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其他 > 雪中悍刀行 > 收官章二 雪中的江湖,有人有始有终

雪中悍刀行 收官章二 雪中的江湖,有人有始有终

作者:烽火戏诸侯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0 01:04:56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其中有段内容是之前的珠帘篇章节小地瓜我找到你了。()

祥符四年。

幽州胭脂郡很出名,名声之大,连整座中原都有所耳闻,尤其是早年在士子风流的江南道和富甲天下的广陵道,当然更少不得太安城,最是对胭脂郡感兴趣。

因为胭脂郡的婆姨,尤为水灵,应了那句女子真是水做的,艳而不俗,天然妩媚多情,哪怕是生长在穷乡僻壤的胭脂郡女子,依然别有风韵。

只不过胭脂郡也有众多不出名的小镇,就其中在一座小县城上,却住着一位曾经登榜胭脂评的佳人。

裴南苇,本该已经殉情而死的旧靖安王王妃。

她如今就守着那座不大却拾掇得干干净净的小宅子,她很少出门,养了一笼鸡,然后经常坐在屋檐下,看着那只趾高气昂的老母鸡,带着一只只玲珑可爱的小鸡崽,满院子瞎逛荡,这里啄啄那里点点,久而久之,她虽然有些乏味了,只不过她反而觉得这样的无趣日子,才是真的过日子。

有名不起眼的年轻女子和风吹即倒的老妪,住得一远一近,前者偶尔会帮忙往水缸里倒水,或是送来一些小镇上注定有钱也买不到的小物件,胭脂啊水粉啊钗子啊,零零碎碎,五花八门,裴南苇也都一一收下,世间女子,无论贫富贵贱,哪有不愿自己更漂亮些的。那位满脸沧桑的老妪倒是不送东西,只是隔三岔五来家里串门做客,有一句没一句闲聊鸡毛蒜皮的事情,说小镇哪家绸缎铺有蜀缎卖了,不过老妇人很快就说八成是骗人的,坑那些傻丫头的私房钱呢。说小镇最南边铁匠铺子刘幺儿的丑八怪媳妇,竟然勾搭上破锣巷某个姓张的年轻后生了,真难说到底是谁占了便宜。老妪还说她宅子那边掉了只风筝在屋,欺负我男人不在是吧,可我男人能留给自己女人这么多银子,他也敢放心,但是你们这些长嘴妇人的男人,有这本事吗

裴南苇的气愤,还在于你徒弟余地龙都能挣到这么多银子了,你做师父的,也不知道往家里稍稍寄一些

她只要一想到要用掉某颗银锭换成铜钱,就心疼得厉害。

裴南苇眼角余光瞥见院子里那只老母鸡,好像带着几万精兵巡视辖境的大将军,她顿时就气不打一处来,朝它们快步走去,使劲踩在地面上,吓得母鸡和小鸡们四散而逃。

裴南苇冷哼一声,双手叉腰,有些得意。

有个刚好站在院门口的年轻男人,恰巧看到这一幕后,眼神呆滞,神情恍惚。

他望着那个背对自己的婀娜背影,他握着一只布袋的手,手心都是汗水。

他如今名叫朱缨,是当年跟随上阴学宫王祭酒赶赴北凉的数千士子之一,若是当时士子以郁家嫡长孙郁鸾刀最名动天下,其实他如果用上本名,名气绝不在郁鸾刀之下。

天下理学,南朱北姚

理学宗师姚白峰已经卸任国子监左祭酒,返回家乡继续讲学。

而靖安道朱氏子弟,向来不愿出仕,“朱缨”的祖父在春秋之中便被誉为“神君”,与学宫大祭酒齐阳龙关系深厚,朱缨父辈这一带,七人联袂名动士林,被称为朱氏七龙,更是与当年的“江南卢氏,琳琅满目”并列。

