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科幻 > 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 > 第四十四章 巨大发展

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 第四十四章 巨大发展

作者:彩虹之门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1-03 13:03:04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科技研发是一项十分耗费资源的工作。

也就是李青松现在的生产力足够庞大,资源供应足够充沛,才有能力建造此刻的专门研发机构,投入数万名克隆体,别的什么都不管,专门一心一意的去研究技术。

于是在现阶段,这座科技研发基地,便成为了此刻所有生产链条的“最顶端”。

所有的一切生产,都以供应研发基地的消耗为最终目标。研发基地的产出,反过来又会提升整座基地的生产力,在扩大自身规模的同时,又能具备向研发基地供应更多物资的能力,于是研发基地便可以开启下一步的,资源消耗更大的研究,如此反复循环,便能不断取得科技的进步与生产力的提升。

在这过程之中,基地规模会越来越大,人口数也会越来越多,于是可以投入到研发的完全脱产克隆体的数量便也越多,李青松可以动用的脑力也会越多。

整个基地集群,因为这一座研发基地,而结合成了一个整体上的有机体。

洛神星上生机勃勃,一切都在快速发展着。

转眼间又是半年时间过去,新的一批五万名克隆体诞生。于是,李青松终于可以勉强达成那种“任意时刻都有11万名克隆体在线”的局面,不必在克隆体需要休息的时候,放任自己的意识连接份额空置浪费了。

在这种情况之下,研发基地建造完成后的第一个重大科研突破出现了。

现代化芯片制造技术终于研究成功了!

计算大楼某处实验室之中,一个经高度提纯技术制造成的圆柱体硅棒,在机器控制下小心翼翼的来到了切割车间。

在这里,它被切割成了一张薄薄的硅片。

硅片随之送到了氧化车间,于是便有一层薄薄的二氧化硅在它表面生成。

二氧化硅层可以充当绝缘体,也可以当做后续工艺需要的掩膜来用。

然后是下一步生产流程,一层光敏材料被涂抹到它上面,再经由紫外线照射,再经由化学品浸泡以及后续的蚀刻,细小的电路图形便出现在了硅片之上。

再之后,经过一系列的掺杂、沉积、多层互联、分割、测试、封装等流程,一张较大的硅片,便被分割成了多个较小的单独芯片。

很显然,通过这种方法,在硅片上制造出的电路,比之前使用手工焊接所填充的电路和晶体管,可以做到更小。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