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落脚之地 > 第二十四章:哭河保卫战(1)

落脚之地 第二十四章:哭河保卫战(1)

作者:汪楚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3:09:34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整个哭河流域,从冰川源头至牵马岭入江口,处处是美景。

四季分明,春蕾冬梅,夏莲秋菊。

迎春的解冻,曲水流觞,篁莺踏青,小草发芽,老根折柳,紫玉成烟,纷扬凋谢,草长莺飞,苔藓露珠,花溅鸟惊。

至夏的茂盛,锦绣翠绿,芦影虫鸣,桧柏菌菇,虹霞瀑布,望雨回音,猿啼鹤唳,鱼跳燕剪,瓜熟蒂落,荷花饮泉。

立秋的丰收,橘黄金桂,枫桦渲染,硕果满枝,羌笛悠扬,柑桔山楂,烂熟汁甜,云霄吞雾,桑林蛾蛹,大雁南飞。

临冬的寒意,霜降茄头,河谷干涸,北风抖冷,雪飘白茫,滴水成冰,巨石凛冽,竹枯蛇眠,天籁空灵,昏鸦栖巢。

台儿庄大捷只是华北日军一部轻敌冒进的小意外。

驻扎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没有南下,华中派遣军也没有全力北上。侵华日军被第五战区的李宗仁一棒子打醒,开始雪耻死咬徐州。

1938年4月8日,战死过万人的华北日军矶谷师团惨败逃出台儿庄。

40天后,1938年5月19日,徐州沦陷,华北日军又重新夺回徐州附近的台儿庄。

乘胜追击,华北日军与华中派遣军又开始合围九省通衢的武汉。

武汉会战于1938年6月11日正式打响。

战争仿佛永无休止,从1937年8月份开始,投入百万兵力的中日大型会战一个接一个。

淞沪会战时,刘悟透的工厂从上海浦东撤到武汉汉口。武汉会战时,又从武汉汉口撤到巴东牛角镇,一步步从长江内地向沿海发展的铁匠曾经立志要在40年代初把淬火公司开始做成跨国企业,如今适得其反。

上海浦东的面粉厂和玻璃厂被日军飞机炸毁,倒闭关门,损失殆尽。现在汉口的通讯设备厂/医药厂/纺织厂又被日军飞机轰炸,产业所剩无几的淬火公司破产已成定局。30年代末,刘悟透开始一步步从沿海向长江内地萎缩撤退,跨国企业的梦被日军飞机炸成碎片。

1937年年底,从收音机广播中听闻南京大屠杀的惨剧时,在汉口淬火通讯设备厂办公室里的刘悟透痛苦捶胸,头撞桌子,后悔不已:“我犯下人生最大的一个错误!十年前我为什么不开发制造飞机!”

1938年6月中旬,当武汉大会战爆发时,日本的轰炸机扔下炸弹轰平了刘悟透呕心沥血十八年经营的几家汉口工厂。

武汉城区的各种大型工厂都遭到日军猛烈空袭,张之洞的汉阳兵工厂和汉阳铁厂成为日军轰炸重点。

1938年10月25日,武汉大会战结束,日军集中40万大军,凭借海军和空军的绝对优势力量,最终攻占了九省通衢的武汉。中**民武汉大撤退,退守重庆。

重庆成为中国的陪都。

山城重庆拥有一道天险屏障,崇山峻岭水湍谷深的三峡。三峡两岸群山山顶的**要塞碉堡炮台易守难攻,数量又多,机械化的武汉日军大部队不敢轻易冒险通过三峡。

铁匠没有退守重庆,而是回到发迹地哭河流域的牛角镇。

抛弃工厂厂房的刘悟透带领汉口部分员工侥幸乘船安全逃回牛角镇。日军轰炸机呼嗖的刺耳声成为汉口淬火员工们的终生挥之不去的阴影。

飞机!轰炸机!

