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仙侠玄幻 > 这一世之江湖 > 后梁(907-923年) 第45章:江湖剑冷问菩提 朝堂法厉葬梵音

第(1/3)页

这晌,普智大师目光扫过人群,终落在宋元身上。

“这位小施主,你既论江湖与朝堂之道,不置可否回答老衲几个问题?”

宋元恭敬起身,“大师请问。”

“不知小施主以为,何为江湖?”

宋元短暂思索后,郑重道。

“江湖者,非门派之形,非刀剑之争,乃是众生求道之行。江湖可践不可束,行道成侠,在行;悟道成仁,在知。江湖以义制欲,朝堂以法束行。侠者由心生意,权者以律制心。”

普智闻声颔首,姿态祥和,似是对宋元的回答颇为满意。

“善哉,那小施主以为,何为朝堂呢?”

“朝堂者,非权柄之器,非冠冕之形,乃是治国之觉性。觉性非帝王独有,人人皆可明治国之理。然治国之理非人,龙椅可朽,觉性无始无终。”

“施主参悟精微,却不知......”

普智大师轻抚长须,不置可否,目光忽地落在宋元身后的苦行僧身上,淡淡一笑。

“苦心师弟,你云游四海十数载,不知你对这江湖可有高论?”

普智问及,饶是一直吊儿郎当的苦行僧此刻也多了几分严肃,起身,双手合十,给这年迈老僧足够的尊重。

“师兄考校,小僧便献丑了。方才这位小施主以‘义’字立江湖,妙极。只是小僧曾在漠北见过马贼分赃,高呼‘义字当头’;亦在江南见过盐帮火并,血书‘替天行道’......”

说着,苦行僧从袖中摸出一块干饼掰碎,举过头顶,朝着周围人展示着。

“这饼渣,江湖人说‘劫富济贫’,朝堂人说‘赈灾余粮’,可饿殍啃它时,尝得出几分江湖、几分朝堂?”

宋元一怔,“法师是说……江湖之义,亦会沦为虚名?”

苦心摇头轻笑,“非也,小僧是说......义如饼屑,落地成尘。”

语落,苦行僧捏碎饼渣,松开手,饼渣顺着指缝散落在地。

苦行僧这才转身看向宋元,一字一句道。

“侠者若只盯着“江湖”二字,便如这尘屑迷眼,反不见苍生。”

苦心随即回身,从怀中掏出一截焦黑草绳。

“小僧在陇西见过一位老农,为救全村孩童独斗狼群,断臂后只用草绳系剑,后为小僧所救,他临终前对小僧言道‘什么江湖朝堂,能护住娃娃们的路,就是老子的道。’”

普智微微点头,轻叹。

“师弟这草绳,可比老衲的佛珠更近禅机。”

苦行僧则是重新看向宋元,俯身将草绳系于墨锋剑上。

“小施主,江湖是绳,朝堂是线,苍生如麻。单绳易断,独线易散,唯有拧成一股……”

苦行僧手指猛然收紧,方才语气凝重道,“你才抵得住乱世风刀!”

宋元心有所感,浑身剧震。

“法师是说……江湖朝堂本应共济?”

苦行僧笑而不答,转向普智。

“师兄当年为守雁门关,率八百僧兵血战三日,算江湖还是朝堂?”

普智闻声闭目长叹,“是江湖人念了苍生经,朝堂人起了菩提心!”

苦行僧忽地放声大笑,继续讲着自己的所见所闻。

“小僧在云州瘟疫之地,见过官差与镖师共抬尸首,医者与匪徒同煎汤药。”

突然,苦行僧一掌拍向水陆亭前的香炉,澎湃内力瞬间将香炉震碎,炉灰飞舞漫天,铺在地上。

“诸位且看!这香灰落成太极,谁分得清黑灰白灰?”

宋元凝视灰图,似有所悟,喃喃自语。

“原是小辈执相了……”

苦行僧不应,猛地抖袖展出一件破旧血衣。

“此衣主人是戍边校尉,为救流民擅开军仓,被朝堂斩首时,身上盖着七十二家江湖门派联名血书。”

苦行僧轻抚血迹,痴痴发问,“你道他是江湖魂?朝堂魄?依小僧看......”

言罢,苦行僧将血衣猛然抛出,肃穆出声。

“那不过是颗滚烫的人心!”

江牧身躯一颤,师父的话音在耳边响起,“小元子,你可还记得答应过为师什么事吗?”

刹那间,江牧心中明悟,朝着苦行僧及普智深深躬下身。

“多谢二位法师,小子明白了!”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