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其他 > 雪中悍刀行 > 第九十一章 坐鼋观剑(中)

雪中悍刀行 第九十一章 坐鼋观剑(中)

作者:烽火戏诸侯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0 01:04:56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徐凤年看到王初冬吹得腮帮鼓胀通红,仍不罢休,模样可爱,他站在湖畔石崖上,清风拂面,有飘忽登仙的感觉,他本就穿了一件宽博长袖的白袍,发髻别有一枚紫檀簪,按刀而立,更显玉树临风,王初冬小心翼翼偷看了几眼,总觉得看不够。请使用本站的拼音域名访问我们零点看书

这姑娘大抵是要情窦初开了。她生于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豪富家族,从小被众星捧月,而且高人谶语皆说小丫头荣贵至极,治家严苛的王林泉唯独对这个女儿百依百顺,其余兄长姐姐也都疼爱有加,如此万千宠爱于一身,王初冬才无忧无虑写出了《春神茶》,当时年仅岁,十四岁时写出了让无数大家闺秀侯门千金潸然泪下的《东厢头场雪》,士子推崇这本凄美小说是“东厢头场雪天下夺魁”,尤其是结尾处借女子说出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仅此一语胜过千本书。

虽说被江南大儒大肆抨击不合礼教误人子弟,也有人怀疑这本夺魁的情爱小说是王林泉请人捉刀代笔,但那位足不出春神湖的十岁姑娘,始终是那般特立独行,总是贪睡又贪玩,蹴鞠秋千累了,心情好便写几百字《东厢》后记,一字千金,传言只要王初雪动笔,不管写出几个字,都要快马加鞭送往皇宫大内,交到几位痴迷《东厢》的娘娘手,更有秘闻说这位王东厢写死了说出那句传世名言的佳人后,宫里一位娘娘含泪写信于她,求王东厢笔下留情,莫要如此绝情,可小王东厢并未心软,坚决一字不改。

《东厢》末尾出版时正是喜庆的春节,以至于青州那一年小姐夫人们无一有笑颜,被许多几十年寒窗苦读圣贤书却不得名声的眼红士子称作坛百年难遇的一桩咄咄怪事。一位精于闺阁艳词的人甚至不惜以王东厢半个子孙自居,对《东厢》一书推崇至极,说此书道尽了男女情事,再不给后人留半点余地。那词人半百的年岁,竟然对一名不到十八的女子如此卑躬屈膝,自然诋誉参半,不过这么一闹,他本来平平的名气借着王东厢的东风的确是越来越大。

也就是徐凤年对这个不了解,要不然以他重金买诗的脾性,哪里还会如此小觑身边这个误以为只是天真烂漫的小丫头,要知道身边站着的可是一位当世女豪啊,说不定世子殿下就要腆着脸求几首好诗了,既然相熟,也能要个友情价嘛。

徐凤年见王初雪总算是没气力再吹口哨了,在那里轻拍腮帮,似乎还要再接再厉,徐凤年忍不住玩笑道:“你朋友住在水里?”

王初冬点了点头,正色道:“我出生那天它从湖底醒了,爬到我家门口,爹说它是我的长命物,等我长大以后,清明左右,我就找它玩。”

徐凤年好奇道:“龟鳖?或是蛟龙不成?”

王初冬脸红道:“蛟龙哪里会爬到我家,它是只驼了块无字碑的大鼋,长得像只大乌龟,很笨的,高人说它是大禹治水时的镇海神兽,小时候我坐在它背上游春神湖,它一高兴就潜入水底,差点淹死我,后来爹就不许我偷偷出来找它了。”

徐凤年震惊道:“王初雪,可以啊,看不出来你还是天赋异禀。我以前在武当山上认识个骑青牛的道士,你更厉害,都骑上大鼋了。”

王初冬笑起来会露出一对小虎牙,明显很得意,却假装谦虚道:“一般一般啦。”

水浪蓦然哗啦作响,湖面上浮现一坨庞然大物,龟甲阔达两丈,负大碑。

《说解字》记载甲虫惟鼋最大,鼋谐音元,元者大也。徐凤年因为雪白矛隼的关系,当年仔细读过《神州景物略》以及《天禄识余》,后者《龙种篇》便有鼋的详细字著述,鼋嗜睡,尤以魁鼋为最,不逢乱世盛世不出水。目前加上眼前斩波劈浪的魁鼋,徐凤年自己就有一头凤年,一对幼夔,至于听说过的神物,排在首位的则是剑仙吕祖留在武当山上的丹顶鹤,龙虎山齐玄帧座下听经十数年的黑虎。

