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武勋子弟被皇帝命令科举出仕后 > 21 一刷(上)

武勋子弟被皇帝命令科举出仕后 21 一刷(上)

作者:区区某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58:34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果不其然聊县试的事情。

谢中元与其他同僚一同倾听。

顺天府尹讲完流程要点后,横扫众人,铿锵有力:“虽有章法可寻,但县试乃是科考选才的门槛,皇室宗亲都亲力亲为,甘愿为辅之。尔等作为主考官更得竭尽全力,为国家选出治世人才!出题务必拿捏好分寸。”

五洲十九县的官吏齐齐颔首称是。

扫过众人毕恭毕敬的模样,顺天府尹又交代了几句,最后直白看向谢中元:“大兴县一向是京城乃至全国读书向学圣地,今日某些人既报了名,那你就得做好父母官平常心对待。”

谢中元弯腰:“卑职定牢记大人教诲。眼下……眼下还有一事下官初来乍到,还得请诸位同僚以及大人您帮忙拿捏个章程。”

都不等众人什么反应,谢中元忙道自己的困惑:“县试上榜人数历来以取报名人数的十分之一。可以今日报名人数看,恐怕会增多,若是定例规则不变,恐怕会引发骚动。”

武官子弟来混混导致报考人数增多。若是按着老规矩定名额,那肯定对文官子弟有利。可若是团榜上无一个武官子弟,那……那朝堂上肯定又得热闹。毕竟每个爹都是望子成龙的,只觉自己孩子最好!

可若分开来取,又是对辛苦苦读的文官子弟不公平。

此话一出,其他县令瞬间敛声屏息,大气都不敢出一声。尤其是宛平县令更是庆幸不已。他的辖区内虽有些官吏,但更多还是富商子弟。所以……所以还算安全,不会被卷入某些恩恩怨怨中。

不像大兴县。

平时没啥事,一有事就是要命的大事。

顺天府尹:“…………”

上辈子造了什么孽,这辈子才当京城父母官!

腹诽着,顺天府尹扫扫面色齐齐一变的县令们,示意其他人下去,而后似笑非笑的看了眼大兴县令,直白无比:“咱们在这事上恐怕算一根藤上的蚂蚱。”

那些勋贵眼高于顶,肯定不会揪着区区一个七品县令,反而直接问责他这个顺天府尹。像崔恩侯打架反被揍了,就连崔镇这样算明理的武勋,都不去找大兴县处理,直接越级找顺天府要个公道。

多少顺天府尹就是这样无辜卷入朝斗中,被流放北疆的?

据闻北疆都有顺天府府尹专属的苦役营了。

谢中元闻言虽然震惊了一瞬,但腰却弯得更低了:“大人您说得是。所以下官不得不当众开口提前挑破了这一事,否则考试后咱们更被动。”

“且看看御史大夫明日会不会上奏劝谏。”顺天府尹无视弯腰的谢中元,抬眸看向皇城的方向,意味深长道:“毕竟堂堂超品国公要下场考试,翻遍了史书也就这一位。”

崔镇因战功赫赫,封无可封,武帝爷特封超品国公,享郡王爵的实质性好处,食邑五千户!

崔镇死后,明德帝据闻因种种原因,最终下旨崔恩侯平袭爵位。因此崔恩侯亦也是超品国公,享食邑五千户!

所以哪怕崔恩侯自己说奉旨科考,也会有御史大夫劝谏几句。

谢中元闻言表示自己懂了。

拉几个有司衙门一起下水,去探探明德帝到底什么心思。

可万万没想到御史大夫上奏,帝王留中不发!

留中不发——帝王将臣子的奏折不批复回应,也不让朝会讨论。更直白点,明德帝他耍无赖,采用了拖字**!

毕竟县试的时间定下了啊啊啊!

谢中元沉默半晌,最终下了决定:按着科考人数确定上榜人数,也按着答卷的质量来!不去管考场外的风风雨雨。

其他朝臣对明德帝如此暧昧的态度辗转反侧,做出的决策也大相径庭:有催着家里孩子报名的,也有让孩子感染风寒“错过”这一届县试,更有人打算看看赵家子参加不参加县试再做决定。

被关注的赵家:“…………”

赵斌恨不得直接打死自己不成器的儿子,可偏偏理智告诉他此刻不能动粗,因此只能狠狠剐着赵景林:“你要是本次县试不能团榜居中,为父都要被笑话打趣一辈子,无颜为官!”

赵夫人闻言一颤。

团榜,乃是县试正场之后县衙公布录用的榜单。从里到外,一圈一圈的填写名次,到最后整个榜单形状跟大饼一样,便称作团榜。

而团榜局中,指的便是正场第一名!

以赵景林的水平,若是去其他县参考可能会获得第一名,但大兴县人才辈出,考生大多也有家族底蕴,谁也不敢保证自己就能拿第一名!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