上海和武汉的淬火工厂全被炸毁,退回到深山老林牛角镇的刘悟透好像受了严重的精神刺激,疯了,也不管理牛角镇的产业,整天疯疯癫癫喃喃自语:飞机!轰炸机!当初我为什么不制造飞机!

刘家亲人和佣仆们都急了,企业管理层一板凳管仲王猛白起们也都急了,要是牛角镇淬火公司的顶梁柱刘悟透有个三长两短,以后的日子怎么过?重庆有百万**守卫,牛角镇只有警察和淬火自卫队,一个日军联队就可轻易占领牛角镇。

夫人一袋米也束手无策,她也想劝德高望重的丈夫带领牛角镇乡亲们暂时乘船撤退到重庆避险,但铁匠现在疯了。

武汉集结的日军大部队迟早要沿长江进攻宜昌和巴东,巴东县城的马霜带领马家军跟随国民党中央军大部队撤退到重庆。

撤退前,马霜火急任命牛角镇镇长杨业为巴东县县长,负责守卫巴东县城。

杨业前去巴东县城任职前,又任命淬火公司老板刘悟透为牛角镇镇长,全权主持牛角镇境内的一切军政事务,负责守卫牛角镇。

在杨业离开牛角镇前,瓦罐码头附近已经建好一座钢梁高桥,高出瓦罐码头30米,直接牵引进牛角镇集市大街,是哭河流域的第一座可以跑重型卡车的钢铁大桥,横跨哭河两岸,促使牛角镇集市大街成为整个哭河流域最繁华的商业街。

日军如果占领宜昌,绝对会从牵马岭分兵,抄哭河小路,水陆并进,途经拥有钢梁高桥的牛角镇,再进入重庆南部的桐梓河,穿过巫山余脉从侧翼攻入重庆。

牛角镇没有坦克飞机军舰,没有一支正规军。

牛角镇的主心骨铁匠刘悟透疯了,整个牛角镇也快疯了,是撤退重庆,还是坚守牛角镇?

侥幸从汉口退回到牛角镇的管仲也很内疚:十年前,淬火公司要是顶住压力,集中资源开发制造飞机该多好!不至于现在汉口的工厂全部竹篮打水一场空,不至于中国抗日一败再败!

管仲最懂老板的心,他当街追到浑浑噩噩的老板面前急促劝慰:“刘老板,你的兵工厂还在牛角镇,现在抓紧时间开发制造高射炮和高射机枪来防御日军轰炸机还来得及!还有一线希望!”

兵工厂!高射炮!高射机枪!防御日军轰炸机!

一语击中梦中人。

衣衫褴褛的刘悟透突然像触电般颤抖惊醒,眼睛冒光。

“对呀!我的兵工厂还在牛角镇,还能正常开工生产!生产高射炮和高射机枪比制造飞机容易得多!”