朱缨本名朱英,正是朱家嫡长孙

哪怕是隐姓埋名,化名为朱缨,假托朱氏旁支的庶出子弟,朱缨凭借自身学识卓然远见,依旧在青鹿洞书院鹤立鸡群,数次书院山主黄裳请去青鹿洞讲学的大儒,都被朱缨逼得下不来台,狼狈不堪,甚至有年迈硕儒还要当堂向朱缨问道解惑。只不过朱缨在赴凉士子中名声不显,最多是些桀骜清高的口碑,可他那些不曾公开的文章,如年轻藩王当时和裴南苇所说,早已在拂水房案头摆着,连徐渭熊都被惊动,将其高看为不熟徐北枳陈锡亮太多的年轻俊彦,朱缨在拂水房的代号别称为“雏凤”,已经与郁鸾刀的“大鸾”并肩

朱缨,或者说是朱英发现自己嘴唇干涩,竟然不知如何开口。

与初见她便惊为天人的杨公寿不一样,朱缨第一次见她只觉得容颜不俗,但是并无任何旖旎心思,只是有一次在那条雨后的轱辘街上,无意间看到她蹲在街旁,掰碎手中一块干饼,轻轻喂给一只满身泥泞的黄褐小猫。

他再难释怀。

他知道自己哪怕不是朱氏嫡长孙,可惦念起一名孤苦伶仃的独居妇人,于理不合,于礼不合。

可他忍不住。

正当他要开口的时候,那名女子已经转过身,皱眉看着他,问道:“你谁啊”

朱缨瞬间心如死灰。

一年来,虽然从不曾说过话,可毕竟或近或远相见次数,十五次还是十六次了

朱缨脸色苍白,嘴唇颤抖,说不出一个字。

他想要举起手中的钱袋子,想要说这是那位徐主薄上月的俸禄,我朱缨身为碧山县衙同僚,只是来此为夫人送来银钱。

满头雾水的裴南苇不客气地伸手指着这位呆头鸡,“有毛病赶紧滚”

她跑去墙角抄起一根扫帚,怒目相向,气势汹汹。

年轻读书人,黯然转身。

裴南苇自然不知道这位年轻人的心路历程,会只因为她在轱辘街上的那个举动,便会情不知所起。

不过以裴南苇的性子,就算知道了,也不会在意,恐怕还会重复她之前的无心之语:有毛病啊。

至于很多年后,分明是在北凉官场崛起的朱英,为何最终却在凉党如日中天的时候,毅然决然叛出凉党,以吏部侍郎的身份,以朝野上下誉为“铁骨铮铮”的名士风骨,硬是多次压下凉党后起之秀的官场进阶,无人知晓“铁侍郎”朱英为何如此行事,为何明知自己这般忤逆大势将会止步于侍郎职位。最终很快就官至一部侍郎的朱英,放弃了家族联手数个党派才换来的机会,放弃了转入礼部担任尚书,辞官却没有还乡,而是去往可谓遍地政敌的北凉道,在幽州开宗立派,成为一代理学宗师,声望不输给前朝姚白峰。而朱英一生当中,除了家族联姻的娶妻之外,只在幽州胭脂郡的晚年纳了一妾,那位小妾年轻貌美,正值二八韶华,朱英早

