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落脚之地 > 第十四章:出国留学

落脚之地 第十四章:出国留学

作者:汪楚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3:09:34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梁山土匪们洗劫牛角镇失败,马霜当街枪毙了宇文岷。

洞若观火的铁匠开始怀疑是马家父子借刀杀人,养寇自重,自导自演的一桩苦肉计,想培养马霜的心狠手辣和阴险狡诈,实战历练成一方土皇帝。

铁匠突然想把牛角镇的全部产业搬迁至汉口,远离马家。

这一场剿匪大战结束后,年过七旬的马太爷看见自家书呆子四儿马霜已经彻底蜕变,变成一位城府高深心狠手辣的继承人,便心满意足萌生退意,交权于马霜后,就回宜昌养老。

马太爷正式退休,让牛角镇的马霜带领麾下部队人马前来巴东县城接任县长一职。

重新整编近万人的巴东马家军,县长马霜同时出任巴东县马家军总司令。

牛角镇的马刘杨三家鼎立变成刘杨二家。

杨师爷年龄也已偏高,不能处理牛角镇繁琐军政事务,也不想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准备回乡归隐。从不沾染政府公职的铁匠又只想专心发展壮大淬火公司。

杨师爷是马家的远房亲戚,跟随马太爷四十多年,忠心耿耿,尽职敬业,也无升官发财的野心。

于是,在马太爷和刘悟透商量后,决定共同推荐杨师爷的三儿杨业出任牛角镇的镇长,三十二岁的杨业是宜昌市的一位中学数学教师,也算是马霜的远房老表。

杨业也愿意,杨师爷也同意。

就这样,中学教师杨业出任牛角镇新镇长,他秉承民主宪法精神,绝不组建私人武装杨家军,并以教育兴国发展经济为牛角镇的根本纲领。

以发展经济为纲,说到做到,杨业上任后第一件大事就是修建一座钢梁高桥和兴建一座火力发电厂。杨业认为交通基建和电气化是牛角镇实现现代化生活的前提。

首富刘悟透非常赞同和支持,他开始认为淬火公司留在牛角镇发展也很有前途。

马家势力暂时离开牛角镇,又遇到杨业这种民主派,想搬迁汉口的刘悟透又打消念头,决定继续以牛角镇为根据地,再向汉口上海一步步稳健发展。

铁匠家的孩子们从小就衣食无忧,也都遗传了父亲天不怕地不怕的勇敢性格,在学校,在牛角镇集市,嚣张跋扈,惹事生非,在与山匪打仗时,又勇猛无比,杀人不眨眼。

刘家三儿三女从小就极端崇拜自己的铁匠父亲,六个儿女每个人到老至死始终就只崇拜父亲刘悟透这一个人。

因为终生难忘的印象是父亲极强的动手执行能力:他个人不仅能把拆散成上百个小零件的美国‘爱迪生牌’无线电报机完全组装还原,而且针线绣花/烹饪缝纫/理发梳辫都不输牛角镇任何女人,反正民间任何手工技艺,他一看二问三试后,就能熟练掌握,技惊四座。

‘上天能摘月,下海能擒龙’,是整个牛角镇认同父亲刘悟透的专属形容词。

出于对父亲的崇拜,三个胆大包天的儿子从小就想超越父亲的成就和胆识,成为更厉害的男人。

放学回家的二儿刘秀好奇问正在赤膊洗脸的父亲:“爸爸,你自幼淬火打铁磨刀,怎么脸上身上胳膊手掌一点伤疤都没有?”

刘悟透骄傲告诉已经十六岁的刘秀:“为人处事,手艺干活,都要讲究分寸拿捏孰重孰轻,谋而后动,一看是观察,二问是原理,三试是实践,自然就能成功。我九岁就在铁匠铺当学徒,悟性高,学得快,十五岁就自立门户当家作主,三十岁出头就成为巴东首富。”

已经十六岁的刘秀脸红,还是一个九年级学生的他不服气:“爸,我不想读书了,我想做生意当老板!我要证明我比你还聪明,比你还能干!我要成为全中国的首富!”

“有志气!”铁匠哈哈大笑。

笑后又严肃规劝刘秀:“我从小是个孤儿,草帽村的父母早亡,只知道村中乡亲们喊我叫刘鱼,看我聪明机灵,认为是上学读书考状元的材料,就集资供我读了三年私塾,认识了几个字,但必须先填饱肚子不被饿死,我九岁就辍学出门在铁匠铺当学徒,我发现我比其它小孩学徒有一个优势:我认识几个字,会记账写信画草图,而且看得懂古书《天工开物》。自然,就综合表现出是悟性高,深受师傅喜欢照顾。”

“在遍地文盲的穷山僻壤里,我有今天的成就,最大的基础优势就是我读过一点书认识几个字。我刘家现在有钱,富甲一方,不需要孩子们过早参加工作谋生,淬火公司想发展壮大,甚至跨国远洋,迫切需要研发制造生物疫苗飞机战列舰炼油化工电气这些高端工业技术产品,我们刘家需要学识渊博熟悉专业理论的继承人,起码要精通各种外语在洽谈生意时不被忽悠!你说你该不该上学读书?”

刘秀低头:“爸,我懂了,我错了。”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