕破渗血,嗓门喊哑。三个徒弟看见身怀绝技武艺高超的师傅这般宽容退让求和,都发软妥协,迟钝拳脚,最后投降,任随士兵殴打欺凌。

“多谢官爷们手下留情!不杀之恩!”白塔方丈拼命向日伪小队头目磕头朝拜感恩。

三个和尚躺在地上吐血,鼻青眼肿,抱头萎缩。日伪逃兵们捶累骂够后,遣散搜寻破坏,闯进禅房卧室,翻箱倒柜,撕画摘裱,能毁尽毁,又冲锋厨房,砸锅劈灶。

忙活半天,也没有找到值钱的贵重物品,尽是些泥菩萨雕像和经书。

日伪逃兵们找累了,准备撤退。

年过百岁的磕头老方丈心里最担心火烧少林寺会重演:火烧五谷庙。

黄昏天黑时,日伪逃兵小队停手,他们要赶山路再去找一个深山村落洗劫,就扬长而去,没有放火。

五谷庙幸免于难,没有被宜昌日伪逃兵放火焚烧,比嵩山少林寺幸运。

“徒弟们!快出来!”白塔方丈害怕急呼,一根被砍剁稀巴烂的大堂栋梁支柱吱吱歪斜,快要折断。骨碌翻身站立的师傅拉起几名徒弟飞身出门。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大堂垮塌一半,木檐瓦片刮拉刮拉扑扑直落。经过这一劫,元气大伤的白塔方丈瘫痪卧床,夜望幡窗外一轮莹月,未进滴水粒米,最后弥留时,重复口念“少林寺!少林寺!”“瓦芳!瓦芳!”郁郁而终。

床前守候的三个徒弟知道师傅在思念嵩山少林寺,在思念大师兄,纷纷泪流涕泣,痛哭嘶喊:“师傅!师傅!……”,素袖湿透,鞠躬尽瘁,恩重如山,不知道失去主心骨后该怎么活下去。

佛门净地难清静,

紫芝苍馥沙流沉,

破檐裂桓泥巢落,

孤燕春回无家归。

早已成家的李三树听说有帮持枪日伪逃兵抄了弟弟的庙宇,连忙披星戴月赶至,听到墙内哭声绵绵,进去才知他家的大恩人百岁白塔大师已圆寂归天驾鹤西去。

四人在竹叶山挖块坟坑,把白塔大师葬在瓦芳和尚坟冢附近。建墓立碑办完丧事,男人们看到寺庙里塌墙残檐破佛碎瓦,满目疮痍,狼藉萧条,像一座废墟,都顿生伤愁,不知如何是好。

“哥,我想和二位师兄想重建五谷庙,五谷庙是师傅和大师兄毕生的心血!”李四树打破沉默。

“世道还是很乱,不知以后那帮日伪逃兵们还会不会再来,我看你们不如先回村还俗,往后再作筹划。”李三树建议。

“你们先还俗努力几年,积累足够的财帛物资,再回来重建也不迟,现在赤手空拳重建谈何容易!”

“哎!”和尚们叹气。

过了几天,三个和尚收拾剩余家当,留下这座破庙各奔东西。李四树只带走一样物品:五谷庙的大门庙匾。

李三树高兴带领弟弟回到斧头山板栗村。

回家这天,李三树见人就喊:“我弟弟李四树回来了!我弟弟还俗回家了!”

1909年年底刚出生时就出家当了和尚,1945年8月底还俗回到板栗村,整整三十六年了。四树的爹娘已经先后去世。

三十六年前病危羸瘦的襁褓婴儿现在是啥模样?

菜园里浇水施粪的、稻田里翻沟锄草的、垄坝上牵牛放羊的、池塘边洗碗淘米的、男女老少们都伸长脖子,放下手中活儿,都来瞧瞧这出家三十几年的和尚。只见李四树圆头大耳、身正腰直、白白净净、骨骼粗壮,特别高,一米九四,深山里男子汉身高超过一米七就算高大,而身高一米九四的李四树自然鹤立鸡群,格外显眼。

傍晚,板栗村里收工的山民们纷纷上门贺喜。村里的婆婆婶婶们不相信那个出生时发烧浮肿四肢抽搐的婴儿如今这般威武挺拔精神抖擞,不禁感叹:“四树真是上天眷佑,当年也多亏他娘死活要救。”