已是白发苍苍,此举也让朱英颇受中原诟病,被有人作诗“一枝梨花压海棠”大肆讥讽,朱英不以为意,老死在北凉道,朝廷谥号文贞。

直到朱英辞官病死于北凉之后,朝堂上诸党共同抗衡凉党的格局,仍是没有扭转。

曾经在碧山县压过朱大家一头的那位县令杨公寿,倒是借着凉党身份官禄亨通,最后当上了两淮道经略使,与朱英关系一直不错。

在赶去北凉幽州祭奠好友的时候,杨公寿突然看到那名身披孝衣的年轻妇人,与他们两人早年在碧山县镇上见到的那位女子,好像眉眼相似有四五分。

原本在好友灵堂仅是流露出些许哀色的经略使大人,顿时悲从中来,满脸泪水。

此时此刻,用扫帚赶跑了不知名“登徒子”的女子,坐在屋檐下,那名老妪很快就登门拜访,又开始絮絮叨叨,只不过相比之前的家长里短琐琐碎碎,老妪多说了些道听途说来的关外战事,说北莽蛮子差不多要撑不下去了,凉州拒北城那边,从去年秋打到今年夏天,死了不知多少万蛮子,一旦到了夏天,别说展开攻城,光是堆积如山的尸体就难以处理,更难熬了。裴南苇听得心不在焉,有些犯困,打了个哈欠,突然看到那个年轻些的女子走入院子,坐在她们脚边的泥土台阶上,老妪骤然间眼神凌厉起来,年轻女子心虚地低下头。

裴南苇一直被某人说成笨蛋,可能够当上藩王王妃的豪阀女子,当然不会是真笨,只不过太多事情,懒得去计较而已。

大概是实在太无聊了,裴南苇就用手指戳了戳那名秀气女子的后背,开口笑问道:“有心事跟我说说看,说不定我能帮你哦。”

秀气女子的脑袋低得更下了。

老妪赶忙出声阻拦道:“裴娘子,小杨哪能有什么心事,她一个小户人家的女儿家”

裴南苇微笑道:“行啦,她还小户人家啊,根脚属于那座清凉山的女子呢,指不定连那家伙都听说过姓名的,要不然没办法跟婆婆你坐在这里。今天咱们就当是普普通通的街坊邻居,没有什么拂水房啊养鹰房,也没有什么藩王啊清凉山啊,如何只说些女子间的悄悄话,无伤大雅,反正咱们三个不说出去,谁也不知道。小杨就先当你姓杨好了,说吧,喜欢上了,裴姐姐和赵婆婆一起给你谋划谋划。”

年轻女死士抬起头,忐忑不安地望向老妇人,后者叹了口气,点头道:“只此一回,不许有下一次了”

前者怯生生道:“裴姐姐,我喜欢”

说到这里她便说不下去了。

老妇人板着脸冷哼道:“县令大人杨公寿,绣花枕头一个,还自称什么诗剑仙呢,去年花了二十六两银子雇人在王爷和裴姑娘面前,也不嫌丢人现眼你是瞎了眼,才会看得上这种世家子弟”

年轻女子抿起嘴唇,有些幽怨,却不敢反驳。

裴南苇却感到有趣了,忍不住帮小姑娘打气鼓励道:“这是书上说的才子佳人呀,挺好的。小杨,别给赵婆婆吓到了,虽说你们都姓杨,要是在北凉道以外的地方,尤其是在类似江南道这种书香门第比较多的地儿,就有些麻烦了,为什么呢,因为大秦之前不嫌一姓之婚,可大秦之后始绝同姓之娶,意思就是说大秦之后,同姓之间不通婚,就成了一条历代朝廷不管、但是读书人最爱管的不成文规矩,不过春秋八国没了后,连十大豪阀都没啦,也就不太讲究这些。不过那个姓杨的县令,估计在中原那边大小也算个世族,否则也没资格来咱们北凉,更没办法这么快就当上一县父母官,所以小杨你啊,若是家里长辈不介意的话,最好临时更改

个姓氏”

从姓氏婚姻一路说到中原世族的门风,再说到庭院深深里的女子争宠,最后说到高墙内的各房争斗,说到母凭子贵以及对老百姓来说遥不可及的那些诰命夫人。

裴南苇到底是当年高门裴阀精心培养出来的女子,把学问道理讲述得深入浅出,不但年轻女子听得聚精会神,连原本抱着姑且听之态度的老妇人,都有些听得入神了。

裴南苇说得意气风发,年轻女死士听得两眼发光,老妇人听得频频点头。

尤其是裴南苇手把手传授小姑娘,怎么去假扮一位家道中落的士族女子,谈吐应该如何注意咬字,应当读哪些诗书,与心仪男子交谈时如何欲语还休,年纪悬殊的两位谍子死士都大开眼界,只觉得原来同样是做女子

