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碧血大明 > 第五十九章、火器威力

碧血大明 第五十九章、火器威力

作者:魔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05:25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第五十九章、火器威力

同一时刻,清廷军帐当中,多尔衮却在怒吼:“明军到底还有多少火器?”

没有敢吱声,帐下众将心里也在疑问,是呀,明军究竟还有多少火器。

多尔衮看着噤若寒蝉的众将,心中的怒火反而压抑下来,呈了口气道:“那我们的火器什么时候到。”

火器是清廷永远的痛。不过,那时清廷还叫后金。还是在宁远,那时后金金主努尔哈赤率军13万西渡辽河,意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逝攻下宁远。

但此时守城的袁崇焕已经准备完毕,把包括11门红夷大炮在内的12门大炮安于城墙上。次日凌晨,后金军在牌车、后盾的掩护下开始猛攻城西南角。明军利用城上的西洋大炮炮猛轰。迫使后金军转攻南门,“城上铳炮齐,每用西洋炮,则牌车如拉朽。”当他们接近城墙时,又遭到城东南和西南两角铳炮的交叉射击,死伤惨重。双方激战三日,后金军在火炮的轰击下,伤亡1.7万余人,攻城器械尽废。努尔哈赤见伤亡惨重,久攻不下,便撤回沈阳。史家称为“宁远大捷”。

由于在与明军的对抗中多次由于火炮而遭受损失,因此深知火器的重要。于是,将缴获明军的大批火器装备军队,作战中大量使用火器。特别是原明将孔有德、耿仲明部降后金和大凌河、于子章台的失陷,使明政府自天启年以来购买和仿制的西洋火炮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丧失了火器的优势,严重削弱了明军的防御能力。

多尔衮所言的火器便是利于攻城的火器:远程重炮--红夷大炮。

红夷大炮号称将军炮,明末引进西方技术制造,带有炮耳和瞄准具,可以调节射程,炮身寿命长,大型者重1.6吨,射程可以达到1.9公里!

因为多尔衮在得知李自成攻取京师后,害怕迟则无利可图,便轻军前往宁远。而攻城器械则是滞后许多,实在是红夷大炮过于笨重。

多罗豫郡王多铎向前道:“稽重部队已经在三十里外,申正时刻便到。此次配有红夷大炮六门,虎蹲炮十门。必定一将将宁远拿下。”申正,相当于现在的下午四点。

虎蹲炮被称为最早的迫击炮:戚继光军中最常用的火器,这种轻便的火炮跑管薄,射程不远,适用于山地作战,机动灵活,由于前装,可以大仰角射和大量装备下层部队而与今天的迫击炮有异曲同工的用处。

多尔衮高兴之极道:“实在太好了。多铎,等火器一到,你便安排布置,明天一早攻城。务必将宁远攻下。”

多铎恭声道:“遵命。”

多尔衮转而厉声道:“多禄,你今日指挥失误。害我军子弟损失惨重。现在免去你先锋将军一职。你可服?”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