徐凤年搂住王初雪纤细蛮腰,飘下石崖,来到鼋背上,小丫头荡秋千能荡到三楼高,旁观者无不悚然动容,自然不怕,徐凤年站在鼋背上,觉得荒唐,定睛一看,石碑果真无字。这只鼋类的老祖宗过于巨大,简直如同一叶扁舟,徐凤年估计十几个壮汉站在上边都没关系。《天禄识余》隐讳提及乘坐负碑魁鼋可以找到海上仙山,历朝各代皇帝都不遗余力在大江大湖找寻它的踪迹,十万宦官首领韩貂寺出海买檀,未必就没有寻访仙山神人的意图。

王初雪蹲在鼋背前端,亲昵拍了拍大鼋脑袋,说道:“大黑,咱们去湖心玩,记得别被人看到。”

大鼋缓缓游湖,安稳如泰山。

徐凤年轻声道:“初雪,你能招来驼碑大鼋,不应该让外人知道,否则会惹来横祸。”

正在敲打大鼋脑袋的王初雪转头道:“你也不是外人呐。”

徐凤年笑道:“我们才第一天认识,还不是外人?真怀疑你怎么到今天还没被人拐走。”

王初雪做了个鬼脸,“我知道你是世子殿下徐凤年,能让我爹下跪的,除了天地祖宗,就只有大柱国,最后一个就是你嘛,我可不笨。”

徐凤年释然,有人无事献殷勤总归不心安,自己再皮囊出众,多半不至于让一位妙龄少女一见钟情,若是王林泉十几年旁敲侧击的缘故,就说得通了,要知道以徐凤年的性子,与王初雪坐鼋离岸,将宁峨眉等人撇开,是下了不小决心的。徐凤年头疼道:“那你白天在渡口穿得那个样子,是想证实那个声名狼藉的世子殿下是否真的贪恋妇人丰腴?”

王初雪也不掩饰,嘿嘿笑着点头道:“还好,你的眼神只是有些怪,不像许多来姥山游玩的纨绔草包。那些襦裙薄衫锦绫内衣,都是跟我大姐借的,本来还以为我穿上挺好看的,唉。”

徐凤年弯腰揉了揉小妮子脑袋,安慰道:“难看是难看,不过等你再大些,去穿就好看了。”

正蹲着的王初雪苦脸道:“会长不高的。”

徐凤年哈哈大笑,后撤两步,靠坐着石碑,后背一阵湿凉,将绣冬春雷搁在膝上,遥望湖夜景,八百里春神湖,如今看似祥和安宁,无法想象当年却处处是硝烟,樯檐熊燃烧,有几人是羽扇纶巾雄姿英发,有几人是灰头土脸丧家之犬,湖上乘船可至鬼城襄樊,三万千五十周天大醮,又为谁而立?庙堂从来只听成王笑,不见败寇哭。像身边姑娘的爹,王林泉,若非手持聚宝盆,有谁会花心思去顺藤摸瓜出王林泉当年为徐骁牵马的事迹,说来有趣,北凉军扛纛人少有好下场,为人屠牵马者却大多权贵彪炳。

徐凤年正遐想联翩,王初雪跟大鼋打闹尽兴了,就面朝世子殿下坐着发呆,她与他,相对而坐,他膝上有双刀,才二八年纪的她手笔刀写出了《东厢头雪》,身在北凉从未听说过东厢与小王东厢的徐凤年自然不知书身世凄凉的女子原型是眼前丫头。

徐凤年突然问道:“王初雪,你既然跟大鼋是朋友,那今天晚饭没见你对在吃乌鸡炖甲鱼的时候嘴下含蓄啊,我看桌上就你吃得最欢快。”

王初雪故作迷茫啊了一声,眼睛侧望向一旁,红着脸不敢正视徐凤年,娇憨无比。

一般来说,甲鳖大则老小则腥,冬季最佳,春秋两季次之,最下是夏鳖,被老饕们贬为蚊子瘦鳖,可春神湖的鳖却是特例,愈老愈成精,两百年老鳖的鳖裙更是至味。王初雪这贪嘴妮子当时可是一点不含糊,动筷如飞,王林泉几次眼神示意,都得不到回应,徐凤年看得好笑,本来对她的装束十分反感,一顿饭下来,反而好感增加许多,女子率性天真才美,再漂亮的女子,若娇柔做作起来,在徐凤年看来简直就是死罪。

王初雪似乎有心要转移话题,不惜拿出杀手锏,小声说道:“大黑背着的碑石其实有许多古体小篆,只是我看不太懂,查了许多古书,才勉强认得几句,似乎是在说东海再东有仙山,有人学得这般术,便是长生不死人。还有算是甚命,问什么卜,背负天书,神钦鬼伏。其余的,我就两眼一抹黑啦。”

徐凤年嗯了一声。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