这位名叫裴南苇的女子,才是一等一的大宗师啊。不愧是能让咱们王爷都“扶墙而走”的天下第一人

裴南苇说得神采飞扬,正想要说那女子闺房最隐晦的生米熟饭一事,结果后脑勺上轻轻挨了一记板栗,从她身后传来一个温醇嗓音,“没你这么没羞没臊的妇人你家男人也太不晓得立家规定家法了”

一大一小两位拂水房谍子如遭雷击,猛然起身,然后迅速去在台阶下,单膝跪地,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她们眼睛死死盯住地面,眼神中除了措手不及的惊恐,还有发自肺腑的崇敬,和油然而生的炙热。

十年修得宋玉树,百年修得徐凤年,千年修得吕洞玄。

何况人生恰好不过百年而已。

裴南苇赌气地没有转头。

那人在她身边蹲下身,对院子里的两位拂水房精锐柔声笑道:“起来吧,这些日子有劳两位了。以后到了这里别拘谨,还像今天这样就挺好,才不会死气沉沉。”

她们两人站起身,点了点头。

那人望向面红耳赤的年轻死士,“杨公寿是吧,放心,我会帮你牵线搭桥的,回头先给你换个士族身份,不过暂时还需要你留在碧山县。”

他对老妪点了点头,后者心领神会,带着大福从天降的拂水房晚辈离开院子。

裴南苇还是没有转头,“仗打完了”

他叹了口气,“拒北城守住了,北莽蛮子还算不上伤及根本,剩余不到二十万大军始终退得不乱,所以估计还得再打一场,不过胜势已经在我们北凉这边了。我要去趟蓟州关外,见一见那位旧东越驸马爷,顺便还有

些人也要打声招呼,别人去我不放心。”

她突然转过身,一把抱过他,使劲把他抱在怀中。

她红着眼睛,孩子气地哭腔道:“我不让你走”

一个含糊不清的嗓音从她雄伟胸脯之间传出,“那你也别把我闷死在这里啊”

她刹那间满脸通红,狠狠一把推开这个得了便宜还卖乖的王八蛋。

徐凤年被推出去的同时,随手挥袖一指,弹向远处。

院墙上,原本蹲在那里看好戏的吕云长,被那弹指弹中额头,砰然落地,摔在院外小巷中。

少女王生背负剑匣双手环胸,看到狼狈不堪的吕云长站起身,她冷笑不已。

在小镇外偶然遇到师父三人的余地龙只得一起返回,很是脸色纠结,都不敢多瞧一眼王生。

王生犹豫了一下,沉声道:“跟我一起去小镇酒楼,给师父买酒”

余地龙哦了一声,没有多想。

吕云长坏笑道:“你俩去买酒就是了,我在这儿帮师父盯着,以防刺客偷袭。”

背匣且佩剑的王生伸手按住一把剑柄,吕云长举起双手,“得得得,怕了你。”

余地龙一脸茫然。

吕云长摇摇头,叹息道:“余蚯蚓啊,你说你咋就不开窍呢”

余地龙气势浑然一变,“单挑”

吕云长有些头疼,他是真打不过这条蚯蚓啊。

就在此时,只见师父师娘已经一起走出院门,王生眼眸底处隐藏着一些莫名欣喜。

裴南苇为师徒四人一路送到了小巷拐角处,然后她很快就转身离去。

四人走在那条轱辘街上,只有原本需要马上赶往幽州葫芦口的余地龙牵马而行。

徐凤年突然说道:“余地龙,如今武当山有个叫苟有方的孩子,你以后多留心。”

余地龙惊讶道:“啊为啥啊”

徐凤年玩味道:“谢观应,邓太阿,张家初代圣人,都算他半个师父,以后可能还要再加上半个武当掌教李玉斧,你说为啥”

余地龙不咸不淡地哦了一声,显然还是没怎么在意。

徐凤年冷哼道:“吕云长,我提醒你别使坏心眼,记住了没”

吕云长做了个鬼脸,双手抱住后脑勺,“知道啦。”

徐凤年笑了笑,“你的对手,也会有的。”

