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 第0044章:名场面!沈念的训诫课(下)

第(1/3)页

训诫国子监教习,能以仕途前景、品行名声相挟。

然对这些监生,却行不通。

国子监四类监生,其实情况只分两种,一种躺平摆烂型,一种志大才疏型。

荫监生(特招生)与例监生(赞助生),大多家境殷实,背后有靠山。

他们秉承着当下“名利不如闲”的世风,以玩乐为主。

心中想着只要能正常结业,日后先去地方做个县丞或主薄,然后再经由家族父母跑官,日子便差不了。

故而不学。

举监生(落第生)和贡监生(地方优秀生),被国子监风气带坏。

知晓埋头苦学不如投机钻营,各个志大才疏,要么处处结交权贵,要么讥议朝政,赚取名声,以备日后著书立说,建立学派,以谋生计。

国子监内,有没有那种“苦读好学,致君尧舜”的监生呢?

当下还真没有!

自景泰(明代宗朱祁钰年号)之后,国子监纳粟之例大开,广招例监生,导致其变成了卖官鬻爵的铜臭之地。

真正有心科举、品学兼优的读书人,要么被地方主官看中,重点培养,要么便自寻名师苦读,专心科举。

翰林院近些年的修撰、编修、检讨,鲜有国子监生。

若国子监真的好,依照沈念他爹的财力早就将沈念送进去了。

说白了!

当下的国子监,培养的皆是地方底层县官。

大明选官。

主要在三种出身中挑选。

一为进士;二为举人;三为岁贡生(此处指代监生)。

嘉靖时期。

曾有御史官云:“进士率不三五年而迁,举人稍迟,岁贡则倍蓰(原数的五倍)矣,进士有部贰之望,举人则如台署者百之一,岁贡则益单卑,无华阶,及府佐而止矣。”

简而言之:国子监生,结业便有做官资格,然上限也就是“府佐”而已。

……

沈念环顾四周,发现有些监生正一脸挑衅地望着他。

似乎在说:本公子手中有钱、家中有人,目前安于现状,只求顺利结业,我看你如何训诫我?

这时,沈念双手往后一背,挺起胸膛。

他乃进士出身,正经官身。

面对这些连举人身份都没有的监生,自然要摆出一副先生的样子。

对这些年轻人,他就没必要客气了!

“咳咳……咳咳……”

沈念咳嗽两声,吸引了所有监生的目光后,慢慢环视过去。

若有人看他,他便与后者对视。

约过十余息,沈念开口了。

“诸位监生,在本官眼中,当下的你们,尽是一无是处的废物!”

“废物”二字,沈念咬得极重。

唰!唰!唰!

所有监生都有些傻眼。

没想到沈念竟直接道出如此粗鄙之词,且是枪扫一大片,将所有人都骂了。

这可是国子监。

隔壁就是供奉孔老夫子的文庙。

“沈检讨,你……你怎能骂人?”一名监生气愤地说道。

沈念以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先听本官讲完!”

“废物,无用之物也。诸位监生,请问你们会什么?”

“你们日日阅读经籍,以学为业,可有人的文章诗词在街头畅销?可有人创立学说被民间书生热议?可有人对我大明田事、商贸、水利、军政等任何一个方面有所建言?可有人对皇上、朝堂、百姓做过一丝贡献?”

“本官再朝着小处讲一讲,可有人自食其力、不靠家族父母添补?可有人囊中羞涩时想到的是做个代书先生而非朝家中伸手?可有人学以致用,写过一篇经世致用的好文章?”

“有人恃家世显赫,有人凭门第高贵,以杯中之物为乐,以床第之欢为欢,手持经籍,心在酒筵,无实学,无实绩!”

“于国,无所用;于家,无所用;于他人,无所用,于己,亦无所用。不是废物是什么?”

沈念敢这样说,自然是经过一番详尽调查的。

这时,一名监生站了出来。

“沈检讨,莫欺我等年少!我们当下仍在求学阶段,来日若入仕途,不一定比你差!”

“哼!”

沈念冷哼一声,他等的就是这句话。

“你叫什么名字?”

那监生听到此话,猛地一哆嗦,道:“我叫什么并不重要,沈检讨你实在太侮辱人,难道我们还不能反驳?”

唰!唰!唰!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