铁匠瞬间恢复了理智,事不宜迟,以牛角镇镇长的政府名义发号命令,集中全镇技术员和手工艺者全部到哭河边的淬火兵工厂里开发制造高射炮和高射机枪。

恢复理智的刘悟透开始展现出自己的精明强悍和雄才大略,争分夺秒提前统筹部署防御日军的各种事项。

1938年年底,武汉沦陷后,日军本应乘胜追击,却在长江边突然收手。当中**队退守重庆时,日军却罕见地按兵不动。

尽管手握武汉会战的胜利,他们既未强攻重庆,也未发动新的大规模会战。久经沙场的李宗仁也纳闷:当时陪都重庆城防薄弱,人心惶惶,若日军倾力进攻,失守可能性极大。

但武汉日军高层却陷入集体焦虑:他们清楚,重庆这座山城的地形会瓦解其机械化部队的优势,而且沿江用船运兵,要经过山多险峻的三峡,容易被要塞炮台轰击。

日军此时也未趁胜攻占长江流域战略要地宜昌,也没有进攻扫荡巴东地区。

这是天赐良机的空窗期,让喘息的牛角镇乡亲们有时间充分备战。

1939年正月初一,牛角镇镇长刘悟透向境内发布9字抗日总动员令:坚守牛角镇保卫哭河。

牛角镇虽是一个小镇,但拥有兵工厂/水泥厂/钢铁厂/面粉厂等各种实体企业,年轻工人也多。雄才大略的刘悟透制定5点备战提纲。

1.空中防御日军飞机轰炸是第一关键:王猛负责管理淬火兵工厂,加快重点开发制造出高射炮和高射机枪;然使用高射炮和高射机枪在牛角镇集市大街四周的高山山顶上,隐秘布置防空交叉设射击网;牛角镇集市大街位于哭河南岸,南岸三面有七星山/蜈蚣山/燕九山/葫芦山,瓦罐码头隔河对面的北岸有结发山/白垩山/龙骨山,瓦罐码头两岸七座高山山顶都配置高射炮和高射机枪,保证操作射手技艺精湛,弹药充足。

2.地面防御日军联队入侵:淬火自卫队队长一板凳重金招兵买马,把镜族青年和全镇各工厂的男壮年,以及境内各山村里的猎户渔夫药农全部召集到昔日马家军军营内,统一军训;军训后,进行临时编制成立一个3000人的正规师,取名叫淬火师,下辖3个营,每个营1000人,师长一板凳,第1营营长白起,第2营长岳飞,第3营长霍去病,每个官兵都配发淬火兵工厂生产制造的步枪和手雷,每个营配备90挺马克沁重机枪,80门迫击炮,10门105毫米口径的加农炮;在牛角镇集市大街三面外围,均设置沙袋封锁线,使用水泥钢筋大量修建犬牙交错的子母碉堡,机枪手藏于子母碉堡内,炮兵和步兵在沙袋封锁线后,第1营防守东面,第2营防守西面,第3营防守南面。

3.哭河水面防御日军军舰和登陆艇:整个哭河一年四季都无法行驶1000顿级以上的船只,枯水期更是寸步难行,主要是防止日军小船和登陆艇;由从上海撤回的一瓜葛组建一支水面哭河舰队,大小船只40艘,士兵600人,枪支1000,速射炮和榴弹炮120门;并重金雇佣渔民充当水手,赛龙舟运动员充当舰队持枪开炮士兵,日夜在哭河牛角镇段巡逻警戒。

4.牛角镇战时老幼的温饱安置和备战部队的后勤辎重:极善运筹帷幄的管仲被刘悟透任命为牛角镇第一副镇长,全权安排备战的物资调度和弹药储备;管仲考虑到一万军民的集市大街可能被日军持久围困半年,粮食饮水柴火必须充足,淬火面粉厂全力开工生产,先库存,战时再迅速免费分发给街坊邻居,并在房前屋后的空地挖出近80口井,每家每户准备大型存储水箱;柴米油盐酱醋茶和柴油汽油煤炭都准备好半年的储备量,衣服棉被药品也都到位;医生/教师/手艺人/妇女被管仲召集提前训练战时运输弹药物资和抢救伤员;各家各户都要挖好一间坚固的防空洞,以备日军空袭时躲藏。

5.防潮防水防火防炸的淬火兵工厂是牛角镇的最后军事据点:铜墙铁壁固若金汤的淬火兵工厂是整个巴东县最坚固建筑,耗费铁匠的心血,它临河一面混凝土墙壁厚达六米,设有12处榴弹炮炮台,军火库更是设计成永久性通风透气防火防爆,内设秘密地下通道,能通到外围的河边/菜园/山里/峡谷/岩洞/水库,紧急情况下,可迅速撤离分散在崇山峻岭河流湖泊中;贴近淬火面粉厂的兵工厂可以快速储备粮食面粉,又临河地下抽水方便,如果集市大街进入巷战白刃战,就把全街老幼伤员全撤人淬火兵工厂固守待援;刘悟透任命妻子一袋米为牛角镇民兵大队队长,专门负责老幼伤员的转移安置,做好最后据点准备;兵工厂的高墙上也设置交叉火力的高射机枪,预防飞机空袭。