吕云长顿时雀跃起来,“何方神圣”

徐凤年莫名其妙道:“有可能成为天下第三的人物,而且年纪比你小。”

徐凤年一语成谶。

而天下第三高手的交椅,始终把持在一个用刀女子的手中。

她姓陶。

徐凤年回望一眼,大声喊道:“最多再过三四年,一起去江南。”

小巷中,一直躲在原地没有离去的裴南苇,嘴角偷偷翘起。

她摊开双臂,指尖轻轻触及小巷墙壁,脚步轻快地向小院走去。

因为她觉得,三四年而已,那时候她还没有老呢。

广陵江上,一艘灯火通明的黄龙楼船之上,一对男女并肩站在船头赏景。

身穿离阳藩王蟒袍的年轻男子轻声道:“让你受委屈了。”

绝美女子轻轻握住他的手,摇了摇头,她笑脸温柔。

年轻藩王重重拍在栏杆上,“这个宋笠,胆大包天等本王”

她突然捂住他的嘴巴。

年轻藩王握住她的手,神色悲哀,转身凝视着她那张不管怎么看都看不厌的容颜,他挤出一个笑脸,“放心,我赵珣还不至于就此意志消沉”

离阳三大藩王,燕敕王赵炳,蜀王陈芝豹,靖安王赵珣,三人联手叛乱,其中以赵炳获得骂名最多,陈芝豹最受畏惧忌惮,而赵珣最让人扼腕叹息。

哪怕朝野皆知赵珣未来将被其余两大藩王推上帝位,但是仍然有许多离阳文臣,坚信年轻藩王是在春雪楼变故中被强行囚禁,是被赵陈二人用来蒙蔽世人的可怜傀儡。

太安城其实只猜对了一半,赵珣不愿起兵叛乱是真,但要说赵珣没有篡位登基之心,则是假。

藩王辖境位于中原腰膂之地的靖安王两代藩王,从赵衡到赵珣,从来都有逐鹿天下的雄心壮志。这一点,两代北凉王都知道,离阳前朝帝师元本溪知道,曾经在王府担任幕僚的瞎子陆诩知道,如今的纳兰右慈也知道。

赵珣悔恨自己当初为何不愿相信那张纸,那张纸上的字迹,他并不陌生,是那个瞎子身边婢女的笔迹,要他赵珣在吴重轩平定广陵道战事之后,迅速动身返回靖安道辖境。

可是赵珣很想亲自带着身边这位女子,领略广陵道景色,也想多与那些必定要在朝堂崛起的武将文臣打好关系。所以才决定在参加过春雪楼那场庆功宴席后,再离开广陵道不迟。

然后便是如今的境地了,一开始赵珣还认为是因祸得福,因为有人亲口告诉他,会帮他赵珣称帝,赵珣不管是什么阴谋,都选择相信,毕竟那个人说这种话,比燕敕王赵炳亲口说出,还能让人信服。

原因很简单,那个人,叫纳兰右慈。

只是最近这段时日,赵珣过得很憋屈郁闷,那个曾是春雪楼出身的将军宋笠,曾是所有在广陵道的离阳官员中,品秩仅次于节度使卢白颉、经略使王雄贵的副节度使。如今在北线战功不断,愈发骄纵跋扈,竟然在前不久登上楼船,笑眯眯开口,厚颜无耻地向自己讨要身边的女人

赵珣当时气得浑身颤抖,但最后也没有说出半句狠话。

宋笠毕竟不敢在楼船上公然抢夺,这位被太安城骂作“三姓家奴”的祥符名将,还不忘在下船之前“好心”地提醒年轻藩王:“以老王妃的岁数,再容颜常驻,又能有几年风采还不如赠予我宋笠金屋藏娇,我他日必有重报”

很早就世人皆知广陵道有个姓宋的将军,不但是广陵王赵毅的心腹,更被赵毅誉为福将,嗜好收集天下美色。在西楚复国后,离阳朝廷大军终于攻破西楚京城,宋笠自然更是收获颇丰,发出“只恨姜氏女帝已死西垒

