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落魄千金美食发家日常 > 8 手抓饼

落魄千金美食发家日常 8 手抓饼

作者:鱼昆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53:41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温仲夏花了两日去太学考察,这些学生上课时间是辰集酉散。

她估算了一下时间,大概相当于八点上课,十二点左右散堂,中午休息一个时辰,下午上到日头西落才散学。①

国子监多是官员子弟,所以大部分学生住家,而太学则有大半住在锡庆院内,还有不少在外面赁房住。

温仲夏思来想去,决定卖早餐和午餐。这个时间段,学生们时间有限,懒得跑太远,门口的食摊足够有吸引力。

她也想好了卖的小吃,就是上辈子闻名大江南北的手抓饼。

手抓饼拿油纸一包就能吃,不需要他们另外准备碗筷桌椅。他们现在本钱不多,能省则省。

“芝麻胡饼、烧饼我吃过,手抓饼是个什么饼?”徐袖好奇得紧。

温仲夏麻利地揉着面团:“这是南方的一种小吃,嫂子你尝过就知道了。”

面团揉得犹如绸子一般光滑后,搁在一旁醒面。

再取一点面粉做油酥,她往里加了些葱花,增添几分葱香味。热油一泼,搅成糊糊状。

光不滑溜的面团切成一个个小剂子,用擀面杖三两下擀成又薄又长的一条,刷上油酥,再像卷毯子似的卷起来。

“为何要多费这一步?”徐袖仔细观察,要是小姑子忙不过来,自己也能帮上忙。

温仲夏手上动作不停:“这么做是为了让饼有层次,卷的越多层次越多,手抓饼又叫千层饼。”

卷好的生胚再擀平就可以去烙了。

刚烙好的手抓饼表面散布着一个个褐色的小圆点,用手轻轻一捏,一圈一圈的面丝竟然裂开了,但又牵连在一起不会完全断开。

外酥里嫩,葱香味并着淡淡的咸味,徐袖和温孟冬什么也没加,就把一个光秃秃的面饼几口吃完了。

温孟冬意犹未尽地舔舔下唇:“阿姐,我还想再吃一个。”

徐袖扬起大大的笑容:“听你的,咱们就卖手抓饼。”

“正式卖的时候,还要打上鸡蛋,再涂上酱料,卷上一些小菜,味道更好。”

温仲夏又锅里贴了张饼,嗓音轻快:“手抓饼只是第一步,卖得好的话,我们再做别的。”

她脑子里光饼的种类就有不下二十种。

《论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们现在有了点子,便要准备正式摆摊的工具。

温仲夏找铁匠定做了一个平底锅,又买了个大炉子,仅这两样就把他们卖爆米花攒下的钱花去大半。

本来还想再买一辆那种两轮小推车,但一问价钱,罢了罢了,这钱还是让车行来赚吧。

更何况他们还要置办一个案台,用来揉面、放东西,真买了推车,杂七杂八全堆上去,她和徐袖可能也推不动。

东京的车行十分发达,短途长运都能送。从温仲夏住的小院子到太学,距离不远,用最普通的平板车送一趟只要五文钱。

温仲夏从车行找了个姓李的大叔,约摸三四十岁,他有一辆用驴拉的平板车,约定好了每日接送的时间。

两日后,天还没亮,李叔提早到了小院门口,今儿温仲夏他们要正式去太学门口出摊。

李叔话不多,不用人喊,主动帮忙一趟一趟的搬东西。

所有东西用绳子捆好之后,驾车的位置另一边还空着,李叔示意小冬儿坐上去。

温孟冬起初不太敢,因为那大黑驴又是尥蹶子,又是甩尾巴的,看起来脾气不好惹,但他又按捺不住想坐驴车的心。

最终在阿姐的鼓励下,他小心翼翼地坐了下去。

那驴子可能是感觉到陌生人的气息,仰天嘶叫了两声,粗粝的嗓音差点把温孟冬吓得掉下去。

温仲夏安慰他:“不怕,它在和你问好呢。”

“是吗?”温孟冬鼓起勇气,学了两声驴叫,“呃啊……呃啊……”

大黑驴,你也好啊。

温仲夏和徐袖捧腹大笑,连李叔那张黝黑的脸上都有了一点笑意。

大黑驴:这小豆丁鬼扯的啥嘛,听不懂。

姑嫂二人在后面扶着车走,到达太学门口时,太阳已经从东方探出了点头。

他们赶紧把东西卸下来,温仲夏道:“李叔,你还没吃早饭吧,吃个手抓饼再走吧,不收钱的。”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