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都市现言 > 马头墙下好柿成双 > 第9章 五城茶干

马头墙下好柿成双 第9章 五城茶干

作者:安缨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11-03 13:04:02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姜愿想顶嘴,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觉得八字还没一撇何必跟爸爸争辩,事实上她觉得妈妈人到中年魅力更胜,尤其是这次回家看到妈妈的精神面貌,和以前很不一样。

妈妈眼里光芒万丈,更自信,更有野心了,那是她这种二十多岁年轻小姑娘不能比的魅力,她觉得妈妈配得上任何优秀的大叔追求,若是妈妈和程叔叔真成了,姜愿乐见其成。

罗振勇见女儿没反驳,以为女儿心向着自己,心里憋着的闷气狠狠吐了出来,骑上电瓶车走了。

当年为了女儿读初中,罗振勇和姜澜芳辛辛苦苦工作,在屯溪市区买了房子,买房的时候,房价还不高,均价三千五买的,算是搭上了时代的顺风车,贷款还有几年就能还完了。

当初买房的时候,写的是女儿姜愿的名字。夫妻俩离婚后,房子罗振勇继续住着,因为罗振勇老家在黄山市徽州区呈坎村,离屯溪市区比较远,罗振勇又在屯溪打工,姜澜芳考虑到罗振勇的实际情况,便主动搬回了榆村老家和父母住。

姜澜芳是家中长女,她父母还生了两个弟弟,二弟姜文富82年的,和二弟妹赵慧心也在市区买了房子,夫妻俩生了个儿子,目前在读大学。三弟姜文斌84年的,和三弟妹林榕音同样在市区买了房子,夫妻俩结婚十年,女儿在市区上小学五年级,夫妻俩都要工作没时间带孩子,所以姜澜芳的父母目前住在小儿子在市区的家,负责接送孩子,还有一日三餐。

农村老宅就由姜澜芳看管着,家里的田地和茶园也是姜澜芳在忙,只有在农忙的时候,姜澜芳的父母才会回农村一起忙农活,尤其是采茶季,姜文斌也会回村里的茶厂,收茶、制茶、再将茶叶卖给歙县更大的茶商,运销海内外。

这一点在黄山地区几乎成了普遍现象,为了孩子能在市区接受更好的教育,几乎村里的中青年都会咬牙在市区一套学区房,同时农村老家也会留着房子,爷爷辈农活时候在农村忙碌,农闲时候就来市区给儿女们带孩子,而留在农村的中青年则越来越少,留守的大多是50后,60后和为数不多少数70后和80后,90后几乎见不到身影了,全都离开农村去了大城市。

这也是罗振勇不支持女儿回农村创业的原因之一,不但怕影响她未来的发展,更怕她在小地方连个条件好的男朋友都找不到,将来找个歪瓜裂枣耽误一生。

不过,罗振勇骑车离开榆村,路上忽然有了别的想法,又停下车,站在路边给姜愿打电话。

姜愿接到电话的时候,程渝白正好拎着两个打包盒走进院子,姜愿走到柿子树下接电话:“爸爸,还有什么没交代?”

罗振勇说:“愿愿,你既然不愿意回大城市,非要跟你妈妈一起胡闹,不如趁现在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复习,买书考公务员吧?女孩子若是考上公务员,在黄山工作也不错。”

姜愿敷衍着说:“再说吧。”

罗振勇嗓门瞬间大了:“你怎么就听不进爸爸说的话?这事情你一定要好好考虑,你学习能力强,想考肯定能考上。”

姜愿惦记着程渝白带回来的馄饨,连声说:“嗯嗯嗯,爸,我知道了,先挂了。”

罗振勇看到被挂断的电话,气不打一处来,想了想,又给前妻家最通情达理的姜文斌打电话:“文斌,你帮我劝劝愿愿,她既然回家了,让她考虑考虑考公务员。”

这想法姜文斌一万个赞成,当下就在电话里打包票:“我一定好好劝她,女孩子考公务员确实不错。”

姜愿挂了电话就急匆匆地进屋,看到程渝白已经坐在客厅的八仙桌上吃起馄饨,她也迫不及待地坐下来,把另一碗馄饨挪到自己的面前,美滋滋地享受起来。

吃两口,她还自豪地问程渝白:“味道怎么样?和你奶奶做的馄饨是一个味道吗?”

程渝白边吃边说:“我很久没尝过这个味道了。”

姜愿扬眉:“那就是很像咯。你知道吗,我们榆村有个传统,过年时候家家户户都会把馄饨当早饭吃,我们过年不包饺子,但是很爱吃馄饨。我知道你们上海人过年也不吃饺子。”

程渝白说:“我家因为是从黄山走出去的,所以长辈们保留了很多这边的传统,春节期间,也喜欢把馄饨当早餐,不过到了我妈这一代并没有传承下去。”

姜愿说:“很正常,毕竟你妈妈不是徽州人。对了,我们过年还会包很多粽子,还有米糕,米糖,也是老一辈喜欢折腾,到了我妈和我这一辈,就没那么热衷了。我妈包粽子也是一绝,跟我外婆学的,等过年杀猪后,用猪排骨包咸粽子,一口咬下去,全是排骨的香味。”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