壁”的感慨。然后换成赵炳大军占据这座命运多舛的雄城,宋笠更是以离阳镇南将军的显赫高位,果断选择依附燕敕王,宋笠岂能两手空空传言连燕敕王赵炳在一次论功行赏的宴席上,当面玩笑询问了一句“宋将军,可需要添置宅院养美人”深受器重的宋笠只回答了一句话,便让在场所有男人叹服,“两者皆是多多益善”燕敕王更是拍手叫好,当场许诺道:“孤此生决不让宋将军失望以后中原历届胭脂评出炉当日,必有一位登榜绝色送入宋府”

再说宋笠不但深受燕敕王赵炳信赖,被大胆授予兵权,宋笠和燕敕王世子殿下赵铸更是关系莫逆,称兄道弟。

面对宋笠这样的红人,空有一个藩王头衔的赵珣,又能如何应对

赵珣愁眉不展,眺望江面那些水师楼船星星点点的灯火。

她伸手帮他抚平额头。

他笑了笑,“走,回船舱”

两人回到形同牢笼的豪奢住处,船舱内有一架造工精美的雕花衣架,衣架上,竟是一件富丽堂皇的正黄龙袍

纳兰右慈当时登门做客之时,这位硕果仅存的春秋谋士身边,便跟着一位手捧龙袍的婢女。

这段时日以来,离阳藩王赵珣一次次抚摸龙袍,一次次眼神痴迷,默默数着那一条条金龙。

今夜,他再次来到衣架前,伸手摸着龙袍上的金龙,最后甚至蹲下身,摸着底部那些“海水江涯”。

这个年轻男人突然抬起头望向她,笑问道:“你可知道,这件龙袍四正龙四行龙,分明只看得见八条金龙,数目为何不是九五之尊里的那个九”

她想了想,“皇帝本就是真龙天子,穿上龙袍便是九了”

他起身哈哈大笑,伸手捏了捏她的脸颊,摇头道:“你错喽,最后一条金龙绣在内襟之上,你不信去掀开衣襟看看。”

她犹豫了一下,始终不去触碰那件世间所有男子都梦寐以求的衣服。

赵珣突然取下那件龙袍,让女子站好,然后竟是帮她穿上了那件龙袍

她从头到尾都呆滞当场,不知所措。

赵珣一丝不苟地帮女子正了正龙袍衣襟之后,后退几步,眼眶泛红,柔声笑道:“我知道,在靖安道就有很多人骂你是什么女藩王,说你是红颜祸水,可我不在乎。”

她欲言又止。

赵珣任由泪水流淌,“我知道你不是她,不是她我也不在乎你是谁安插在我身边的谍子死士,一开始很在乎,如今根本不在乎为什么我喜欢你啊,我只是喜欢你啊。哪怕你现在换了一张容颜,我还是喜欢

你”

舒羞咬着嘴唇,渗出丝丝缕缕的鲜血。

赵珣突然露出笑脸,弯腰作揖,柔声道:“夫君见过娘子。”

屋内烛火明亮。

她身穿龙袍,如女子穿嫁衣。

她缓缓施了一个万福,嗓音婉约道:“陛下。”

一样是在广陵江面上,一样是在黄龙楼船中。

身穿便服的燕敕王赵炳坐在绣凳上,正举杯小酌。

老人虽然没有身穿藩王蟒袍,也没有身披铁甲,却积威深重,其实在当年参与夺嫡的离阳诸多皇子之中,就以赵炳战功最为显赫,是当之无愧的赵姓宗室第一人。

相传赵炳在离京赶赴藩王驻地的途中,南渡广陵江之际,扬鞭北望,向身边的那位谋士笑问道:“广陵王赵毅,靖安王赵衡,淮南王赵英,胶东王赵睢,这些个家伙加在一起,军功能有我一半吗”