巴东首富刘家已经倾家荡产做好军事备战。

刘悟透坐镇在自家豪宅里,收听广播关注侵华日军的最新动态,他也用无线电报机与重庆的马霜和美国加州的刘秀,以及香港的刘邦,保持密切的联系。

刘悟透镇守的牛角镇集市大街与杨业驻防的巴东县城形成的犄角互援联盟。

1939年,刘家六个子女只剩下刘木兰在牛角镇豪宅,刘芈月和刘武曌已经去美国加州大学留学,与刘秀三人都在美国,刘邦在香港,刘裕至今不知死活。

即使刘木兰到了出国留学的年龄,刘悟透和一袋米夫妇也不让她出远门,家大业大的刘家至少要留一个孩子在身边,十几年来,丈夫常年出差在外,一直失去三儿刘裕联系的母亲更舍不得最小的孩子离开身边,读高中也不能离开牛角镇。

刘悟透经常出差在外跑业务,偌大的豪宅里不能只剩下女主人独守,小女刘木兰是一袋米的精神依靠。

巴东首富刘家重金私人聘请宜昌的高中教师来牛角镇专门给刘木兰一个人上课,一袋米也怕性格火爆的小女私自叛逆逃跑,就安排五六个男女佣仆轮流24小时监视刘木兰的一举一动,发现有异常就立刻给女主人报信。

一袋米也嘱咐牛角镇的镜族人们要盯紧刘家千金小姐刘木兰。

虽然视为掌上明珠,要啥给啥,刘悟透允许刘木兰一辈子叫他铁匠,一辈子不叫爸爸都可以,许诺牛角镇的所有刘家产业将来全给刘木兰。

在镇上嚣张跋扈打架闹事,警察也要礼让三分护短,杀了人也有父母摆平,仿佛整个牛角镇就是她刘家的私人产业。但刘木兰仍然郁郁寡欢,她感觉自己什么都有,就是没有自由,她太想去美国加州留学,二个姐姐和一个哥哥都在加州。

刘秀在无线电里告诉父亲:他想回中国参军抗日。

刘悟透一遍又一遍严肃答复:千万不能回中国抗日,你的两个妹妹还在美国加州留学,需要亲人照顾。

刘秀只好继续留在美国照顾两个妹妹。

牛角镇在争分夺秒备战,迎击可能发生的日军抄哭河小路。

1939年5月3日,日军制造了“五三”“五四”轰炸惨案,63架日机首次大规模轰炸重庆,共投炸弹760枚,***116枚,炸死3991人,炸伤2287人,炸毁房屋4871栋。

自5月3日下午1时多,36架日机对人口密集、商业繁荣的渝中半岛轮番轰炸,上百颗爆炸弹和***如雨点般倾泻而下,从朝天门到中央公园两侧约2000米市区最繁华的街道成为一片火海,大火蔓延,昼夜不息。

次日下午6时,27架日机再次来袭,都邮街、小梁子、七星岗等10余条中心街市被烧毁,大火延烧两日。国泰电影院被炸,当场炸死观众200余名;同时被炸的还有外国教会及英国、法国等各国驻华使馆,甚至连挂有纳粹党旗的德国大使馆也未能幸免。

