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开局剧透明史,可这里是大汉啊! > 第3章 你说什么,皇后会死在朕的前面?

第(1/3)页

经过熟读历史,再加上分析,陆煊心中已经了然。

这些救了他的人,现在身处于远东。

但那中原人的口音太地道正宗了。

很大概率这些人并非是远东人,然后从小在中原长大;更大的可能是他们原本是中原人,然后被迫来到了远东。

被迫来到了远东,然后绝口不愿意提‘大明’的国号。

这让陆煊想起了一则历史事件。

龙凤九年七至八月,陈友谅与朱元璋战于鄱阳湖,史称“鄱阳湖之战”,陈友谅中流矢而死。

陈友谅死后,张定边等人在武昌立陈理称帝,改元德寿。

次年,朱元璋兵临武昌城下,陈理出降,封为归德侯。

洪武五年正月,归德侯陈理、归义侯明升郁郁不乐,颇出怨言,明太祖朱元璋闻之曰:“此童孺辈,言语小过,不足问,但恐为小人瞽惑,不能保始终,宜处之远方,则衅隙无自生,可始终保全矣。”于是将其送往高丽,赐高丽国王纱罗文绮四十八匹,俾善待之。

陈友谅之子陈理,可是地地道道的中原人。

陈理最终被送到了高丽,明朝时期高丽就是远东。

而陈理据史料记载,可谓是对于朱元璋格外不满意,可能觉得他爹陈友谅更适合当皇帝吧,哪怕大明已经统一了,依旧心中埋怨,甚至胆子大到颇出怨言。

朱元璋倒是不愿意和小辈一般见识,但也没有留情,将陈理送到了这苦寒之地。

这就让陈理更加对大明、对朱元璋有怨念了。

自己身处于远东,这几个救下自己的人操持着一口流利的中原人话,很明显就是陈理手底下的人啊,然后因为他们跟随陈理被‘发配’到了这远东苦寒之地,心中怨念极大,所以才根本不想提‘大明’这两个字!

“原来不是不想让我知晓,当今朝代国号。”

“而是他们对大明有怨念,从心里厌恶这两个字。”

“不过他们为何自称身处于远东,而并非高丽呢?高丽也算是国家啊...”陆煊思索,良久再次心中了然。

其实中原人自古以来是挺蔑视周围异族的,如‘天处乎上,地处乎下,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四夷外也,中国内也。’很多中原人藐视异邦,认为他们根本没有资格建国,陈理这群人对于高丽蔑视,认为他们根本不配为国,称呼远东部落也能理解。

理清了思绪后。

陆煊心头微沉。

现在可难办了,他还想着见到朱皇帝,然后将后世的思想、发明献给朱皇帝呢。

然后换取富贵,走上人生巅峰。

现在来到了这样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并且当地人还对大明有怨念,他该如何施展心中抱负?

估计想去中原,都是个问题。

时间缓缓流逝,坐在床榻上的陆煊心中愁着这件事情的同时,也感到疑惑。

药,怎么还没送过来?

同一时刻,临华殿正殿,留候张良面色严肃。

“这后世人很是聪明,竟然短短三句话,就猜测出了如今身处的朝代。我们接下来要小心了,一定不能被此人要挟住,一旦他确定了身处于汉朝,那么我们将会很被动。”

“到时候,他的建议我们是听还是不听?他透露的未来历史,我们信还是不信?”

刘邦忧心忡忡:“可是他已经猜测出了,现在是汉朝。”

“他猜测归他猜测,我们这里不能给予确定的答复。”

“因为,只要我们始终不给出这里是汉朝答复。”

“那么。”

“一个失明的人仅仅靠着心中的猜测,是无法彻底确定这里是汉朝的。”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事情很简单,继续旁敲侧击,主要询问历史上各个朝代好的国策、战术、工巧等等,其他一概不问;而若是陆煊主动提起皇室之事,或者臣子们的事情,我们也装作听不见,不给予任何答复。”

张良提出了最优质的建议。

众人颔首。

这个建议和想法,目前看起来是最好的,因为一旦他们了解到汉朝未来可能出现的奸臣,就会导致朝堂不稳。

汉朝刚刚建立,本就根基不稳。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