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重生刘协,打造日不落大汉 > 第九十章 金穗压霜刃 寒炉铸铁律

第(1/3)页

洛阳官冶的锤击声惊醒了建安十二年的初雪。刘协赤脚踏过覆霜的铜驼街,昨夜新铸的"天工爵印"在晨光中泛着青芒,三十名冶铁工匠的姓名深深烙进玄铁。雪地上蜿蜒的血迹是弘农杨氏门客偷袭所留,此刻已被早起的磨刀匠老周用铁屑混着雪水扫成太极图案。

"陛下,杨彪率两千门生跪在南宫废墟。"赵云拂去甲胄上的冰凌,银枪挑起半截断箭。箭杆上"颍川荀"的铭文被霜花覆盖,却遮不住箭簇处暗绿的尸毒。

刘协碾碎霜花,冰渣刺入掌心:"让老司徒多跪会儿,冻硬了膝盖才好敲打。"他忽然驻足俯身,玄色衮服扫开积雪,露出半粒深埋冻土的麦种,"去岁‘卧龙三号’的遗种?"

墙根阴影里传来窸窣声。老农王九钻出破败的稻草垛,黧黑的手从补丁摞补丁的袄里掏出陶罐:"丞相陵前的麦子...偷偷结穗了。"罐中金穗沾着墓土,在雪地里格外刺眼。几粒麦壳飘落,竟在冻土上萌出细弱的白芽。

"此穗当悬于观丰台——“刘协解下貂裘裹住陶罐,狐毛领口扫过王九冻裂的手背,”让孔明看看,他育的种能破冬寒。“远处突然传来冰面开裂声,南宫废墟的哭谏声穿透风雪:”陛下若执迷不悟,老臣便效比干剖心..."

杨彪的紫绶玉带已冻在冰面上,怀中却暗藏鎏金暖炉。刘协剑锋轻挑,炉盖滚落露出《田籍篡录》残页:"司徒的心可比炉炭炽热。"残页掷入火盆,焦糊味中浮现强占民田的墨迹,赫然是杨氏在河内私垦的"百顷"之数。

荀恽广袖翻飞间暗藏袖箭:"陛下焚毁典籍!"

"焚的是蛀虫!"刘协剑锋挑起王九的陶罐,金穗跌落《周礼》竹简,压弯了"王臣公,公臣大夫"的篆文。围观太学生中忽有青衫士子诵起《硕鼠》,声浪渐如潮涌。冰面下暗流涌动,竟有早春游鱼撞破薄冰,衔着麦芽跃出水面。

邺城的狼形星芒就在这时刺破云层。司马懿驯养的鹰隼掠过废墟,爪间密信飘落刘协掌心:"闻陛下重工匠,特献曹公'发丘印'为贺。"印钮处的尸毒沾雪即燃,幽蓝鬼火却被他反手按入杨彪袖中。

"司徒可知?"刘协贴近老臣耳语,呵出的白雾凝成冰晶,"这印掘过杨氏太爷爷的合葬墓。"杨彪突然抽搐倒地,袖口窜起的鬼火映出棺椁纹样,两千门生顿作鸟兽散。混乱中有士子踩碎冰面,捞起的却不是碎玉,而是沉埋多年的王莽货泉——钱纹"农"字正与新铸天工犁相合。

南阳白水畔腾起黑烟时,刘协正在试犁新铸的"破冰铧"。铁刃切开冻土,震得他虎口迸血,血珠渗入犁沟竟催出星点绿意:"传令河内郡!今冬种春麦。"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