“一脸佛相,是我们板栗村的荣幸,希望能保佑年年风调雨顺庄稼丰收。”

以后的日子里,乡亲们发现李四树果真与众不同,耕田播种、腌菜磨面、缝衣织布、修渠补漏、削木编篓、抓药看病,样样都做得出类拔萃又快又好,而且力大如牛,接物待人礼貌温和。

哥嫂两口子询问弟弟为何各种手艺都会,连女人的针线活也会,弟弟回答:五谷庙的白塔大师把自己毕生所会的技能都转授给他们几个徒弟。

一位曾在外房县县城拾荒捡破烂的老汉问四树:“你识字吗?”

“识!”

拾荒老汉拿出一张大纸摊在四树面前,询问这是什么,值不值钱。铺展开后,是一张中国地图。

四树注视纸上像只大公鸡的图形。一个个标记,地名、山脉、湖泊、河流、沿海港湾、内陆盆地、丘陵、平原、岛屿,从东北到南粤,从杭州湾到青藏高原。

陌生好奇的求知让四树从当天中午一直看到深夜,又从深夜看到第二天清晨。

第一次接触中国地图的四树废寝忘食研究,活到现在,他才知道巴东县位于湖北省西部,与神农架原始林区搭界,离湖北省房县很近。

李四树推测自己所在的斧头山板栗村隶属巴东县的糍粑镇,脑中闪现一道疑问:板栗村里有几人能看懂中国地图?

来日上午,四树对时任板栗村村长的哥哥李三树说:“哥,村里娃娃们应该上学读书,不然长大后都是个睁眼瞎,连家乡地名都不认识!”

当天晚上,总共二十几户人家的板栗村在三树家中召开集体会议,父老乡亲们都选举四树给孩子们当老师,由于四树白天也要下田地干活耕种,所以授课时间规定为晚饭后二个时辰,点灯读书学习。

教导孩子读书写字要有教材课本,于是各家又把凡是有文字符号或图案的纸质物品都交给四树当作教材。四树整理翻阅,内容丰富,房县志、金刚经、几张上海申报、手扶拖拉操作指南、孙子兵法、新华字典、本草纲目。

李四树认识汉字,但许多现代词语连他都不知是何物,自己囫囵吞枣猜测瞎蒙,怎能教好学生,于是决定教授最基础实用易懂的知识。

四树冥思苦想自编歌谣启蒙这群孩子: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农历二十四个节气,春分蝴蝶舞花间,谷雨前后种瓜点豆,小满养蚕又耕田,大署池畔赏红莲,立秋蟹肥桔满园,霜降芦苇泛黄天,冬至河上不行船,大寒雪梅冻枝茧……。

现在,村里调皮掏蛋的孩子们到了傍晚都变得很听话,有纪律讲秩序懂礼貌,爹娘们也希望孩子们将来都能走出闭塞的深山,到外面的世界过上好日子。

乡亲们越来越高兴,四树越来越发愁,电灯、汽车、铁轨、发动机、玻璃、奥运会、混凝土、味精、肥皂、牙膏、石油、塑胶、青霉素、酵母……,这些词语他会读,但识其字不知其意。

半夜,四树突然尖叫一声,震惊全村

“原来石头里也可以榨出油来,石头里榨出的油脂叫石油!”

穷山僻壤的四树怎么也没想到,山外的世界上已出现这么化腐朽为神奇的伟大发明技术,堪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石头榨油术将对板栗村实现革命性的变化。

因为李四树认为山里乡亲用庞大剂量的菜籽或芝麻或黄豆才能榨出极少量的油脂用于炒菜或点灯,费工费时费料,浪费大量春种秋收辛勤耕作的的粮食和人工劳动,山里到处都是石头,用石头榨取油脂能节省多少农作物呀?

通宵难眠的李四树感叹深山里太闭塞落后,与山外科技发达的时代隔绝几千年,竟然不知道石头里也能榨出油脂。

兴奋到清晨,迫不及待的四树在村口召集全村乡亲宣布他从书本上发现的一个惊世骇俗技术:石头榨油术,石头里榨出的油脂叫石油。

站在村口巨大青石上的还俗和尚李四树声音洪亮号召全村大声喊叫:“我发现了石油!石头里也能榨出油脂出来……”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