一位俊美非凡的中年人斜靠窗口,侧望向滔滔江面,三指持杯轻轻捻动。

在南疆文武心中何等杀伐果断的燕敕王,赵炳重重叹了口气,颇为无奈道:“先生,就不能放过那两个兔崽子好歹留他们性命,反正以后也折腾不起来浪花了。”

纳兰右慈没有转头,淡然道:“兔崽子两位可都是你赵炳的亲儿子,你骂自己作甚”

赵炳顿时无言以对。

纳兰右慈继续道:“堂堂燕敕王的两个儿子,故意泄露军机给太安城,差点让世子殿下战死京畿南部战场,别说是两个儿子,就是他们的老子敢这么做,我也得让人往死里打。”

赵炳翻了个白眼,瓮声瓮气道:“怕了你。”

纳兰右慈终于转头正色道:“你是想要个稳坐龙椅的独子,还是想要自己穿龙袍没几年功夫,就当个二世亡国的破烂开国皇帝”

赵炳很是头疼模样地挥挥手道:“先生说了算他娘的说道理,我这辈子就能赢过先生一次。”

纳兰右慈展颜笑问道:“那我可就传令下去,带两杯酒给那孩子喝去了哦”

赵炳又立即脸色尴尬起来,低头不语。

纳兰右慈也不逼着这位藩王立即决定,重新转头望向窗外,好像自言自语道:“终究是虎毒不食子,你要是连这种事情都能毫不犹豫的话,我纳兰右慈也不会辅佐你到今天这一步,当然了,我也活不到现在。”

赵炳放下酒杯,双手握拳,重重吐出一口浊气,“就按照先生说的办我赵炳就当没生过这两个儿子”

纳兰右慈点了点头,“你啊,有赵铸这么一个好儿子,也该知足了。你看看老靖安王赵衡的儿子,那个做梦都想着做皇帝的赵珣,到头来连心爱女子都护不住。你再看看北凉王徐骁的儿子,徐凤年”

前半截话挺暖心的,可这后半句话赵炳忍不住笑骂道:“打住打住磕碜人不是你们读书人就是一肚子坏水”

纳兰右慈一笑置之。

赵炳心情好转几分,轻声劝道:“江风大,先生的身子骨又总之还是别站在窗口吹风了。”

纳兰右慈坐回凳子,给赵炳倒了一杯酒,缓缓说道:“古人最有意思的,就是样样桩桩件件,大多都有个疼到心坎儿的故事。可惜啊,胭脂里名气最大的红颊,是贡品,老百姓有钱也买不到。又可惜啊,花雕里的女

儿红,其实也一点儿不好喝。”

赵炳接过酒杯,喝着那杯据说埋在地底下十多年了的女儿红,深以为然道:“这酒喝着是不咋的”

纳兰右慈感慨道:“读书人的用处,就是把古人所有的有意思,喝下去,吃下去,读下去,写下去,传下去。”

赵炳问道:“那像我和徐瘸子这样的人”

纳兰右慈笑道:“你们啊,让读书人的日子过得不要他舒坦,唯一的用处,就是不让读书人忘乎所以到忘本吧。”

赵炳伸手拈起下酒小菜的一片酱牛肉,细嚼慢咽,沉默许久才点头道:“有些滋味”

纳兰右慈直截了当道:“别不懂装懂,都快三十年了,还是狗改不了吃屎。”

赵炳不以为意,哈哈大笑,“又给先生戳穿喽”

遥想当年,两人初见于离阳京城,当时离阳还只是北方蛮夷的一隅之国,赵炳也只是声望不高的众多皇子之一。

那时候在座四人,三人熟识,皇子赵炳,杂号将军徐骁,寒士李义山,纳兰右慈。

四人当中,反而是豪阀出身的纳兰右慈名声最盛,赵炳徐骁都要远远不如,至于李义山更是无法相提并论。

那一次相聚,喝高了以后,赵炳便一脚踩在长凳上,尽显豪气地大声笑道:“早知喝酒要撒尿,不知当初就喝尿”

然后风度翩翩如神仙的纳兰右慈便冷笑道:“早知吃饭要拉屎,不如当初就吃屎”

