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 第21章 西域的天,唯有我大汉

第(1/3)页

如此规模的治水自然不是能一蹴而就的事。

离开洛阳后,顾康亲率一众随行之人,前往黄河与汴渠实地视察,为治水大业做最后的筹备。

这注定是一件大工程。

即便此前已在心中无数次设想,可当身临其境进行更加细节的考察后,顾康却仍深感任务艰巨。

他所谋者,绝非仅仅治理水患,更欲借此造福天下苍生。

事实上,顾康向来如此。

无论是当初在巨鹿时,亦或是这几年的总管天下之田,他都会帮助百姓兴修水利。

但此次治水工程的规模与难度,远非往昔那些水利项目可比。

顾康不得不深思熟虑。

在考察之后,他更是又与王景、王吴等一众水利贤能之士开始了更为详细周全的规划。

此事容不得半点的马虎。

一旦出现闪失,致使黄河改道,汴渠决堤,其造成的影响将不堪设想。

也好在刘庄并不是一个昏君,当做出决定之后,他便会给与最大的支持。

别的不说。

最起码的预算就已经拉到最高了,而百姓对此也是十分的支持。

天时人和皆以为顾康所用

就在这种情况下,经过多日的探讨后。

顾康等人终于是制定好了一个最终的计划。

——首先,加固旧堤;

并根据地形和水流情况,修筑坚固的新堤坝。

同时,还要通过开凿新的河道与疏通。

使黄河与汴渠分流,更加顺畅的通入大海,并且还要设置一条条的灌溉河道,确保汴渠的通航和灌溉功能。

待一切计划完备,于永平十一年,夏。

治水工程正式破土动工。

兖州、豫州等地作为受害最为严重的地区。

此地的百姓对于治水之事自然更加上心。

他们翘首以盼这一天,已然太久太久了。

如今这一天终于到了。

他们自然是给予了最大的支持。

甚至就连两地的豪强大族也纷纷出了大力。

除此之外,刘庄亦是直接下旨,于冀州、青州等地抽调兵力以及百姓。

整个大汉天下都动了起来。

人潮涌动,四海响应。

顾康前几年治理天下之田时的经验在此刻便有了作用。

为了避免因为人员众多造成的混乱,以及分配不均带来的副作用。

他迅速做出了一系列更加详细的计划。

分工、轮换等万般细节,皆是做出了对应的安排。

一时间,整个大汉都将目光聚焦于此。

相比之下,西域传来的消息都显得不那么引人注目了。

毕竟两者在人力物力投入上差异巨大,更何况治水一事关乎天下百姓的切身利益!

......

伊吾卢城。

顾晟正与窦固商议着出兵之事。

听闻顾晟的出兵打算,窦固颇为震惊。

如今大汉举国治水,天下皆知。

此时出兵,岂不是注定难以获得援兵?

但顾晟顾晟却自有其道理,他神情严肃地对窦固说道:“将军,连你都有如此想法,更何况那北匈奴?”

“如今仲华出使西域。”

“要想靖全功,我军就不能有丝毫懈怠,放弃任何机会。”

“北匈奴已经在西域横行霸道多年,此前虽然大败,但我军声威于整个西域而言,仍显不足。”

“如今大汉忙于治水,北匈奴定会以为我军绝不敢轻举妄动。”

“这岂能不是一个好机会?”

“若我军当真不动,必将增加仲华此行的艰难险阻。”

“此时动兵,不仅仅能出其不意,同样亦能为仲华造势,让其能更早的完成陛下抚平西域之愿!”

“最关键的是...我了解大司农。”

顾晟的表情格外严肃,看着窦固道:“若是我大汉真的无力动兵,大司农绝对会让我返京。”

这,正是顾晟执意出兵的关键所在。

他对自己的这个兄长太了解了。

顾康行事沉稳,又深知他的脾性。

但凡大汉到了不宜动兵之时,必定会召他回洛阳,而非如今这般。

顾晟甚至都怀疑顾康这是让他自己前去折腾。

有多大的本事就立多大的功。

闻言,窦固的表情亦变得凝重起来。

他不得不承认顾晟分析的很有道理,但却也无法轻易做出决定。

虽然经过这些年来的接触,对于顾康的性格有着些许了解。

但要说他能如顾晟这个亲弟弟一般,那自然是不可能。

他用兵本就求稳。

而且自刘庄继位以来,整个窦氏都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如今这才刚被启用不久。

若是在这种时候再出了问题,打了败仗,他可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思索至此,窦固心中已有决断,看着顾康道:“振羽,切莫心急。”

“何不上奏朝廷,由陛下定夺?”

“战机稍纵即逝,岂容书信往返?”顾晟并未强求,只是摇头说道,“既如此,那便请将军留守。”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