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武勋子弟被皇帝命令科举出仕后 > 23 一刷(下)

武勋子弟被皇帝命令科举出仕后 23 一刷(下)

作者:区区某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58:34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周遭诡异的死寂。

开口的年轻人也面带权衡。

崔恩侯眼神纯粹求知,仿若无辜婴儿初窥世界,带着好奇与渴求。任谁看了,都会不由自主心软几分。

更别提崔恩侯虽然流连花丛略微有些风流,但其到底也谨守本分未仗势欺人,比借着祖宗荫庇当官却鱼肉乡里的败类要坦诚纯粹。

回想着自家阁老祖父的点评,年轻人苏瑾毅最终一弯腰,开口打破寂静:“回荣公,小子苏瑾毅无礼,敢问您去过国庆寺上香吗?”

崔恩侯不解:“去过。”

“国庆寺大概四五月去,山脚连片的油菜花。”苏瑾毅诉说自己敢笃定是油菜花的缘由,“我去岁也不认识,恰逢大哥下场科考,祖母为他去上香礼佛,也顺带让我们出去玩,因此幸运遇见盛开的油菜花海,那场景蔚为壮观!”

带着回忆,苏瑾毅话语都愉悦的几分:“后大哥命我们踏青以风景为题,期间提及了黄花如散金一句。词句来自《陈吉老县丞同知命弟游青原谒思禅师予以簿领》。原诗提及的春日之词有……”

崔恩侯茫然眨眨眼,放下崔琇,挥手打断苏瑾毅的话:“等等,你提的这诗词名字太长了。不是县试考考李白杜甫就差不多吗?这种不经典的,也要考?”

崔琇本尴尬的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但万万没想到亲大伯还能再茫然无辜的问话,音调还铿锵有力着,当即表情都有些维持不住四岁幼崽的无辜。

因为……因为这诗不算偏。上辈子但凡两代科举出仕的家庭都能手握《千家诗》!简言之,这是科考启蒙必备的知识储备。

且这辈子从看起来就书香世家的年轻子弟中听到一模一样的出处,他结合笔墨纸砚的品相名称,便能揣测出来这个书中世界只有本朝不一样,其他朝代文化都是同宗同源,属华夏神州。

所以……

崔琇止住自己此刻的尴尬,逼着自己去想象如何不着痕迹的弄出一本崔家《千家诗》。

另一边,先前口齿伶俐解释的清清楚楚的苏瑾毅这会话语一滞,不知该怎么回答。

这诗也不算偏,编入《千家诗》。像他们这样的书香世家子弟幼年启蒙的时候都会学。反正学会后,像他去踏青游玩,兄长亦或是长辈就会随口提及一句,加深他们的印象,让他们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就懂诗词大义。

可他虽然才十岁,但也稍微懂点门第一词。

像崔家这种泥腿子……不,武勋起身的,才发家迄今三代的,应该不知道世家内部大儒会探讨编纂相关文册,方便族内子弟学习。

他也不能当众诉说自己得知诗文的来源。

但……但崔恩侯又到底是国公爷,且还透着些真诚啊。

扫过欲言又止的小年轻,崔恩侯明白对方肯定有什么家传渊源,不好当众回答。于是他干脆双手叉腰,自顾摆国公的谱:“懂了,要考是不是?你,还有你们这些小年轻也别看了——”

崔恩侯不远不近驻足的年轻人,对跟他儿子一样大的苗苗们还是颇为和善,朗声道:“回去读书,回去告诉你们老子,我崔恩侯明年还考!”

“我就看明年考题我会不会!”

“反正我一年年考,总考得到我会的那一年!”

此言不亚于惊雷,震的所有考生直接光明正大,直勾勾的看向崔恩侯。

还考?

他们……他们也不是傻的,这回参考家中长辈都各有心思,打算观察观察。甚至有些家中嫡长好苗子们都没有下场。

要是让崔恩侯真一年年考的话,那……那可得让长辈们脑仁疼啊。

眼角余光飞快扫过小年轻的神色,崔恩侯撩胳膊,气势汹汹着:“不争馒头我争口气,要是十年后我考不上,我按律名正言顺荫庇为官,堂堂超品爵爷就当区区七品官,当大兴县县令!”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