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南宋之我主沉浮 > 第五十八章 陆秀夫

南宋之我主沉浮 第五十八章 陆秀夫

作者:风中的失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05:26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建康府城的繁华丝毫不亚于京城临安府城。

作为六朝古都的建康府,一千年前人口就超过了百万,是当时最大的城池,也是南方最为繁华的城池,历经这么多年过去,建康府虽然在隋唐时期遭遇到北方的刻意压制,但商贸中心的地位一直都是牢不可破的,且很少经历战火,让这座城池能够稳固的发展,南宋朝廷将建康府作为了行都,地位仅次于京城临安府城。

两淮制置使李庭芝的官邸和府邸,都在建康府。

作为代表皇上掌控淮南西路和淮南东路的制置使,李庭芝的权力是很大的,两淮辖下的府州县官吏,都要受到他的节制,若是到了战时和其他的紧急时刻,李庭芝甚至能够先斩后奏,直接处理不服从命令和不听从调遣的官吏。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驻扎在两淮的军队很是孱弱。

朝廷直接掌控的军队,包括三司以及御前诸军,其中三司军队驻地在京城,以殿前司军为首,御前诸军驻地在地方上,主要驻扎在长江中下游以及四川等地,除开朝廷直接掌控的这些军队,地方上还有一部分的军队,这些军队被称之为厢军,战斗力不强,绝大部分都是从事后勤运输方面的事宜。

地方上的军队,则是朝廷和地方上共同掌控,以地方上掌控为主,其军饷的来源主要也是地方上,这些厢军平日里维持和维护地方上的稳定,战时则为作战的军队服务,在兵力缺乏的时候,厢军军士也会被调派到战场上去作战和厮杀。

驻扎在两淮的厢军,沿袭北宋时期的称谓,被称之为忠勇军,其驻地在真州。

按说吴邵刚带着麾下三十名军士前往建康府去执行作战任务,这压根没有必要,就算是吴邵刚及其麾下的三十人个个都是以一击百,勇不可挡,也比不过忠勇军,毕竟忠勇军有那么多的军士。

作为两淮制置使的李庭芝,在没有接到皇上的圣旨和朝廷敕书的情况之下,决不能够随便调动军队,哪怕是地方上的厢军,那会有谋反的嫌疑,但现如今的情况有些不一样,去年蒙古鞑子大肆的进攻四川与鄂州等地,作为行都的建康府,地位异常的重要,一样是需要做好抗击蒙古鞑子准备的,故而这个时候,李庭芝接到了皇上的圣旨,令他指挥和调遣驻扎在真州的忠勇军。

尽管蒙古鞑子已经撤离且放弃了进攻南宋,但李庭芝依旧掌控忠勇军,成为了为数极少的直接掌控军队和掌控地方官吏的文官。

这与李庭芝得到了皇上的信赖、以及在朝中有着很高的威望是分不开的。

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李庭芝与右丞相、枢密使贾似道的关系非常好,两人都曾经在已故的太师、吉国公孟珙的麾下效力,得到了孟珙的赏识,而孟珙最为青睐的,第一是贾似道,第二就是李庭芝,在为朝廷效力期间,得到孟珙赏识的李庭芝与贾似道两人,齐心协力,紧密配合,为孟珙做了不少的事情,相互之间也结下了不一般的友谊。

因为孟珙的鼎力推荐,贾似道得到了皇上的重视,终于成为右丞相、枢密使,掌控了朝中的大权,李庭芝也在孟珙和贾似道的推荐之下,经过自身努力,得到了皇上的信任,出任两淮制置使。

李庭芝的名气很大,因为其爱才,且愿意向朝廷举荐人才,那些被李庭芝举荐的人才,也在朝中不断的诉说李庭芝的英明和大度。

也正是因为此等的原因,当四爷得知吴邵刚即将率领麾下前往建康府,去见两淮制置使李庭芝的时候,很是放心,认为吴邵刚不会遭遇到刁难,而且还会得到李庭芝的器重和帮助。

六月初六,午时。

吴邵刚率领张炳辉和马龙等三十人,抵达建康府城。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