赵炳一个坐不稳,轰然倒地。

赵炳只记得当时徐骁朝纳兰右慈伸出大拇指,李义山摇头不语。

他年他日,今年此时。

四人已经死了二人,所幸活着的两人,不但活着,还能相对而坐一起喝酒。

赵炳望向这位风采依然夺人眼目的谋士,柔声道:“先生,赵炳这辈子最大的幸事,便是有先生相随三十年。”

这位春秋谋士,一生不曾娶妻生子。

不管纳兰右慈初衷为何,燕敕王赵炳心知肚明,若这位纳兰先生有了子嗣,以后的天下,就会有很多变数,就像徐骁有了嫡长子后,便马上有了那桩京城白衣案。

赵炳兴许不会像老皇帝那样心狠手辣,但绝对会如鲠在喉。

赵炳给纳兰右慈也倒上一杯酒,“卢升象手底下有个叫郭东风的年轻武将,挺棘手啊。连张定远和顾鹰都接连吃了亏。”

纳兰右慈笑道:“就许你赵炳有大将,不许离阳有良将”

南疆步军大将张定远,顾鹰,原州将军叶秀峰,鹤州将军梁越,还有吴重轩麾下唐河李春郁等人,都是相当拿得出手的将领。

加上宋笠、袁庭山和齐神策等一大拨朝廷降将,以及那位白衣兵圣手底下的典雄畜、韦甫诚等人,绝对足够打下离阳那座太安城了

反观年轻小儿赵篆手底下,无非是卢升象、唐铁霜、许拱、杨虎臣等人,屈指可数。

太安城内其他懂得治军用兵之人,当然有,而且肯定不少,但未必有他们带兵的机会了,比如常山郡王赵阳,燕国公高适之,淮阳侯宋道宁。

逐鹿天下,大势最要紧

一鼓作气北渡广陵江,是大势,拉拢靖安王赵珣,又是大势,成功策反吴重轩,还是大势

其实在这个过程里,燕敕王赵炳并没有消耗多少兵力,可只要是明眼人,就知道天下大势已经倒向他赵炳。

当然了,真正的大仗苦仗死仗还有得打,想要最终夺取天下,尤其是造反,从来没有什么一劳永逸的一锤子买卖,甚至在坐上龙椅后,可能还会反反复复十数年。

不过这一切,纳兰右慈都早已给出应对之策,可能无法做到滴水不漏面面俱到,但赵炳又不当真如外界所传那般,只是个牵线木偶般的庸碌藩王,他的那个藩王头衔,只比异姓王徐骁的含金量差而已

说句难听的,如果在纳兰先生一手造就这番大好局面后,赵炳还能输,他就真去吃屎算了。

赵炳突然压低嗓音问道:“果真任由陈芝豹率领八万大军攻打蓟州”

陈芝豹赶赴中原后,总计六万西蜀步卒,这次赵炳又给了这位白衣兵圣两万精骑,而且是当之无愧的两万精锐骑军。

纳兰右慈平淡道:“天底下,天底下,没有他的容身之处了,连那立锥之地,都没有。”

赵炳皱眉道:“敢问先生,何以见得”

纳兰右慈答非所问,“张巨鹿在死前,在离阳庙堂之上,是何种光景”

赵炳慢慢喝酒,仔细琢磨起来,最后抬头自嘲道:“想不太明白啊,不过先生既然如此说,我便如此认为了。”

纳兰右慈叹了口气,神色复杂道:“赵炳,天下枭雄何其多,可为何是你最后得天下,不是没有理由的。”

赵炳咧嘴笑问道:“先生,是在夸我吗”

纳兰右慈没好气道:“没酒了。”

赵炳便站起身,小声道:“早些歇息,大局已定,先生就不要太过劳心费神了,本王还要跟先生一起重返太安城的。”

纳兰右慈点了点头。

燕敕王走出船舱后,对屋外那五位绝色婢女沉声道:“照顾好先生”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