在重庆支援抗战的“飞虎队”将军陈纳德目睹了:爆裂的竹子溅出火星,坍倾的板壁燃起大火,整座城市烈焰滚滚,一直烧到江边,1万多人被大火烧死或者呛死。

日军飞机连番猛烈轰炸重庆,蒋介石白崇禧们所有达官贵人都躲入防空洞,老百姓死伤惨重。

四大家族此时也恨死天空嗡嗡声刺耳的日军轰炸机。

重庆被轰炸的马霜连忙给牛角镇的刘悟透不停发无线电:飞机!轰炸机!牛角镇兵工厂赶快生产制造飞机。

当时中国没有一家工厂能自主生产制造先进的空军轰炸机,牛角镇淬火兵工厂也无法制造出任何型号的飞机。

刘悟透给重庆的马霜回电:我已嘱咐美国的刘秀和香港的刘邦号召华人华侨捐款买飞机运到重庆。

刘悟透说到做到,立刻发电报给刘秀和刘邦,要求他们在海外筹资购买最先进的军用轰炸机运到重庆防空。

牛角镇的全体居民从广播中,也听到日军飞机在猛烈轰炸陪都重庆,老蒋们叫苦连天。重庆与巴东近在咫尺,巴东县牛角镇人民也意识到日军飞机和部队迟早会来轰炸牛角镇集市大街。

备战到1939年年底,已经10个月,牛角镇人民盼望的日军入侵怎么还没来,所有山顶高射炮和地面子母碉堡都已经完工,就是不见日军来袭。

王猛的高射炮和高射机枪在1939年9月就开发制造出来,射程3000米至5000米。10月份,在7座高山山顶隐蔽部署完毕。

一板凳的三面外围的子母碉堡群也在11月份顺利完工,3000名士兵也训练有素,枪法拼刺刀抛手雷,已经熟能生巧。

管仲的面粉粮食饮水保暖衣物药品柴油煤炭后勤辎重都安排妥当。

一袋米的民兵预备役也已经训练大半年,各家各户的地下防空洞也挖好完工。

一瓜葛的哭河水面船队也日益熟悉瓦罐码头附近水域的状况,也准备好了水雷,等到日军船只进入哭河就下水布置。

牛角镇集市大街每家分发2支步枪1支****150颗子弹3枚手雷2把圆环大刀,做好巷战准备。

八路军和国民党中央军,以及川军,都在向牛角镇淬火兵工厂下订单,兵工厂军火库也几乎搬空,车间也加大马力轮班生产,满足内外需求。

条件有限,淬火兵工厂什么市面小型武器都能生产,就是不能生产坦克飞机军舰三大件。

一万军民的牛角镇海陆空各就各位,日军飞机坦克军舰来战也不怕。

全镇五点备战基本顺利完成,那就放心过一个平安年春节,放松放松紧张一年的战前预备。镇长刘悟透宣布:从今年腊月十五到明年正月十五,牛角镇全境暂时解除战争戒严,恢复自由,安心过年。

戒严解除,年底的牛角镇又恢复憋屈一年的市井繁华和烟火气息。

也不知过了这个年,生死如何?备战的官兵居民要及时享乐一番,不枉此生。

刘悟透也允许士兵在过年期间肆意吃喝玩乐,他直掏腰包给每名士兵分发15块大洋去自由消费。

牛角镇集市大街是整个哭河流域最繁华的商业街,茶馆、餐馆、客栈、酒楼、戏院、歌舞厅、杂技团、粮油店、照相馆、牙科诊所、杏花楼、烟馆、棋牌室,应有尽有。

吃饱喝足的士兵们走出酒楼餐馆,唾沫飞溅,汗臭淋漓,忽闻丝缕胭脂迷迭香,杏花琼楼窈窕女子琵琶奏。

兵哥哥们想搂抱杏花楼的妹妹,兜里还有几块大洋。

杏花楼的妹妹们也知道哥哥们的心思,开始眉来眼去,弹起琵琶古筝,先卖艺撩拔,琴弹水月,珠圆玉润,沙沙湛湛倚瀛苔,绸缪清脆,袅芮诉飘零,红颜薄命,憔悴装怜悯,红唇图赏银。

锦裙缟扇帘遮芙蓉面,羞答答,缠绵绵,一半儿真情,一半儿假意,一会儿伉俪,一会儿冤家,嫣然颦笑,是挚爱,是讥讽,是阴谋,是眷恋,也不计较。

士兵们都在想:说不定,过了这个年,就被日军飞机炸死,趁还活着,就体会一番百味淋漓的人间烟火。便上了杏花楼叙叙旧。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